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你想好了吗?接下来要去哪里?”一见面,亦安便直接正入主题。
“我想好了,我不考庶吉士了,我想去地方上做官,为老百姓做一些实事。”张文煜坚定地道。
“好样的,不亏是我哥哥。”亦安眼眸一亮,笑着道。
突然她又想到,倘若哥哥将来去地方上任,就得离开家了,心里突然觉得空落落的。由于新科进士均需在各部院衙门观政三个月,之后根据考察结果,分到吏部进入铨选程序。也就是说,张文煜在京的时日,还有三个月。
“那以后就不能经常见到哥哥了?”亦安有些失落地道。
“哎,我到时肯定也会想你们的。不过好男儿志在四方,出去看看外面的天地也很好。等到时我去任上了,有机会的话,妹妹你就去我那看看。”张文煜微笑着道。
“嗯,我相信哥哥,你将来肯定是个好的父母官。”亦安仰着小脸,眉眼弯弯地道。
兄妹二人又闲话了一会儿,亦安方起身离开。其实在她关于这一世的记忆中,袁起在考中了进士之后,并没有去继续考庶吉士。因为那一次,他被迫娶了张亦可,之后便带着张亦可去了一个江南水乡任知县。
袁起能力很强,一到任上,就为当地的百姓做了很多事实,政绩显赫。加之他当时的上峰,是个知人善任的好官,一直大力举荐他。于是他在县令的位置干满三年以后,便升任了知府,随后更是一路高歌,调到了京城,最终做到了刑部尚书的位置。
所以说,即便他不寻求靠山,凭他的个人能力,也是有机会一路晋升的。可是,有的人就是喜欢走捷径的。但是,天下之事,都是一体两面的。有得便有失,既然选择走捷径,那么同时也意味着,他必须也得放弃很多东西。
接下来的日子,张亦安便专心思考如何搞事业的问题。她目下手里银钱很少,只是有一点生活费,所以她只能做一些成本低、风险小的生意。她思考了半日,决定先从吃食方面入手。
不管任何时代,做生意想赚到钱,必须得创新。在这创新这一方面,她作为一个从现代社会穿越过去的人,有着天然的优势。所以在做生意赚钱这点上,她很有信心。好歹得尝试一下,否则就白白浪费了穿越的优势。
自从穿越回来以后,她吃过各式各样的糕点。虽说此时的糕点在造型、口感方面也都不错,而且还都有着十分文雅的名字。但此时传糕点大都是蒸的,很少有西式的烘焙甜品。
她在后世生活之时,就对烘焙比较感兴趣。当时还买了烤箱,专门学习过几种烘焙甜品的做法。虽然这个时代还没有电,也没有烤箱。但她之前住民宿的时候曾看到过,用专门的柴火灶,比如面包窑一类的,也可以做出香喷喷的烘焙甜品。
有了这个想法以后,她顿时觉得天都亮了起来。她要让西式糕点提前在中国出现!京城最不缺的就是富贵人家,倘若把西式糕点做成功了,即便是卖得贵一点,肯定也会有人愿意买去尝鲜的,有钱人不就喜欢吃个新奇的东西嘛。
于是,她当即便兴奋地拿起了笔,在纸上画了一个面包窖的图纸。画完之后,她便令灵欣带着图纸,去找厨房的管事打听一下,是否有认识的砌炉灶高手。
不一会儿,灵欣便兴冲冲地跑回来了。灵欣道:“三姑娘,厨房的管事,刘显家的说,她娘家弟弟就很会砌炉灶,我把你画的图纸给她了,她说回家后拿给她弟弟看看。”
“知道了,一般情况下,砌一个炉灶需要给人家多少工钱呢?”亦安问道。
“奴婢也不知道,回头奴婢打听一下。不过奴婢觉得,砌一个炉灶至多用两三日,五百个铜板应该足够了。”灵欣道。
亦安点了点头,然后道:“你明日再去找刘显家的确认一下,她弟弟到底能不能做,如果能,便允诺她,给她弟弟二两银子的工钱,但他们得拉一车青砖过来。”
灵欣闻言点了点头。次日一早,刘显家的便打发人过来递话,说她弟弟说可以做。于是亦安便让灵欣和他们约定好了砌炉灶的日子。虽说在院子里砌一个炉灶,也不算什么大事,但也得跟李氏和王氏说一声。
于是早上去颐安堂请安的时候,亦安便用商量的口吻,将此事和她们讲了。烹饪本就是女子该学的,所以李氏并不反对,反而是很支持。
王氏则以为,这几日女儿因袁起定亲之事,心里不大痛快,如果她有事做,能转移一下注意力也是好的,所以她也很是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