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年后开业的市场不在你目前看到的这个位置,建设在新区。”
接待室里,颜文予笑容满面端起一壶茶香馥郁的热茶,倒入白釉紫砂杯,亲手放在梁淮青的面前,说:“不过你可以放心,这不是商铺在地理位置上,有什么问题的意思。”
“年后随着市场开业,政府会逐步将城市重要资源向新区进行转移,火车站首发的公交也会直达新区市场,那块地方以后的发展,我可以给你保证,一定不会少于现在的主城区。”
“凡是租赁茶庄的商家,开业所需的相关证件,市场都会协助尽快通过,所以这方面你也不用有所顾虑。”
颜文予说着,发现斜对面直溜溜看着他的视线,虽然不明白梁淮青怎么赔了个底朝天,还拖家带口,领着个小孩来了Y市。
但看着许听榆那紧绷而又乌溜溜的双眼,他转眼冲许听榆眯眼笑笑,把桌上一盘用来配茶的枣泥糕,端放到了他的面前。
许听榆从跟着梁淮青进了这幢装修冰凉,人来人往的大楼开始,身体就本能紧张着。
看着面前虽然面相温和,但身上穿着打扮和身上散发的气息,无不透着严肃的颜文予,这会发现了他的视线。
许听榆更是紧张的抿着唇,伸手抓住左边梁淮青的衣服,往他那边靠着。
梁淮青专心看着合同的眼,感受到了许听榆的动静,他瞥向旁边,顺手把许听榆抓住衣摆的手,包在手心里,揉捏了两下,思索着消化了一会合同中的内容。
他抬眼看向颜文予,问:“年后你们对于市场的一个主要定位是什么。”
虽然他说了地理位置没有问题,但选在一个刚建设的新区,后期就算发展起来,前期也无法保证茶庄的基本收效,特别他还是一个完全的外来商家。
租赁在新区所面临的风险,也会远比人流量密集的主城区要大的多。
“市场对商铺,前期会提供什么样的定向资源。”
还有,他最关心的一个问题,梁淮青问:“茶种和鲜叶,市场会不会提供参考。”
颜文予原以为他没有开茶庄的经验,可能不懂很多市面上的专业性问题,都准备了一肚子话,想尽量把合同里的重点提取出来,跟他用最简明的话说清楚。
没想到他问话直击要点,倒也方便了他的回答。
颜文予舒展开眉毛,对他的敏锐程度还算满意的抿了口茶,慢慢说着:“现在都流行一种说法,国内三大奢侈品,烟酒茶。”
“所以我们这次市场的一个主定位,是面向全国销售的高端茶叶,也是为了和目前的主城区做一个区分,不形成直面竞争,这也就意味着你们在选择茶种和鲜叶方面,采购成本大概率会远超现在的市场价。”
“鉴于每个人对毛尖茶的高端价格认知不一,市场会提供一个基础参考价,但最终你们要选择什么样的茶种,我们不会干预,所以也无法保证你们的售出价格,一单所获利润是比成本价高还是低。”
“如果需要的话,市场会根据你们做出的茶叶品质,评估售卖价。”
“当然,为了辅助商家更好的出售,所有受市场邀约入驻的商家,前期我们会相应提供一些优先性的偏向资源,包括但不限于,媒体报纸宣传推广,茶叶展销会等。”
“这些主要为了提高店铺的知名度,关于后续的其他资源,我可以保证只多不会少,尽量做到给每个受邀商家进行公平分配,如果销量稳固,市场也会酌情推荐一些优质客户。”
说到这,颜文予后知后觉,他把年后即将开业的市场说得过于完美,为了避免他期待拉得太高,有所误会。
他补充着,说:“但这并不是说,你甩甩手就可以完全放心入驻,市场全权负责的意思。”
“你所关心的茶种和鲜叶价格,还有茶庄大大小小的装修布局,都需要自己去联系,市场不负责提供任何除了辅助售卖的其他资源。”
想起这个月还在往上飙升的鲜叶价格,颜文予气不顺的摩挲着手里的白釉紫砂杯,说:“就算问我们,供应链我们也不会进行推荐。”
颜文予把话都说完,才发现梁淮青全程都在边听,边看着合同,都翻看到了最后一页,看的煞有其事,好像真的认字一样。
但,按他查来的消息来看,他根本就没上过学。
颜文予疑问:“你认字?”
梁淮青眼睛快速扫着合同最后一页的字眼,说:“这几年自学,基本都能认识。”
他在淮城也经常和这些内容繁杂的合同打交道,算是比较熟悉。
那这就好说了,颜文予双手合十,撑放在桌面,说:“茶庄租期一年起签,如果觉得没有什么问题,你可以在合同上签字。”
他的话音刚落,梁淮青就拿起桌上的钢笔,直接在尾页合同签上了名字。
把颜文予和邵洋看得同时一懵。
随即,颜文予的脸色冷了下来,看向邵洋,不是说他赔了个底朝天吗,怎么还有钱租赁茶庄。
他为了今天准备那么久的谈判,一时间都给憋堵在喉咙里,无处可说。
邵洋只敢站在桌边冲他轻微摇着头,也没搞懂,明明那些人都说他赔到车子都卖了,身上的钱全部拿出来,也付不起三万租金才对。
好在下一刻,梁淮青把签完字的钢笔合上,放在了桌上,坦荡的看向颜文予,说:“我没钱。”
他现在全身上下,只有一万出头。
颜文予顿时松了一口气,说:“你胆子倒是不小,没钱还敢签。”
但这一口气还没松完,他就明白了,梁淮青先把合同签下的目的。
颜文予眼神颇有意思的看着他,说:“你怎么就肯定你拿不出钱还能入驻市场,万一我不会借款给你呢。”
梁淮青没什么好隐瞒,直说:“我一无所有,所以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机会。”
而且……
他视线转向,从进接待室,邵洋就一直拿在手里迟迟不放的另一份合同,说:“不应该是你,想跟我签吗。”
此话一出,邵洋拿着合同的手一抖,莫名就想起来,梁淮青上楼前站在电梯按钮的另外一侧,让他先进的举动。
这人不显山不露水,心眼子还真不少。
连颜文予听了,也是一愣,反应过来后,多看了他几眼。
本以为他是纯粹在拿他的主动邀约,来赌他会借款,谁知他是观察入微后的胸有成竹。
越看,颜文予越是称心的笑了出来,不否认的拿过邵洋手里的合同,说:“你就不好奇,我为什么想和你签合同。”
梁淮青不紧不慢的说:“我不好奇原因。”
换种更直接的说法。
他说:“商人不做无利可图的事,你既然主动来找我,就证明我身上一定会有你想要的东西,或早或晚。”
他不信,平白无故的好运会降临在自己身上,只信,帮助他,也就是在帮助他自己。
颜文予看着他的目光渐渐带上了欣赏,小小年纪,想法和认知都能做到这么清晰通透的人,实在少见。
他把合同翻开,放在梁淮青的面前,说:“你想的没错,这份合同是我个人向你放的借款,五万,其中包含三万茶庄一年的租金,另外两万足够你装修,把茶庄顺利开业。”
“当然,这不是白白给你的借款,茶庄开业三个月内,要保证让我看到30万的利润,这也是你需要完成最基础的营业额。”
虽然这30万,是当初茶城初建,戴旺佳茶庄做出的最佳营业额,但他相信这次市场价值会远超上次。
“如果完成了30万,借款年利息只算百分之十,没超过,算百分之四十的利息返还。”
剩下的话,颜文予相信他不用再说的太明白,梁淮青也能把话中的利弊,都想清楚。
他拿起桌上的钢笔,亲自打开,递到他的眼下,说:“敢签吗。”
也就是说,他前三个月需要完成30万营业额,让颜文予看到他的价值和能力,后续的资源才会保证向他持续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