郑晚溪帮着解了围。
“这样啊,那就不好办了。”郑夫人皱起眉头:“京城里比较好的私塾有好几家,得知道那孩子读了什么书,性格如何,最好还能知道他学得怎么样,才能确定哪家私塾最合适。”
方抚月想了想。
“奴婢斗胆,如果夫人不介意的话,您要是方便的话,奴婢下次有机会出宫的时候就带着他去您府上拜访,到时候再交由夫人判断,您看如何?”
“当然可以,也别改日了就明天吧,反正我府上也没有孩子,整日里闲得慌,娘娘您觉得呢?”
郑晚溪笑了:“这是说给本宫听呢,行了行了,弦月,你明天就休息一天,好好的忙你弟弟的事去吧。”
“奴婢谢过娘娘!”
既然话说完了,方抚月就转身离开了。
在她离开后,郑夫人脸上的表情变得有些严肃,她转过身对郑晚溪说道:“娘娘,这姑娘是太子殿下身边的人吗?”
郑晚溪点了点头。
“臣妇知道了,臣妇会好好想想的。”
然后不等郑晚溪问想什么她就起身离开了,只留下了郑晚溪坐在殿内疑惑不已。
第二天一早方抚月就早早的就出了宫,在方怀云惊喜的目光里,方抚月好好给他收拾了一番,换上了吕辛给他做的新衣服,还带着他去街上买了个新鞋。
看到她这个动静,吕辛很是不解。
“月牙,你这是干什么呢?”
“我待会儿要带他去见一个夫人,那位夫人会根据怀云的表现推荐合适他的私塾,那我不得给他打扮得精神些嘛,要知道人家可是四品官的夫人。”
吕辛听了这话,也加入了给方怀云打扮的行列。
一直到方怀云都要闹情绪了,两人才终于觉得整理好了,然后方抚月就跟吕辛一人一边牵着方怀云往郑府走去。
到了郑府,大概是因为郑夫人打过招呼了,门房看到方抚月手里牵的孩子后,就殷勤的将她们领了进去,三人在堂屋坐了没多久郑夫人就来了。
看到坐在方抚月手边的方怀云,郑夫人眼前一亮。
而方抚月跟吕辛看到郑夫人的反应,对视了一眼,都暗暗松了口气。
接下来的事两人就帮不上忙了了,因为两人都没有读过书,识文断字还行,但是考校书上的知识就…
不过还好,虽然两人听不懂,但是能看到郑夫人脸上惊喜的表情,以及方怀云从容自信的回答状态,想来两人的交流是很不错的。
过了好一会儿,郑夫人才停了下来,沉思了片刻后她提出让方抚月跟她到内间一叙。
方抚月有些疑惑,但想着有吕辛在,而且郑夫人跟郑晚溪的关系明显不差,也就放心跟了上去。
去到内间后,方抚月迫不及待的开口了。
“夫人,我弟弟他是不是有什么问题?不然您怎么。”
郑夫人摇了摇头。
“姑娘的弟弟很好,去的书院是只教些开蒙书籍的,但是他学得很扎实,也很有自己的见解,确实是个考科举的好苗子。”
“那适合他的私塾有哪些,夫人有定论了吗?”
“这个先不忙,我有个提议不知道姑娘愿不愿意听。”
“夫人请说。”
“我夫君是正正经经的进士出身,家中只有我这一个娘子,我们俩没有孩子,亲生的、收养的、过继的都没有,府里很是冷清,我看姑娘的弟弟活泼可爱,既然要找人教,比起私塾,由我跟我夫君来教岂不是更好?姑娘您说呢?”
方抚月听到这个建议就愣住了,但是仔细想想,郑夫人这个提议可以说是相当不错。
要知道在外边开私塾的最好不过是举人,毕竟正经考上进士的,谁会有官不做跑去教书啊,但是郑大人则不然,他是正正经经的两榜进士,如今官居四品,还是单独授课,可以说是可遇不可求的好机会。
但是方抚月想不通,这么好的事怎么会落到她头上,毕竟郑大人是四品官,要是他说想要收徒,应该多的是人愿意上门拜师才对。
方抚月是这么想的,也就这么问了出来。
对于这个问题,郑夫人早有准备。
“我夫君他收过徒的,只是那些上门的孩子一个个说是来学习的,实际上都是看我们家没有孩子,冲着过继来的,读书不好好读,成天想着怎么成为我们夫妻的‘孩子’,实在是惹人心烦。”
“但是姑娘您的弟弟则不然,以他对您还有您那位远亲的在意,想必是绝对不会愿意改名换姓成为我的孩子的,而且那孩子明明才第一次来我府上,却并没有表现出怯懦或者畏缩的姿态,很是大方,我实在是喜欢才冒昧提出了这件事。”
“姑娘您可以慢慢想,您要是觉得可以接受,回头我就派人将您弟弟还有您那位远亲一并接到府里安置,由我夫君亲自给他授课,我夫君比较忙的时候就由我来,要知道当年在私塾里,我的策论可比我夫君写的要好。”
“您要是觉得不能接受,那我再给您推荐私塾不迟,您放心,我推荐的必然不会差。”
方抚月有些心动又有些迟疑的说道:“那我就不客气了,还请夫人容我考虑三天,三天后我必然给夫人一个准确答复。”
郑夫人点了点头,然后两人就一并出去了,回到了外间后,方抚月就带着吕辛以及方怀云告辞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