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九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二九小说网 > 坐等我家夫郎上岸 > 第30章 在山野30

第30章 在山野30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又一年春。

四月春意浓,百花笑轻风。

七载岁月打马而过,风雨亭集市办得愈发热闹了。

远处近山一侧是桃树、梨树争相绽放,近处官道两旁有牡丹、月季香气迎人,往昔吴小老板讲话本的偏僻地也栽满了油菜花。

中央大舞台从临时搭的木台子改成了古朴绮丽的戏楼。戏楼分前后台,中间设板壁,两侧为出将、入相处。戏楼左右又延伸出游廊,供人行走或歇息。

集市亦改了更加气派的名头,如今喊“聚宝集”,顾名思义聚宝聚财,买家聚宝,商人聚财。

月中“聚宝集”开市,戏台请了县里戏班子的名角开场,办得格外热闹。

戏班子是木槿社赞助的。

集市头日,戏班子当家花旦即公布了木槿社名下报纸《童言童语故事大会》的作品评选会活动。

参选作品来自前期投稿,经初步筛选后张贴在戏楼前边桁架上,每份匿名作品下方置一章桌子,桌子摆一只陶瓷花瓶。

一连三日,喜欢哪篇文章、画作便可在对应花瓶里插一枝桃花,每人一日一枝特殊标记的桃花,可每日分别投给不同作品,亦可三日皆投同一个作品。

投桃花者不论身份年龄,无关学识多少,人人可参与,并安排专门的巡逻队维持秩序,杜绝作弊行为。

最后一日日落时分,按桃枝数量,评选出本季最佳文章或画作为魁首,赠青玉狼毫笔一支。

此时,柳玉瓷和吴煦、张荞等人正往人头攒动的戏楼方向挤。

“煦哥哥,荞哥儿,你们看到没,谁的桃花最多?”

“软软,你慢些。”

“荞哥儿,说了不要叫我软软嘛,我长大啦!”

“要我说,第一肯定是瓷哥儿。”

已然长成俊俏少年郎的吴煦,一袭红衣,双手抱胸,始终注视着前方巧笑倩兮的哥儿。

柳玉瓷今日一身月白书生袍,腰间缀白玉,头发梳成高马尾,赤色绣花发带迎风起舞,明媚动人。

落后一步的张荞亦一身素色长袍,用青色同款发带挽了半扎发,气喘吁吁地追着柳玉瓷跑。

“哇!煦哥哥的画好多好多桃花。”

好嘛,敢情跑那么快是为别人的画着急。

几人挤到最前面靠近桌子约莫十尺远的地方,被拦住了。

还是县城戏班子的小丫头和半大小伙在帮忙点数、唱票。

不出意外,本季最佳作品再次花落柳玉瓷家。

“瓷哥儿,那篇文章……”

“是我哒!”

吴煦与有荣焉,“就说肯定是瓷娃……瓷哥儿第一,要是我前日坐庄就赚翻啦!”

哎,瓷娃娃长大,不让叫瓷娃娃和软软了。

“四月桃花旺,瓷哥儿这次是桃花魁首!”

“好哦,我喜欢桃花。”

话音刚落,吴煦已经偷溜进护栏内折了一朵自己画作下的桃花,采来戴在了柳玉瓷鬓边。

“呀,好漂亮的桃花魁首。”

“真的么真的么,荞哥儿快拿小镜子瞧瞧。”

张荞自袖中取出一面小巧的菱花镜递给柳玉瓷,供他臭美用。

周围人不少都是附近村落的,月月集市见他们几个小伙伴,不是摆摊便是参加戏台下的活动,或诗会,或评选会,抑或说书会,混了脸熟。

少有人不知柳玉瓷是木槿社鼎鼎大名的小神童,常有文章刊登在报纸上的莲花先生。

莲花源于幼时吴煦讲的故事里小哪吒的莲花化身,而木槿社,则是近年来名声鹊起的民间报社。

七年前,赵仕恺外迁到南边的永昌府,由从六品的翰林院修撰升至正五品同知。

万沅沅和林霖数次两地奔波,暗中受君后支持建了第一家民间报社——木槿社。

“木槿”二字由君后钦定。

木槿花不似牡丹娇艳华贵,不似兰草清幽淡雅,虽不起眼但有生生不息的力量,蕴含哥儿女子温柔、坚韧的力量。

不为外人所知的是,“木槿”之称亦藏着皇哥儿的闺名。

起初,《童言童语故事大会》仅在兰竺县和赵仕恺所在永昌府管辖的两个偏远县售卖,多为稚子之言。在夫郎妇人的闺房之间率先流行起来,汉子书生们看了只觉好笑有趣,不多在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