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众人吃过饭,坐在院子里纳凉。
柳二苗夫夫在同李守才说话。
二毛在过问三毛学业,他不懂,但有宁哥儿他们嘛。
三毛背文章,作诗赋,方宁听了便夸,到这光景,临阵磨枪是不管用的,听的建议杂,反而影响他正常发挥。
他主要给三毛传授临场经验,考场注意事项与如何调整心态等。
吴煦、柳玉瓷、林昭月围着张荞在叙旧。
张荞带了一摞信,有赵云、鲁广智、柳寒英和慈济院孩子们的。
柳玉瓷接了信,一封封地看。
赵云、鲁广智,主要聊近况和学问,他囫囵看了眼,收起再慢慢读,学问方面得静下来仔细回信,好好同他们说道说道。
吴煦见他特意收起鲁广智的信,言辞间酸的能浸一大缸醋泡萝卜。
虽明知瓷哥儿同他来往清白,无关情爱,仍不免借机装可怜耍心眼,吃起八字没见一撇的陈年旧醋。
柳玉瓷越哄他越来劲,算计晚上要借题发挥多讨多少亲亲才够。
慈济院孩子们的信都写在一起。
有问神仙哥哥关于读书科举的,分享自己的功课,表达想要科考的意愿。
有问吴煦哥哥关于做生意赚钱的,聊自己新学的本事,或手艺又精进多少,长大也想在状元铺做事呢。
也有写给景哥儿他们仨的,好奇在府城日子好不好,能不能吃饱饭,有没有新衣服穿。年节时见过,几个月过去又攒了一堆问题。
吴煦把祥生叫到跟前,分出写给他们的几页纸,以及陆院长做的新衣新鞋,孩子们绣的发带、帕子等,让他们拿回自个屋里慢慢看。
柳寒英二月底生了大胖小子,圆咕隆咚瞧着喜人。临行前,张荞刚去喝过满月酒。
他托荞哥儿拿了许多口脂香膏,他孕后期摊子是孙掌柜帮看的,闲来无事又琢磨了不少新花样,做完月子便上手制了好几款。
除开供给状元铺的货,私下送瓷哥儿、二毛和方宁他们许多。
因与林昭月不熟,亦不知他在府城,故没备他的份。柳玉瓷他们也不明说这点,只把东西堆在一处,各自挑喜欢的样式均分。
唯有单独用小布袋包的那几罐例外。
许是成了亲生了娃,柳寒英在那事上也不跟柳玉瓷见外,专做了那种脂膏,单独包起,特意交代了只给瓷哥儿。
张荞听出言外之意,红着脸收下,转而要给出去,却是支支吾吾、半吞半吐。
二毛素日不爱涂脂抹粉,本不大有所谓,最多收下手脂面脂涂抹,省得大风刮的脸疼。
此时不明就里,却被张荞遮遮掩掩的样子,激起兴趣,偏想讨点试试,“什么好东西,不能叫我看看?好瓷哥儿,你分我点?”
“啊?”
柳玉瓷尚未反应过来,被张荞一把抢回,“不、不行!”
“是……是……成了……的哥儿才能用。”
二毛:“?”
吴煦了然,替瓷哥儿接过膏脂收进衣兜,“二毛!想要?”
“想要的话,正好干爹也在,明儿给你说亲去。”
柳玉瓷明白了,脸刷的红了。
二毛没懂,亦不知跟说亲有什么干系,但不妨碍他听到这事便头大,忙摇着头退开,拒绝三连。
后退时差点踩到柳玉岩的鞋。
柳玉岩整晚都没说几句话,视线绕着张荞打转。
举止克制,眼神放肆。
现下讲到这种羞人的话,竟也不知避开。
身后的视线灼热,令人不敢抬头望明月。
张荞忍着羞意岔开话题,又聊回慈济院楚夫子与孩子们。
“如今,小学堂与慈济院的交流学习日频繁,楚夫子对报社很感兴趣,常义务帮忙呢,孩子们也时常投稿,大家都……”
……
另一头。
宁瑾嫌院子挤,又吵,谁见他都给塞一把糖果蜜饯,把他当小孩逗,遂鼓着嘴躲进庆庆屋里。
哪知,房里还躲着一个。
老张头整晚都不自在,心神不定,如坐针毡,控制不住想多了解那孩子,多瞧两眼又怕莽撞,唯恐失态,干脆躲到庆庆这儿。
跟他旁敲侧击,打听张荞的消息。
然庆庆知道的不多,只讲了张荞乃林家庄子管事的哥儿,在小学堂教书。
“小张夫子可厉害啦,认识好多字,会写文章会作诗,庆庆在家时好羡慕……”
老张头听不够,有心鼓励他多讲。但听见宁瑾进门的动静,又像惊弓之鸟,倏地收声。
“老先生,你干嘛呢?慌里慌张的?”
问完,也不在意他答案,转手把手里糖果蜜饯塞给庆庆,“小可怜虫,你又羡慕谁啦?喏,本少爷请你吃糖。”
庆庆眼睛亮晶晶的,“哇!谢过宁少爷。”
这下庆庆谁也不羡慕了。
他替过去的庆庆羡慕现在的庆庆。
吃饱穿暖,有书读,有人爱,偶尔还能赚零花、吃零嘴,好幸福哦!
*
数日后府试。
柳家人读书的读书,看铺子的看铺子,实在抽不开身,柳玉岩便将谷子派给了三毛,熟门熟路带他过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