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离开的衙役回来,带回来两个人,其中一个身着青衣系红腰带,另一个
“这位是快班总班头吕牧。”钱县令为段寄云介绍,“这位就是前段时间与你提起的新来的县尉,段寄云段大人。”
“段大人。”
吕牧作揖,皮肤黝黑,三四十岁的年纪,个头比段寄云稍高一些,左侧嘴角有一黑痣。
“吕班头。”段寄云回礼。
“这段大人来了,班头该交接的交接一下。”钱县令道。
吕牧颔首。
“大人此事急不得,早先县尉一职空缺,您虽身为县令,却也代行县尉之责,这好些交接还得您在场才是。”
钱县令一侧眉毛轻挑,向师爷投去赞赏、感激的目光,“师爷说得有理,此事且稍后再议,不若我们先去东侧看看段大人办公之所可好?”
段寄云点头,又慢一拍作揖,道:“听大人安排。”
钱县令引着人到一间小室,并告诉他此处是他办公之所。
阳光透过窗棂,在屋子中折射出粗细的虚晃的直线形状。
书案和靠墙纵摆在角落的条案上尚未摆上卷宗,酸枝木梳背扶手椅后的书格倒是摆了两三瓷瓶,师爷说是和县令一起来看过几次,看着空旷,自作主张摆上的。
“段大人觉得如何?”
段寄云目光扫过,转向钱县令,“有劳钱大人、杜师爷费心了。”
杜师爷瞧见钱县令面上略有倦色,想他平日出行大多是车轿,今日走了这么久,确实也累了,收到钱县令递来的眼神,他站出来打圆场。
“至于这东侧其他几间是存放户籍和存贮税粮之所,西侧设有兵刑工房、监狱,具体讲来看你颇费时间,不若待案卷交接时候吕班头在带着段大人去了解,这样两相结合也深刻些。”
“师爷说得是。”
段寄云接了杜师爷递过来的台阶。
钱县令本就有意结交,邀人去退思堂后的三堂内书房饮茶。
三堂是官邸区,钱县令在签押房办公,房外有一茶室用以待客。
钱县令打算用以招待段寄云的内书房,便是他居所内的书房,居于官邸区后侧,往常这里迎来的多是求人办事的乡绅,走得都是三堂侧门,直来直往。
这从退思堂沿着抄手回廊一路行过的一般是钱县令和杜师爷,今日再多一个段寄云。
一路行过,能意外遇见娇憨可掬的女儿,打个招呼是最好,如若没遇上,不知哪个角落传来的姑娘家的呖呖莺声,也能在他们的话题里看似偶然的提到那亭亭玉立的姑娘。
“段大人刻下居于何处,可还方便?”
“暂居友人处。”
“友人?”钱县令有些意外,心中盘算此处可能与段际遇有交集的人。
段寄云点头,两人都在渭州,必然免不了见面,“城南纪宅。”
段寄云只见山庄正门换好的纪宅牌匾,上山时候也没留意山下刻有“听泉山庄”的巨石。
“城南纪宅?”钱县令重复了一遍,还在思索,杜师爷走上前提醒他。
“你与那纪学子是友人?”
段寄云对钱县令知道纪见溪讶异一瞬,而后点了点头。
杜师爷给他推荐了两三个合适租房子的片区,无不距离近又靠近熙攘街市。
“下值或是下次休沐,段大人可以去找牙人看看。”说完还不忘贴心告诉了他房价范围,一面到时候让牙人诓了去。
三堂内清素影壁,蕉鹿影瘦。
段寄云觑到钱县令和杜师爷似乎在留意什么,或者说是寻人,待到了内书房也没看见人。
内书房中瓶梅影斜,砚冰未泮。
杜师爷去寻人备茶,顺便再去寻人。
见人回来,钱县令用眼神询问,得到了人不在家中的答案。
换了三两盏茶,钱小姐也没回来,钱县令也不好再留人,免得落下渎职的印象。
吕牧外出参与巡逻,段寄云没见到人,到邢堂走了一圈,拿了几本卷宗。
段寄云拿到的几本卷宗都是只需他核对签发即可。
初来乍到,尚不明白事情如何操作,段寄云并没有贸然盖章,打算遇见吕牧后再做打算,正好可以问上一问。
等手头案卷看完,已是薄暮时分。
点卯下值,问了人才去西侧马厩牵马。
才走出府衙,只见一个影子扑了过来,段寄云下意识退后,将伸出去反制的手半途收回来。
“大人,你可要为民女做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