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家邪修子弟的抓捕工作,
一共进行了两天两夜才结束。
抓捕完一家,
才解开一家围困的牢笼阵法,
放余人自由。
这两日,
皇帝太叔极罕见的没有上朝。
一家接一家的世家官员跪在宫门口请罪,
请求饶过犯错的世家邪修子弟。
皇帝一个都没有见。
只见了巡防司大统领太叔悦仪。
太叔悦仪在1219小队的帮助下,
已经整理好了所有涉事人员的清单名录,
此刻正在皇帝太叔极手中。
“名单中的大多数,
都在朝堂中任职。
父皇,
拿下这些邪修,
朝堂,几乎空了一半。
这本不是巡防司该提的政议,
但马上就要迎来精怪使团了。
原本很多为此次使团来临而安排的值守之位,
也受此波及,
没人了。
该用谁替补这些位置?
请父皇示下!”
皇帝太叔极面色很难看。
他没有回话,
而是先让太叔悦仪退下去了。
第三日,
正常上朝。
果然空了一半。
剩下的另一半,
除了左相程循良,
右相胡四方,
其余的几乎都在跪地哭嚎,
请求饶过家中子侄。
极其不像话!
皇帝太叔极很烦,
烦透了,
他完全不想和这些烂透了的世家官员讲话,
皱着眉,
对着巡防司大统领一摆手,
立刻,
太叔悦仪出列,
代替皇帝高声训斥了这些世家官员!
这是之前就告知给七公主的任务,
太叔极烦得很,
干脆给自己找了个嘴替,
他要一手执行抓捕任务的太叔悦仪,好好替他骂一骂这些根都烂透了的渣滓!
太叔悦仪一边展开此次抓捕的名单,
一边逐个点名训斥。
夺了什么天赋?
花了多少金银?
害了几条人命?
什么时间与邪修交易?
一笔笔帐,清清楚楚。
有理有据,
真相面前,
事实胜于雄辩,
说的这些世家哑口无言。
而后,
太叔悦仪又文明的输出了一大段的口吐芬芳,
不带一个脏字的,
对着这些胡搅蛮缠的世家官员好一顿斥责阴阳!
骂的这些官员脸色由红转白再转青,
由不服、气愤,
再转至颜面无存的血色全失。
终不敢抬头,
再不敢叫嚷,
全都面色讪讪的乖乖闭了嘴。
闹哄哄的朝堂,
这才最终彻底安静下来。
太叔极感觉疲惫极了。
还是支撑着抛出了今日朝会最重要的问题:
“朝中空缺的大量官位,
怎么办?”
集体沉默一瞬,
刚才闹哄哄的世家官员,
再次毫不知耻的继续喧哗起来,
纷纷推荐自家没被抓捕的子侄,
叫嚷声此起彼伏。
太叔极听在耳中,
更加心烦。
他听了半晌,
不置可否,
而是问起了左相:
“左相,你如何看?”
程循良:
“陛下,
臣,老迈糊涂了太多年,
对朝中局势和各家子侄情况,
并不了解。
有心,无力。
无法回答陛下的问题,
请陛下恕罪。”
皇帝再看向右相:
“右相,你呢?”
右相胡四方:
“陛下,
臣觉得,
其他官员所说有理。
还是从世家重新选拔人才,更为妥当。
世家底蕴丰厚,
世家子弟从小接受教育良好,
完全有能力有才学。
更何况,
世家朝中任职官员众多,
家学渊源,
耳濡目染之下,
朝堂诸多琐事,
无师自通,可以很快接手。”
皇帝没吭声,
依然不置可否。
很快,退朝。
众世家带着一肚子狐疑和一肚子升腾起的算计,下了朝。
“没一个省心的东西!”
空荡荡的殿宇,
只剩皇帝和邰领侍。
见人都走了,
太叔极这样和邰领侍怒斥众人。
邰领侍哪里敢接话,
沉默。
太叔极冷不丁问了邰领侍一句:
“庙令今日怎么没来?”
邰领侍:
“长公主自去观中常住后,
就从未再上过朝堂。
不见她,
实属正常。
难得这些时日回来,
应该在宸妃娘娘处吧。”
皇帝起身,
“走,去看看宸妃。”
……
此刻,
长公主正在宸妃宫殿的小池塘边上喂鱼。
宸妃娘娘去了德妃宫中。
太叔极来的时候,
见到的就是这样的景象。
阖宫拜见后,
皇帝挥退众人,
只留下长公主,
父女二人就在池塘边,
一边喂鱼,一边聊天。
邰领侍早开启了屏蔽阵法,
护好皇帝和长公主,
让一众宫人无法听到二人谈话。
皇帝抛出了朝堂上那个没有解决的问题:
“空缺的职位怎么办?”
长公主略一思索,
给出了答案:
“启用竹门。”
“竹门?”
“是啊,父皇,
竹门中的人才并不比世家差,
甚至,
超越了很多世家子弟。
但是,
非常可惜,
他们因为寿命之限,
不得不为了几枚延寿丹,
而委身于世家,
为世家做事。”
皇帝肯定的点点头:
“继续说。”
得到了皇帝的首肯,
长公主更加大胆的直言进谏:
“父皇,
世家子弟的一切,
皆受本家恩惠,
故而,
所思所行首先忠于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