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玄冬之序,气候微凉却未至凛冽。
状元铺暖冬套装在加急备货中。
同木槿社的合作,除了诗句文章外,吴煦挑选了几份报纸中广为流传的几则故事,以故事中人物为原型,设计Q版形象,有了新的IP人物。
那等子困于家宅的夫郎甲、妇人乙,识文断字,翻身做主,走出自己的大哥儿与大女主人生,或清冷绝艳,或楚楚动人的样貌配上励志鸡汤文字,一经出售便得到了城内哥儿女子的喜爱追捧。
深受重男轻女之害的女娃丙、起早贪黑做活的小哥儿丁,手翻动画重新上市,截取某些漫画场景画在瓷器、布艺或包装等物上,传颂滴水穿石、人定胜天的意志,被百姓视为学习榜样,用以激励自家孩子。
还有富贵人家满腹才情却束手束脚的公子小姐,眼高手低轻视哥儿女娘频频被打脸的无知汉子,各有受众,总有一款得人心。
这些人物形象,搭配附赠的一则则绘声绘色、催人泪下的故事,风靡一时,引得全城男女老少争相购买状元铺产品。
就连北市过路的行商走客,听客栈小二、街头小摊贩们提及,也要特地绕道来买点吃的尝尝迦南府的稀奇货,再买点用的当伴手礼带回家乡。
起初,每日舒哥儿、景哥儿开门,都会被门口挤着的客人们惊到。缓过好几日,他们才渐渐适应这样的忙碌状态。
状元铺生意节节攀升,货品供不应求。
状元楼是拍马不及了。
眼下,铺子里赶制的这批暖冬套装,便是以报社联名合作款产品为主。原先县城状元铺的款式,早就定下去,首批已经在铺子里开卖了。
柳玉瓷趁休沐,兴致大发,打算自己亲手缝一个暖手筒给煦哥哥。
除了吴煦听得心花怒放,暖烘烘的,仿佛已经用上了,把夫郎夸得天上有地下无,其余人皆一副不敢苟同的表情。
方宁和丫丫也在缝。
入冬了,老乞丐的衣裳好单薄,想给他换一身,他也不肯,说是不伦不类,不成样子。
他们就给他拿旧衣缝件披风,做个暖手筒和护膝之类,总不能眼睁睁看着他受冻。
旁边庆庆坐在小凳上背《三字经》,奶声奶气的,背一段便停下仰头朝小么看去,等柳玉瓷给个赞赏的眼神,知道自己没背错,再接着下一段。
不多时,老乞丐到了。
“咦,小公子还会做绣……”
他傻眼了。本想说看看柳玉瓷的绣活如何,结果,眼前这坨是什么东西?
“活……呃、好雅兴。”属实没话硬夸了。
吴煦见他来了,便去灶屋端饭。晌午吃的竹荪鸡汤面,鸡汤有多的,他往里下三两面,放几只鲜虾馄饨,做碗鸡汤馄饨面,鲜上加鲜。
再烙十来只玉米饼,添了玉米和胡萝卜颗粒,松软香甜,大家一人分一只,剩下给老乞丐包圆。
老乞丐吃得不亦乐乎,边吃还边点评柳玉瓷的绣工。
“你这手艺真是惨不忍睹,得亏是走的科举一道,否则……若说你那手字,好好精进,来日或可价比千金,那你做女工恐怕得倒贴千金方才有人肯买吧?”
“真是没见过比你绣活更差的哥儿,哎,小公子还是老老实实读书罢,莫浪费时间做这等精细活了,不适合你……”
柳玉瓷:“……”
吴煦不乐意了,给他嘴里塞俩玉米饼堵上,“瓷哥儿,别理他们,他们都不懂欣赏。看这对壁虎妈妈和壁虎孩子,丑萌丑萌的,多有特色啊!”
柳玉瓷:“……”
“煦哥哥,那是锦鲤和龙,鱼跃龙门。”
“……”
吴煦和他面面相觑,停顿片刻后,周围爆发一阵大笑,震耳欲聋。
“哈哈哈哈哈……”
柳玉瓷气鼓鼓的,重重地侧身背对老乞丐坐,“我又不给你缝,煦哥哥喜欢就行啦!喏,你的在宁哥哥、丫丫手里呢!”
老乞丐听这意思,竟还有自己的,忙去观察方宁和丫丫的绣工,仔细盯着他俩好好缝,莫把喜鹊绣成乌鸦。
他可不想戴丑东西。
柳玉瓷:“……”也没见你把自己拾掇得多干净体面。
“老伯伯,你不想戴丑东西,为什么偏不肯换掉这身破衣服呢?还有那只破碗。”
老乞丐摇头,“不成不成,那老朽还算乞丐吗?”
吴煦无语,这乞丐是非做不可的吗?
“那就不做乞丐啊!来我家,我天天变着花样的好吃好喝伺候你,你就给我家瓷哥儿传授点本事,其余时间随你想干什么都成。”
“对啊,老人家,就算你不愿接受我跟煦哥哥的帮助,凭你这手好字,以此为生,也不至于沦落为……过这种三餐无定数,生死凭天意的日子啊。”
老乞丐打着哈哈回避,只道做乞丐自在,他就爱当乞丐。
这时,二毛恰好端着一托盘饮子过来给大家尝尝。
“爱当乞丐?老人家,莫非你是江湖中的丐帮长老?我就说阁下气度不凡,不似常人!”
二毛半蹲在老乞丐面前,两眼冒光,“前辈!你在丐帮是几袋长老啊?咦,怎么没看到你的袋子……怪不得前辈来无踪去无影的,这轻功,不愧是高手啊!我知道,你们的秘密据点肯定秘密,我不问,我就想请教下,前辈能不能教我两招啊?……”
他兀自喋喋不休,砸了一连串问题,把老乞丐整的满头问号。
什么丐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