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看吴煦的脸色越来越颓丧,小心翼翼地停下了兴致勃勃的讨论。
“煦哥?”
吴煦看了眼二毛瘫倒在地,烦躁地说自己没辙了,通知他合伙企业就地解散。
“你回吧,再见不送!”
柳玉瓷急得跺脚,事情没解决呢!
他连忙拉住了欲走的二毛,再软糯糯地劝吴煦不要生气,嘟嘴做可爱鬼脸哄煦哥哥开心。
吴煦有气也舍不得对瓷娃娃撒,只好重新振作。
“对了,煦哥哥,我们可以画小哪咤!”
“是呀是呀,我们都好喜欢小哪咤。”张荞作为哪咤故事忠实听众很是认同。
又是一阵激烈讨论后,四个臭皮匠终于敲定了首份商业计划。
先由二毛去村里传播哪咤故事,拜托货郎将少年英雄小哪吒的曲子唱遍邻村,给人留一个初印象,争取尽可能多的小朋友喜欢。
再在集市推出一系列小哪咤主题美食,柳玉瓷和张荞要念书,卖食以吴煦和二毛为主,等学堂午间下学,柳玉瓷便同小伙伴一起去做托。
“托?”
“就是你们当食客,去给我们捧场,打广告,说东西好吃好玩,要买。”
“嗯嗯,这个我会,煦哥哥做的东西最好吃啦,煦哥哥最棒!”
实则啥也不会、不想干,只打算当个甩手掌柜的吴煦:心虚。
行吧,干呗。
好老大要有苦同吃!
*
赶集这天,吴煦寅时四刻就起了,提着一篮子货兴冲冲地跑到二毛家门口喊人。
前些时日,他们又是各处卖力宣传,又是赶时间准备工具、制作小玩意,还要应对课业,忙得脑袋晕晕。
吴煦八辈子都没这么累过,可一想到集市会有的热闹和流水一样哗啦啦的钱币进账,他做着梦都能笑醒。
正笑着,二毛推着板车出来了。
板车上主要是主项——糖画小哪咤的制作工具,张管事借的炉子、熬糖的瓦罐、铲子和勺,大伙削的竹签子,山上挖的平整石板,其次就是二毛蒸的两笼红豆馅莲花馍馍。
吴煦再把手中竹篮放上去,里面是俩人的早午饭和水,还有他和柳玉瓷做的树叶连环画,张荞绣的Q版哪咤手帕。
Q版哪咤形象是吴煦在动画片基础上改的。
别人是吃百家饭,吴少爷异世第一桶金,做的是百家生意。
“快吃饼子,李婶做的,可香!”
二毛接过馅饼,三两下咽进肚子,转头跟送到门的娘亲告别,搓搓手推起板车就走。
“阿娘,真不用跟,路上有许多赶集的同村人呢,等我赚钱回来给您买绢花戴。”
几人商量过,这是他们大人一般正儿八经做买卖的第一次勇敢尝试,若非紧要事,绝不让长辈介入。
别看二毛年纪虽小,也不高壮,力气却大得出奇,一路推着板车没让吴煦搭手。
吴煦从前熊惯了,一开始也没觉得让小弟干活有什么不对,边走边哼歌,悠哉悠哉地吃饼子、看风景。
直到走至半程,路过好几个同是赶集的村人,可怜他俩个小孩去卖食,经旁人提醒,他才又想起二毛是个哥儿,旁人眼中理应像女子一样被呵护照顾的柔弱哥儿。
吴煦心说柔弱的明明是自己,二毛壮得跟牛似的!
不过,好兄弟是该一起分担的。
到底是心有不忍,上前帮着一块推车了。
东山村和村学之间有条宽敞官道前往亓镇,官道行至亓镇近郊有座风雨亭,周边连着大片的青草地。
集市便是设在此地,由附近几个村子合力兴办,每月中旬一次,一连有三日。
照惯例,草地中央会临时搭个戏台,台上请戏班子唱戏,或表演几场杂耍。正对戏台两边是统一布置的摊位,头顶有棚,交十文摊位费,可免风吹日晒,还有专人维持秩序。
这样热闹的场合,十文算不得贵,多卖几个小玩意就在了。因此摊位数量有限,先到先得,抢手的很。
舍不得十文的,也可寻空地自行做买卖。如此更要早早赶来,才好占个人多敞亮的好位置,省得被挤到无人踏足的偏僻清冷角落。
俩人赶到的时候,天将将擦亮,集市上已经不少人了。
相比初出茅庐的吴煦,二毛兼具摆摊和逛集的经验,拉着吴煦就玩戏台中央走。
“快,快,老大咱抢摊子旁的地,那边看大戏的人多,小孩子更多!”
吴煦累了半程,再走不动道,想着哪都一样,磨蹭着硬是不肯跑。
二毛眼见有妇人朝自己中意位置去,急得不行,索性将板车丢给吴煦,跑出了残影,正好比妇人快一步。
妇人被抢了好位置,叉着腰就开始骂架,谁知后边这个也是孩子,多骂两句便要被隔壁摊主群攻说欺负小孩,大早上咽一肚子气去了别处。
“略略略。”二毛得意极了。
吴煦也得意,觉得这个小弟收的好极了。
等两人摆好东西,吴煦累得腰酸背痛、手脚发软,失力般往地上一躺,只想蒙头睡觉。
焉知恰好目睹日头东升,在山与山的缝隙间冒出来,如画笔渐渐渲染绚丽天色,金光映射下的草木皆惹上一层蓬勃朝气,似梦似幻。
“二毛,快看日出,好美!”
“嗯,跟金子一样的漂亮色!是好兆头呢!”
“要是瓷娃娃在就更好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