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不言不想他们担心,便点头道:“我有一远房亲戚在连县,守城的官兵或许动作没那么快,如果能混出城的话,我想去投奔他们。”
“连县?!”文昭担忧道,“连州跟南陵接壤,那边战火不断,你那亲戚一家会不会已经离开了?”
“不是没有这种可能。”温不言敛眸,轻声道,“但我的处境,南下或许要比北上好得多。而且——我那亲戚住在深山老林,若是没有向导带路,就会不觉走入迷瘴之中。我小时候去过几次,进山的路还认得。”
“若是这样,的确要比北边好上太多。只是——”文素素迟疑道,“这路途遥远,变故太多,我始终有些不太放心。”
“我也是这样想的!”文昭言辞恳切,望着温不言道,“檐姑娘,我家有座乡下旧宅,离南阳也不远,胜在地方偏僻,没什么人往来。你若信得过我们,也可以去那里躲躲。”
温不言只觉暖意上涌,但她还是摇摇头,回绝道:“多谢二位的好意,你们已经帮了我很多,我不能再连累你们了。”
还未等文家姐弟开口,她便继续道:“况且,战乱马上也要结束——”
“你是如何得知的?”文素素皱眉道,“这消息靠谱吗?”
温不言总不能说自己是从书里知道的,她想了想,道:“被追捕前,我去了府衙一趟,看见有两个官差押着小随去了家客栈,我一路尾随跟去,偷听得里头的大人物说起这事。”
“那应该确凿无误了,”文素素继续道,“只是,你胆子也忒大了些,还好你平安无事。”
文昭也道:“战乱虽止,但那些流民匪寇依旧是个隐患。”
他点了点油灯下的阴影处,示意道:“于公于私,我们都不想你那么冒险。况且……比起跋山涉水远赴连县,躲在灯下未必不行。”
温不言沉默下来,她其实何尝不想留下来呢!那个将她送来的“锚点”就在南阳,她每天下班的时候都会顺路去看一眼巷子有什么变化。只是……计划赶不上变化。
何况官府莫名其妙抓她这事透着各种古怪,她一没违法,二没犯罪,更关键的是,她不属于这个时代,谁会知道她的到来,又为什么会大张旗鼓地抓她呢?温不言隐隐不安,心里头有个声音好似在催着她赶紧离开一样,仿佛不离开就会发生什么大事发生。
很久以后,她才知道,那时候的不安,其实是一种示警。可她那时,哪里会知道自己经历的一切,不过是命运已经安排好的。但假使再来一次,她想,她还是会顺应天命。无非好坏,因为只有她离开,才能与他们再次重逢。
为此……千千万万遍也愿意。
文素素见空气沉寂下来,忙打圆场道:“依我说,灯下黑也不安全。”
“姐!”文昭高声叫道,仿佛在质问她到底是哪一边的。
文素素叹了口气:“我如何不想温姑娘留下来,至少在咱们眼皮底下说不定还能帮上什么忙。但咱们能想到的,那些官差如何想不到。既然提前知道战乱将止,何不趁此机会。”
“不就是连县吗?咱们该相信温姑娘能逢凶化吉才是。”文素素在说服文昭的同时,也在心底说服自己。
“又不是生离死别见不着面了。等风波过去后,你会回来见我们的,对吧!”她看向温不言,那微皱的眉头还是泄露了一丝情绪。
“我保证!”
温不言伸出两只小拇指,看向两人,柔声道:“拉钩上吊,一百年不会变!”
文素素伸出小指,勾住其中一只。文昭愣了会神,才伸出手,“……不许变!”
他说完便松开手指起身:“时候也不早了,既然要去连县,我去准备些路上会用到的东西。”
温不言像是想起什么,也跟着起身道,“文姐姐,我想去画室一趟。”
“怎么这时候要去画室?”文素素摊开一块四方布料在桌上,又打开衣箱,准备挑拣几套合身的衣服,闻言抬起头问道。
“我还有一幅画没完成,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回来,想趁着这点时间收个尾,也好不留遗憾。”
文素素本想劝她趁这段时间稍微睡会儿,可抬头看见她表情,改口道:“早去早回,城门寅时五刻即开,别逗留太久。”
“知道啦。”
……
等温不言从画室赶回,就见桌上放着一个包袱,而文家姐弟正在一旁支着脑袋。见她回来,两人齐齐站起,文素素道:“离城门开还有一个多时辰,不如先在屋里头睡会儿,否则白天难熬。”
“我和我姐就在隔壁,有什么事情叫我们就成。”
温不言点头应了,与二人道别后便关上门合衣躺在床上,虽然脑海中思绪纷乱,但精神紧绷了一晚上,如今放松下来,竟一下子就睡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