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的有卖包子的,有卖烧饼的,也有卖馄饨面条的,更有卖烤串的;喝的有卖茶的,有卖酒的,还有卖紫苏饮的。
还看到有卖服务的,什么代跑腿,代求签,代送礼,代摘花。
江盼真是佩服古人的智慧,只要给一个思路,就能发挥出无穷奇思妙想。
他们来的不算晚,道路两旁还有很多空位。
江盼想了下,找了一个卖包子旁边的空位,吃包子渴了就可以喝酸梅汤嘛。
正对面是卖馄饨的,斜对面有一家卖烤串的,旁边左手边是卖竹编的。
江盼把手推车推到身后,将里头东西一一拿出。
时远归做的竹子长桌很结实,高低也合适,酸梅汤和冷串各置一头,中间放彩色珍珠圆子,装竹筒的箩筐放桌子下面,只给外面摆几个就行。
取下冷串的罩子,酸梅汤的不用管盖着保温。
江盼在里头挑了几串素菜,给旁边卖包子和卖竹编的,一人一串,两个摊主惊的连连摆手。
“婶子,拿着吧,可以尝尝,好吃多照顾我生意。”
说完也不管两个摊子作何反应,又拿了两串分别送给对面买混沌的和卖烤串的。
卖混沌的说了几句感谢的话,就接了。
卖烤串的看江盼拿的也是蔬菜串,只是不像烤的,不知江盼什么意思,一时没接。
江盼:“大哥,我自己做的冷串,你尝尝看咋样,要是觉得喜欢可以多照顾下我生意。”
卖烤串的大哥有点不舒服,虽然他的是烤串,江盼的一看就不是烤的,可在他看来这类型都一样,这不是抢生意吗?
可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再说这地儿也不是他自己开的,这一路光卖烤串的就不止他一家。
他见江盼又亲自给他巴巴地送过来,也不好再说什么为难话,便接了过来。
只是语气还有点硬巴巴:“多谢啊,我的烤串你要不也尝常?”
烤串大哥本是客气,可江盼是个自来熟的,于是乐呵呵道:“好啊,我尝尝看,吃玩给你提提意见。”
烤串大哥:“……”
就你,还提意见?他倒要看看能提什么意见。
于是也给江盼挑了一串烤好的蔬菜,抹上他弄的料汁,递给江盼。
江盼接过来咬了一口,就两个字:干辣。
一点都不稥,说好的烤串呢?没有孜然没有灵魂啊,其他就不说了,就这料汁,他奶奶做的都比这好吃。
烤串大哥:“小兄弟,如何?我卖烤串一年多了,除了在庙会时候买,平时在镇子上也卖,生意不说多好,一天买个三四百串是不成问题的。小兄弟你给说说还能怎么改进。”
烤串大哥觉得江盼提不出来,这么说也是故意为难他。
可江盼还真的说了:“你这烤的我就不多说了,烟味略重,如果要改进的话就烧点好炭,烟少。最重要的是你这料汁,辣味有余,醇香不足。”
烤串大哥没想到江盼还真敢提意见,关键说的都在点子上。
这下他收起对江盼的轻视之心,认真讨教:“在下丁熊富,在坝子镇经营一个烤串摊。敢问兄弟贵姓?还有你说的这些,碳的问题我倒能改改,只是这料汁的问题,如何改进,不知小兄弟能否详细说说?”
江盼:“好说好说。免贵姓江,江盼。丁兄你不妨先尝尝你手上的串串看如何?”
丁熊富拿起江盼给的串串,咬了一口。
只一下,眼睛就亮了。
入口便是一股麻辣鲜香,这辣味不似茱萸干辣,也不似芥末刺鼻,有丝悠厚的醇香;附着在蔬菜上的芝麻香气浓郁。
细品之下又不止这些香味,好似还有花椒葱蒜之味,各种味道混杂,形成一股独特的风味,让人吃了欲罢不能,回味无穷。
更不要说它还是凉的,在这炎热夏天吃几口,更是开胃舒爽。
一串蔬菜下去,丁熊富欲言又止:“江兄,不知这,这……”
说着他又迟疑的停下,都是做生意的,别人问他料汁配方,他也不愿意说啊。
只是他又实在好奇,太好吃了!
江盼倒不在意,他本就有心说几句:“无碍,我这冷锅串串跟你这烤串做法不同,用料也不一样,我可以告诉你这料汁如何改进。”
丁熊富大喜,连忙讨教。
“也不难,你这料汁我尝着是将东西舂碎,里面加了清油;这样做倒也没错,只是少了对香味的激发。你可以先用油将葱姜蒜花椒等炸一遍,然后用滤出的热油拌料汁,这样香味就浓郁了。”
丁熊富大喜过望:“真是多谢江兄了,我回去就试一下。”
“还有一种法子,如果你不嫌浪费油,往长远了看,可不用烤的,直接用油炸;将烤串用油炸完后,挤干油,再抹上料汁,味道更好。当然,油还能重复利用。”
丁熊富觉得江盼说的很有道理,他打算回去就试。
不过他还想问江盼另一件事:“我尝江兄的冷串,辣味似不是茱萸,不知江兄能否割爱透露一二,我愿花钱买下。”
这也是江盼跟他说这么久的原因,给他的辣椒先找好销路!
不过这会还不行:“这个东西名为辣椒,只目前我手上还没有多余的。等我种的成熟了,到时候可匀一些给丁兄。”
丁熊富:“如此,那就先谢过江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