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贾珠回荣府后,发现老太太并没有生病。全家上下除了王夫人以及大管家林之孝,竟然再没有人知道贾珠要回荣府的事。
贾政看到贾珠急急赶回之时,一脸懵,罚了背着他接贾珠回的林之孝,借此敲打敲打王夫人。
王夫人当然不高兴了,她道:“我这不是怕影响珠儿殿试吗?再说了,与其争殿试名次,不如为珠儿另捡高枝儿。李守中是太上皇提拔的,如今新皇登基官身都丢了。南安郡王太妃前儿还提起,那忠顺王的闺女,可是对珠儿一见如故……”
“愚蠢!”贾政打断王夫人的话,“忠顺王是当今圣上的心腹重臣,忠顺王郡主的婚事由她自己做主了?你脸大,你去攀。”
王夫人想了想,正襟危坐地道:“我王家的内侄女儿熙凤也不错啊。熙凤生得那个标志,人又聪慧。况我兄长升了九省都点检。我王家的门第可不低。熙凤跟珠儿也般配。”
贾政给了王夫人一个白眼:“珠儿都十九了。熙凤才几岁?”
王夫人道:“熙凤明年可就要及笄了。怎么不行?”
贾珠来荣禧堂给父母请安,还没进门,就听见他父母在里边起了争执。
“珠大爷。”王夫人身边的丫鬟绣鸾和绣凤见贾珠来,忙跟他问好。
贾珠摆了摆手,制止她俩进屋里通传。
贾珠在门外站了一阵,尽悉其父母所争的内容。母亲想悔婚,父亲不让。
自李家失了势,王夫人便生出了悔婚的心思,开始为贾珠留意适龄的高门闺秀。
贾政则支持这门亲事,因为贾府经历了五代,现在离朝廷中心甚远。贾家需要一个才学扎实的后辈,让贾家能立得住。而李守中虽然没有了官职,但是一代博学之士,贾政想贾珠能在李守中那里得到指导。
贾珠是个磊落之士。他当初坚持和李家婚事,因为君子言而有信。在李府初遇李大姑娘,她对他的照拂,处处落在了他的心坎上。贾珠便在心中认定,她就是他的妻。至于其父母心中的算计,贾珠心里清楚,但他行事坚持自己的原则。
当听到忠顺王家的小郡主,贾珠的眉头蹙了蹙。当年元宵诗会上,小郡主对贾珠一见钟情。小郡主的跋扈是出了名的,毫不顾忌贾家和她一个姑娘家的颜面,到处放话非贾珠不嫁。这事弄得贾珠、贾家,以及忠顺王都无比尴尬。只有王夫人惦记着忠顺王家的权势,一直记挂着小郡主。
再说那王夫人的内侄女儿,王熙凤。其女以犀利泼辣出名,背地里被称为泼皮破落户,又被人称凤哥儿。凤哥儿小贾珠好几岁,贾珠一直当她是表妹。哪怕她再精明能干,贾珠依旧只当她是个小丫头片子。
贾珠听他父母争执越来越离谱,贾政骂王夫人“蠢不可及”,王夫人还贾政一个“冥顽不化”。
贾珠揉了揉额角,遂掀帘而入,对贾政和王夫人行了一礼。
刚刚争得面红脖子粗的贾政和王夫人,看到如树如兰的心头崽儿贾珠,瞬间哑了声。
贾珠道:“父亲、母亲,儿的婚事你们就不要再操心了。儿非李家大姑娘不娶。”
王氏张口结舌。因为贾珠去李府之前,对婚事是只是应和贾政的“迂见”,这去了李府才几天,贾珠竟然笃定非李家大姑娘不娶了。
王夫人心生不妙,这李大姑娘还没过门就把珠儿吃得死死的,看来是个厉害角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