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多······
成才觉得,自己需要出去透透气。
“爸,妈,秋天开学,我就去三中吧,离家也近,挺好的。”
成才爸忧愁,“娃啊,你就不想再复读一年?复读一年,你一定能考上一中。”
成才起身,摇摇头,“爸,上高中也不是只有一个一中可上。要真那样,县里三百名之后的学生,还都不活了?”
成才爸见孩子自己想得开,着实不用人多操心,更心疼了,“成才啊,那你就放心的去上!上个三年高中,毕业了去参军,退伍回来正好接我的班。”
成才笑笑,“爸,我出去转转。”
成才爸挥挥手,看着孩子出去了。
成才妈不放心,怕孩子心里难受,起来跟到堂屋门口,看着成才出了家门。
成才爸劝她,“你别苦大仇深嘞,娃看见了更难受。也别一直跟恁紧,咱给娃一点空间,啊,空间!”
成才绕着下榕树村走了一圈又一圈。
下榕树太小了。
小到一根烟的功夫就能走完。
所以下榕树村是没有自己的学校的。
连小学都没有。
所以下榕树的孩子,还有上榕树,合着附近几个村子的孩子,都只能一起到附近唯一有学校的大村子上学。
一二年纪太小,路途遥远,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时间自然荒废了不少。
从三年级开始的早晚自习,凌晨五点起床赶路,晚上九点放学回家。寒热酷暑,循环往复。不是没有学到东西,但是和付出的辛苦比起来,似乎获得的实在太少,远远不足以偿报自己的付出。
苦累之下,真正又能学到多少东西呢?
也不是没有幸福的小孩儿。
更远处的一个小村子,范庄,只比下榕树大了那么一点,可竟然也有自己的小学。
成才听老爸说起过,那个村子里出了个厉害的女能人,在县里当医生,后来还成了副县长,就是她做主提议给家乡村子修一所小学,方便自己村里的孩子上学。
那所学校修好之后,女县长赢得了一片赞誉。附近几个村子的家长都拿她来教育孩子:做人要像她一样有出息,能为家乡办事。
而且因为有县长坐镇,这个学校的老师从没有缺员一说。
此时此刻再回想这件事,成才第一次体会到一种微妙的感觉,他知道,那是大人们口中所说的有权有势。
十几岁的少年,第一次开始羡慕那传说中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