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九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二九小说网 > 我祈山海重开宴 > 第40章 尘埃落

第40章 尘埃落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父皇当日在公堂上言明此事全权交予本宫处理,今日请来诸位大人,也是为将这场悬而未决六年的案子彻底查个清楚明白。还望各位,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风匡野冲众人拱手一礼,腰背挺直端的是龙章凤姿,目光直视站在堂下第一排的文丞相以及朱家主。这两人不愧是敢在科举上动手脚的权财大拿,即使公主在他们面前都像是小孩子玩闹过家家。

文丞相早在皇后提出尚公主之时就已经预见三公主将会是文辰仕途上最大的阻碍,身为权臣之首,他明白这是皇室对权力的约束,虽然惊慌于皇帝与文家间世代的默契被打破,皇室给出的宽松条件让他略松一口气。

此后三公主隐于深宫,文家与皇室都将这件事忘了个干净,谁能料到风匡野横空出世,又让皇后起了心思要用她来弥补大公主婚约利益的不足,不曾想二皇子是受到了打击,太子却也没有得到好处。

文丞相不相信一个小小的公主就能撼动文家与大盛深度绑定的地位,朱家主也不担心自家金山银山能被风匡野轻易移走,两人都面色寻常仿佛并非站在公堂之下,而是置身于皇家宫宴般怡然自得。

风匡野知道凭如今微末之身,令箭拿在手中也如鸡毛轻飘,将众人聚集在一起也无法真正结案。她只要做到为沈沉松翻案、为受牵连的寒门学子寻回应有的仕途、为张风临与郁舟行拿到真正的权柄与地位,剩下的事情自会有后人来前赴后继。

天历十二年与十八年涉及此案的寒门学子挤满堂下,除却当日参与大理寺庭审的都低头不语。他们或接受钱财息事宁人,或缄默不言蹉跎数年,如今时事所趋站在审判公堂上,竟然说不出心中到底是什么感受,又或许是否存在着丝毫微末的期待。

他们本就知晓文相与朱家势大,三公主除皇帝口谕外无实权,实在是如蜉蝣般怎能撼动这两颗巨树。但还是忍不住抱半分希望,世间事皆有可能,也许六年过去,他们终于能够讨回公道呢?

张风临参与了全程计划,自然知道风匡野全盘操作都是在借力打力,因此对此次的结果也早就有预料。即使心中再愤懑不平,也明白这件事情怪不到她身上,毕竟纵容文朱二人的只能是皇帝,再深究就是大盛的整个官宦体制以及社会阶层的问题,又怎能牵连到具体的人身上呢?

郁舟行沉寂六年,本以为借此机会能将蝇营狗苟之辈一网打尽,再将罪魁祸首绳之以法,却见老友眉眼依旧愁苦,不似大仇得报之态,心下狐疑但时间紧迫又在众目睽睽之下,只能收敛了笑意。

风匡野抬手,狱掾们押着李靖言与方亭易走上来,押解着的人甫一松手,方亭易就软软地滑倒在地上,李靖言倒是立刻跪直了身子。

方亭易脸色惨白满头冷汗,衣着虽不甚整洁却也完好。风匡野和负责押解他的狱掾对视一眼,心下了然——没有人偷摸绕过自己给方亭易用刑,纯粹是他自己吓破了胆。

虽然早在他科举喝酒误事惹出大风波时风匡野就知道他是个蠢货,但在公堂上他说出的那番话更是刷新智商下限。即使三方都没有明说,风匡野也能猜到那样精彩的说辞绝对是风匡乾教他的。

风匡野暗想,由愚者戳破这场悬于大盛天幕之上的旷日持久的权钱交易绝对是祂的一笔,正是祂想要看到的戏码,自己要做的就是尽量在戏台上保全己身,不做真正的提线傀儡。

“当日庭审的结果两位大人想必早就明白清楚,举子联名指认礼部中有人搬弄权术,行科举舞弊之事。父皇对此颇为忧心,本宫对天历十二年科举舞弊之事又略有耳闻,父皇忙于政事,便命本宫彻查此案。京中百姓也颇为关注,也是为打消大家对礼部和科举的顾虑,更是肃清官场,佑我大盛国泰民安。”风匡野说到最后一句,抬首望东深深行一礼。

堂下众人纷纷下跪行礼,齐声念诵:“佑我大盛国泰民安。”

风匡野俯身扶起文丞相,紧跟在身后的沈兰祺将朱家主从地上拽了起来。

“本宫特地请回部分天历十二年的举子,我们不妨听听他们的证词。”风匡野看向张风临,他沉默着点点头,侧身让身后的举子一个个上前陈情。

随着举子们分别上前讲述所得钱财金额与对接之人,殿外一个个富家子弟被狱掾推出来。他们都是被狱掾们从各处抓回大理寺的,即使风声再紧也不愿意夹着尾巴装乖巧,十个里面难有一个在岗位上,抓齐他们着实废了不少力气。

天历十二年、十八年数百举子牵涉其中,即使每人只说两句话,主簿放下笔已经是一个时辰之后的事情,年事已高的文丞相与朱家主也不免变了脸色。

风匡野这才让狱掾给两位大人搬了凳子,恩准他们坐下。按常理来说风匡野绝对不够格这么怠慢两位,但今日她注定不能所求皆得,在这些方面磋磨他们一下也不错。

“这一笔笔本宫派人查证过,虽说不能完全保证正确真实,但也八九不离十,想必文丞相不会怀疑户部尚书的能力吧?”风匡野接过沈兰祺递来的记录,扫一眼后示意她呈给文丞相,见堂下人抬头望来,笑眯眯地发问。

文丞相本以为今天来只是走个过场,没想到皇帝竟然真的给了三公主权力,让她查到许多。但这还并不能触及他的底线,也不过有些诧异罢了,与三公主对视一眼后立刻收回视线,“户部尚书才干出众,老臣自然信服。”

与风雨不动的身边山相比,朱家主就有些失了方寸。朱家能做到国商自然和户部少不了往来,即使明知风匡野不太可能触动自己的地位,但想到被软禁的朱贵妃与二皇子还是有些不自在,见风匡野并未提到自己也就低头不语。

风匡野点头,“既然证人都已就位,也该请出幕后真凶了。”

她停顿一下,“本宫天历十二年听闻科举舞弊案的真凶是当年的沈尚书以及一位同样出身寒门的侍郎,心中颇为愤懑,想要看看到底是谁人想要乱我大盛官场,便找了些他们所作的文章读。也许各位会对本宫拿出的《怀清赋》感到熟悉,那正是因为本宫为查此案作文章时,不由想起天历十二年之事,有意无意间仿他二人文风所作。本宫心中本就有几分疑窦,又见盛京百姓皆赞文中清正之意,便越发怀疑当年的审理结果。”

沈沉松与那寒门侍郎私下以师徒相称,沈沉松知道身处高位减少接触才是保护对方最好的办法,便隐藏师徒关系,但字里行间还是能看出几分薪火相传之意。《怀清赋》又是沈兰祺写就,这么说虽有些春秋笔法但也挑不出错处。

强权之下,世间最难证明的非无罪莫属,沈兰祺其实拿不出证据。但这不重要了,因为被选中的罪人能够完美顶替解释一切。

这次审理由风匡野主持,众人没有注意到大理寺卿何时悄然退场。江勋的重新出现将气氛推到了高潮,原因无他,他并非独身返回,还押解着一身囚服的文蓝吟。

虽事出突然,文蓝吟看起来却不像全无准备,没有一句辩解或求饶,卸去礼部一把手的傲气,乖顺跪伏在地,像是大理寺中最省心的犯人。

文蓝吟是六年前礼部大换洗中唯一逃脱的人,上司同事死得干净,虽职位未动却也名正言顺地成了礼部老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