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层石梯之下,文武百官皆肃穆直立。
为首的是当朝丞相,男人身材瘦削,面容俊秀,脸色泛白,犹带病容,他双手拢袖,神色自若,明亮的双眸深不见底,让人心生忌惮。
魏子沐,字承德,徐州人士,生于乡里,孩失其怙,幼丧所亲,旁无弟兄,藐然一身。弱冠成名,横空出世,官拜丞相,权倾朝野。
说起魏子沐,时人褒贬不一。有人谓之文曲星转世,亲缘寡淡,大智若愚,乃王佐之才。也有人称其克父克母,得丞相之位,另有隐情,恐让利与诸侯,换半生荣华,实乃奸臣。
魏子沐其人品行如何,仅凭只字片语盖棺定论,还为之尚早。
为了祭祀大典,魏子沐特意换了一身祭祀礼服。他身着浅绿云纹长袍,宽大的衣袖随风自动,身上除了一枚环形玉佩外,再无修饰。
墨发夹杂着银丝,头戴长冠,远远看去,竟似不惑之年,可男人今年二十有五,甚至还未到而立之年。本是大好年岁,偏偏有早衰之兆,着实让人心生感慨。
“……群僚所言,皆朕之过,人冤不能理,吏黠不能禁,;而轻用人力,缮修宫宇,出入无节,喜怒过差……(1)”
刻意拖长了的声调,听起来有些玩世不恭的嬉闹感,和如今这庄严肃穆的祭祀大典格格不入。
魏子沐知道,这不过是年轻的帝王在表达,对他安排的小小不满罢了。
年轻敏感的帝王,总是怀疑身边的人图谋不轨,早早地竖起一身锐气,将所有人都拒之门外,作为一个君王,这明显是不合格的。
心软,敏感,高傲,孤独……还像个长不大的孩子。
不过没关系,他总会护着楚瑾的,护住他的皇位,护住他的江山。
位于魏子沐左下首的,正是三公之一,负责监察百官,形同副相的御史大夫,顾博文。
顾博文,字叔业,幽州人士,其名取自《论语雍也》:“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他也确实不负其父所望,博闻强记,恭谦有礼,无愧名士风流。
只是这外貌恐怕与寻常名士有些出入。
寻常名士重养生之道,严格控制饮食,还有几分天生模样周正的缘故。他们身材瘦削,唇红齿白,颇具仙人之姿。
顾博文却完全不符合世人对文人雅士的印象,身材魁梧,面貌普通,皮肤黝黑,不知情的,还道是哪位军官。曾有居心叵测之人笑之,称其为混进名士圈里的乡野农夫,并以此来攻讦他。
结果,看如今的顾博文身居高位,可想而知,当年到底谁输谁赢。
君子不以貌取人,天子同样如此。
顾博文感激先帝的知遇之恩,在先帝在位时一直勤勤恳恳,不敢松懈,新帝登基后更是全力辅佐,绝无二心。
只是,新帝对他似乎一直抱有成见,一再疏离,本是一腔热血,这些年来也淡了。
听着陛下这般儿戏地念着诏书,顾博文下意识地皱起眉头,从小谨遵圣人之道,顾博文是极不喜离经叛道之人。
然,陛下尚且年幼,做事偶有差池,也是情有可原。
虽说于理不合,但这毕竟也是皇上。
为人耿直的顾博文陷入了沉思,作为臣子,他理应指出天子的不妥之处,并给予引导,而不是放任自流。
待祭祀大典过去了,再好好劝诫一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