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匠五大三粗的,见到几个漂亮小哥儿都说不灵清话,并非贪美色,就是觉得眼前人定是大户人家的少爷们,怎么都不像会自个光顾铁匠铺的。就连庆庆,被他们养了大半月,穿的好,打扮鲜亮,也不像普通人家的娃娃。
他将人引进门,护心甲在左侧墙面上挂着,一目了然,柳玉瓷几人挑拣,铁匠跟后面琢磨着该不该取凳子请人坐,又怕人嫌弃凳子硬,想倒杯水给他们,又怕粗茶喇嗓子……纠结半天,杵在原地什么都没做,像摆了尊石像,连柳玉瓷问话都没听见。
“铁匠、铁匠?老板?”
“哦、噢!少爷您喊我,您想要什么?我给你们取下。”
“我问这件护心甲多少钱,我要五件,能不能便宜些?”
家里人多,可每回出门不至于都去,护心甲再轻也有份量,轮换着穿好了。他家要四件,给月哥哥一件。
林昭月见也有自己的,心下感动,没说自己早有更轻薄漂亮的软甲,只是他不爱穿戴,暗中又有林东跟着,怕什么宵小贼人。
他不拂瓷哥儿好意,笑着穿上护心甲,爱不释手。在他看来,京都贵人常用的款,都不如手里这件。
五件护心甲份量不轻,他们拿着便不能好好逛街,林昭月吹响骨哨,让林东将护心甲送回柳家。
庆庆瞪大眼看着突然飞过来的人,惊呼一声,后退几步,待害怕劲过去,又想上前摸摸对方身体热不热,可眨眼间人又飞走了。
“小么,他是神仙吗?”
不等柳玉瓷答话,他又自圆其说:“唔,我叽道啦,神仙哥哥家里的人,都素神仙!”
林昭月乐了,“哈哈哈,小庆庆,不愧是软软家的小哥儿,也这么会说漂亮话呢!”
说着就要上手捏庆庆的两边脸颊,可惜庆庆仍是太瘦,捏不起太多肉,“庆哥儿还是太瘦,得仔细养养,不如软软好捏。”
柳玉瓷应一声,道已经好看不少了,一口吃不成胖子,慢慢来,庆哥儿高兴就好。他再给庆庆指正,“差辈了差辈了,这是你阿月小么,不是哥哥。”
“唔,不系啊……”
出了铁匠铺,他们又到小摊上买馄饨馅饼吃。
柳玉瓷和林昭月,一个嘴被吴煦养得刁,一个吃惯山珍海味,摊上的吃食多为脚夫劳力填肚子,味道说不上好,只用料实在,吃个饱肚,他俩吃了两口便放筷子。
方宁也没多少好吃,把他那份吃光就撑了,最后剩的都进了庆庆肚子。他边吃边咕哝:“肉耶!肉肉……吃肉……香啊呜。”
林昭月真是乐,问他哪寻的活宝侄儿。
他回村时还没庆庆,两人往来信件,柳玉瓷也不提大伯家的糟心事,是以不晓得庆庆身世来历。
柳玉瓷朝他摇了摇头,抵着唇做个“嘘”的动作,他便明白了。
庆庆人心,肚量小,胃口再好,柳玉瓷也不敢叫他吃多了闹肚子,最后剩了一个馅饼半个锅盔,打包带走。
饭后再走动一会,消消食,看看民生百态。
他们皆为农家子出身,北市这样的气氛更熟悉,也更自在。
哪怕林昭月出生时家里生意已红火,后又在京都做久了富贵小公子,因他阿父阿爹常在耳边念叨,亦不觉陌生。
像回到家里,又不尽然相同。
乡里镇上,要再乱些,人也不如府城人体面,大嗓门的当街吵嚷,大半条街都能听见,集上买东西,为着一分利能扯半天皮,还有拉偏架的,因点小事推搡起来,甚至能引去官差劝架。
府城也有争端,但老百姓多数喜欢关起门过自己的日子,说好听是体面,说不好听便叫凉薄。少了点人情味,邻里走动都不多,不如乡里乡亲热诚。
北市这边又比东市、南市要好,更贴近县城的日子。
他们往集上走,看到近郊农户在摆摊吆喝卖菜的,都倍感亲切。
他们在府城,自家的粮食果蔬都吃不上,处处要花钱买。柳玉瓷想了下,便上前同大伯、阿奶搭话,听他们聊劳作聊收成,看着新鲜的都买些。
四人一路逛,一路买买买,买瓜果时蔬,也买头绳绢花。路过林氏商行,林少东家视察,看中了就拿,还请他们进去随便挑,挑得多拿不下,就吹骨哨喊林东一趟趟来回跑。
林东默不作声照做,没发表任何对他大材小用的质疑。
倒是庆庆,神仙当跑腿,幻灭了。
柳玉瓷本意是报社周边逛两圈,结果越走越远,待回到报社两爹已不在了。他们便直接回如意坊,明日下学接着忙。
回家路上经过东市一小巷,遇见一个衣衫褴褛的老乞丐,柳玉瓷见他可怜,把适才剩的馅饼和锅盔给了他。不等掏钱,就见庆庆有样学样,将万阿奶给的零花钱递了过去。
三个铜板掉进破碗,清脆的“叮当”声,干净利落,没半分不舍。
走远了,方宁叹:“可怜人哪里都有,府城也不例外啊。”
林昭月沉吟片刻,道:“其实京都更多,看不见罢了。”
天潢贵胄和平头百姓,过的是两种生活。无权无势的可怜人,贵人们谈笑间就能拿捏他们的身家性命。
幸而,当今是个好皇帝。
“日子嘛,总会越来越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