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情花的意象,其实跟《红楼梦》里秦可卿比较类似,我感觉金庸这一点是借鉴了《红楼梦》的。
金庸借鉴《红楼梦》太虚幻境,最明显的就是对霍青桐的外貌描写:
【那女郎秀美中透着一股英气,光采照人,当真是丽若春梅绽雪,神如秋蕙披霜,两颊融融,霞映澄塘,双目晶晶,月射寒江。】
红楼梦对警幻仙姑的描写:
【其素若何?春梅绽雪。其洁若何?秋菊被霜。其静若何?松生空谷。其艳若何?霞映澄塘。其文若何?龙游曲沼。其神若何?月射寒江。】
《书剑恩仇录》是金庸第一本武侠小说,大家可以看到上述片段借鉴的比较直白,但是在《神雕侠侣》中,《红楼梦》对其作品的影响就更多是一种笔法的借鉴。
比如在《红楼梦》里有一个情孽的化身,就是秦可卿。
她的判词:
【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
秦可卿在《红楼梦》整本书中就是情字的幻化的情身,相当于《神雕侠侣》中小龙女就是情花的化身。
秦可卿词曲的最后一句:【宿孽总因情】
秦可卿淫丧天香楼,她跟公公贾珍之间就是一段有违伦理的孽情。
秦可卿是一个弃婴,被养生堂收养,取了个外人不知道的小名叫可儿,小龙女名义上也是一个弃婴,她师父给她取了小名叫龙儿。
因为秦可卿是情字的一个化身,所以到太虚幻境,警幻仙姑引来一个女子,同样叫可卿的,但是在贾宝玉眼里她长的又像宝钗又像黛玉。
【更可骇者,早有一位女子在内,其鲜艳妩媚,有似乎宝钗,风流袅娜,则又如黛玉。】
这段描写和对情花、龙女花的描写手法也非常相似:
情花旧版是【似芙蓉而更香,如山茶而增艳】,新修版改成【似玫瑰而更香,如山茶而增艳】
不管是新版还是旧版,芙蓉、玫瑰、山茶显然都是郭芙系的花,芙蓉、玫瑰不必说了,山茶在后一本的《天龙八部》中,明确借段誉之口指出其与梨花的对立比较之处。
前文也讲了,这其实是一种幻像,障眼法,就像《红楼梦》里太虚幻境中的可卿一样,名字和秦可卿一样,但是她外貌看在宝玉眼里却不是秦可卿的模样,而是又像黛玉又像宝钗,其实就是他自己心魔的体现。
情花比玫瑰、山茶更香更艳,合起来也就是更加香艳的意思。
天竺僧说:【这情花是上古异卉,早已绝种。】
书中形容小龙女是【异花初胎】,【只见她美得出奇,人人心中都生特异之感。】
情花是异卉和小龙女的异花,不都是异花的意思吗?人皆以为早已绝种,没想到她却生在古墓和绝情谷这种绝情绝性的地方。
为什么大家对小龙女都生特异之感?就是因为她跟平常美女不一样,外表看起来冰清玉洁,可是骨子里却香艳至极,对于缺乏定力的修道人尤其觉得其艳极无双,白衣艳骨,被她迷惑的人都会被其所害,或者说被自己的心魔所害,最典型的甄志丙,公孙止,就连周伯通襄阳大战时也受了重伤,杨过定力最强,最后也付出了断臂的代价。
跟情花一样,看起来香艳,但是碰到就会伤人,若动了情欲则苦痛难当,甚至丧命。
杨过和小龙女合练玉女心经的红花丛,也是有奇香。
花香也是古墓的特征之一。
书中郭靖初到古墓时,最先闻到的就是一阵极甜的花香:
【丘郭二人只闻到一阵极甜的花香。过不多时,嗡嗡之声自远而近,那群玉蜂闻到花香,飞回林中,原来是小龙女烧香召回。】
古墓的喂毒暗器之一,玉蜂金针的毒,就是由这种花香所喂养的玉蜂而来。
赤练仙子李莫愁用的冰魄银针,显然是用的蛇毒。
表面看来玉蜂金针的毒看起来虽然不如冰魄银针毒狠辣致命,但金比银显得更为贵重,且玉蜂针更加细小,可以伤人于无形,中针后令人痛苦非常,失去尊严,所以书中说玉蜂金针比冰魄银针毒性更强:
【这玉蜂金针的毒性,比之李莫愁的冰魄银针尤为厉害,不过冰魄银针片刻间致人死命,玉蜂针并不见血杀人,却令人痒入内脏,中者不免打滚呼号,难忍难当。公孙谷主是自重身份的大豪,即令斩断他一臂一腿,他也必不动声色,但给玉蜂针在背上连刺八下,六针入肉,忍不住狂叫急号,就地滚动。】
即便被斩断一条胳膊一条腿,也必不动声色的公孙止,被玉蜂针刺了以后,都忍不住滚在地上狂叫。
讽刺的是玉蜂针的解药是甜蜜的玉蜂浆,所以说玉蜂金针的毒的性质和三尸脑神丹不逞多让,冰魄银针是要人命,玉蜂金针却可以夺人尊严后,以施恩于人来驾驭人。
这两样毒器的性质,也物随其主,符合书中对李莫愁和小龙女这两个人的描写。
李莫愁狠辣驰名江湖,却对一个新生儿生出母性,愿意以命换命,而表面看起来善良的小龙女,其实是驾驭人性的高手,比赤练仙子更毒。
所以钟爱小龙女的师父,将冰魄银针传给李莫愁,却把更毒的玉蜂金针给了小龙女。
古语道:“青竹蛇儿口,黄蜂尾上针,两般尤未毒,最毒妇人心。”
这蛇毒蜂毒,恰好是古墓两样毒器。
另外还有一句古语:“女子纵有千般毒,最毒莫若爬龟妇”。
据《清史》记载,“爬龟妇”原本是清朝时期浙江义乌和东阳一带的农村妇女。
她们装作半仙,装神弄鬼,到处借着“收徒”的名义,在得逞以后转手就把收养来的可怜孩子倒卖了出去。久而久之爬龟妇们就干起了贩卖人口的勾当。
并且为了取得高价值的胎盘,中药中称为紫车河,装作神婆,曾以进孕妇家躲雨为名,把孕妇弄晕,进行催产,然后杀子取盘。
出生于浙江,对《清史》颇有研究的金庸恐怕不会不知。
结合书中小龙女的行为,以收徒的名义,拐来孩童杨过,偷婴儿换解药,移毒杀婴,和爬龟妇何其相似。
情花明明就是小龙女,可是看在杨过眼里却说像郭芙,指龙为芙。
书中对龙女花也是同样的写法,写龙女花【似牡丹不是牡丹,似芍药不是芍药】
前文也写过牡丹是龙女,芍药是郭襄,一个小龙女,一个大龙女,既然不是牡丹和芍药,则是芙蓉无他,可是杨过偏偏指芙为龙。
但是十六年后,作者再写龙女花,却以一句人面桃花的典故,把龙女花叫成桃花,似是无心之笔,却点出真相。
【杨过在山边摘了一朵“龙女花”,给小龙女簪在鬓边,一时花人相映,花光肤色,不知是红花为人添了娇艳,还是人面给桃花增了姿色?】
桃花自然是桃花岛郭芙了。
这大概就是类似于风月宝鉴的镜像呈现。
书中这种太虚幻境般,指鹿为马的虚幻手法不止一处,比如最后杨过等人登上华山玉女峰时,小龙女把玉女神像指为像林朝英:
【走进殿中,见玉女的神像容貌婉娈,风姿嫣然,依稀和古墓中的祖师林朝英的画像有些相似。
两人都吃了一惊。
小龙女道:“难道这位女神便是咱们的祖师婆婆么?”
杨过说道:“师祖婆婆当年行侠天下,有惠于人。有人念着她老人家的恩德,在这里立祠供奉,说不定也是有的。”
小龙女点头道:“如为寻常仙姑,何以祠旁又有一匹石马?看来那是纪念师祖婆婆的那匹坐骑。”】
真会给古墓派脸上贴金,林朝英年纪轻轻就隐居古墓,天天YY王重阳了,到哪里行侠仗义,还值得后人立祠供奉。
看看丘处机怎么评价林朝英:
【丘处机道:“不是。论到武功,此人只有在四大宗师之上,只因她是女流,素不在外抛头露面,是以外人知道的不多,名声也是默默无闻。”】
林朝英没进古墓前也根本是个宅女,郭靖都没听说过他。
再看古墓里林朝英的画像:
【画中镜里映出那年长女郎容貌极美,秀眉入鬓,眼角间却隐隐带着杀气。】
和玉女神像的【容貌婉娈,风姿嫣然】完全两种风格气质,哪里有像了?
婉娈一词出自《诗经》:“婉兮娈兮,总角丱兮”,总角丱兮的意思是指儿童束发成两角的样子,也就是童年时期,所以这句话的意思是年少时的美好。
后婉娈又延伸出柔媚,委婉含蓄等意思,与林朝英秀眉入鬓,带着杀气的长相大相径庭,倒是有指杨过和郭芙青梅竹马年少时期的意思。
要知道林朝英早死了,小龙女、杨过都是通过古墓画像知道林朝英长什么样子,所以画像不像,就是不像了。
更何况林朝英大好年华就枯居古墓,她哪来的坐骑?
古墓女子李莫愁、陆无双都骑驴,大龙女郭襄也骑驴,小龙女在旧版追尹志平时也是骑驴,后来新修版大概考虑到驴没有马跑的快,让小龙女骑驴始终跟上甄志丙显然不合理,所以才改成了枣骝马。
旧版:【此时天色渐黑,众人驰了一阵,只听背后蹄声得得,回过头来,只见小龙女骑了一匹驴子遥遥跟随在后。】
所以玉女到底在指代谁?
首先我们要弄清楚华山玉女祠里的玉女神像是谁?
“华山玉女祠里供奉的是春秋时期秦穆公的女儿弄玉公主。相传她因善吹玉箫而被隐士萧史吸引,放弃了宫廷生活,与他一同来到华山隐居修炼。最终,两人都得道成仙。秦穆公思念爱女,建立了这座祠宇,并塑立了玉女之像供后人供祀。”
再看杨过在打赌逼迫大小武不再见郭芙时是怎么做的:
【杨过笑道:“不错,后来我岳母……好好,后来你师母暗中却把玉箫剑法传于我了。”】
【杨过木棒轻摆,叫道:“瞧着,这是‘萧史乘龙’!”】
【杨过口中叫出招数:“山外清音,金声玉振,凤曲长鸣,响隔楼台,棹歌中流……”木棒连刺,潇洒自如,着着都是攻势。】
桃花岛玉箫剑法就来自萧史乘龙的典故,其招数萧史乘龙,山外清音,金声玉振,凤曲长鸣,响隔楼台,棹歌中流…全是在说萧史和弄玉的故事。
杨过自比萧史是桃花岛乘龙快婿,那弄玉自然就是郭芙。
弄玉才是真玉女,而练玉女心经的林朝英是假玉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