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九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二九小说网 > 奔袭 > 第37章 第三十六章

第37章 第三十六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萧峣听完大家的计策,甚感欣慰。然而,他也非常清楚,此次战役的艰巨性显而易见,要确保这一万精骑毫无损伤地回到长安,无疑是一项充满挑战的任务。

在这紧张而关键的时刻,萧峣想起了一场堪称战术典范的战争——孙武凭借三万兵力,以惊人的智慧和战术布局,成功击败了楚国二十万大军,并迅速攻克了楚国都城郢城的辉煌战役。

在这场战役中,孙武巧妙地利用地形优势,安排水路进攻,精准地找到了楚军防守的漏洞,然后迅速发动攻击,直捣敌军心脏。他出奇制胜的战略思维和高效执行力,使得吴国在短时间内就成功地占领了敌国的首都。

于是乎,在众校尉们议论纷纷之际,萧峣心中已然有了主意。

两日后,夜幕如浓墨般笼罩着大地。当萧峣率领五千精锐兵士悄然从焉支山冲下来,于夜间如神兵利器般插入二王营地时,尖锐的哨箭声划破了寂静的夜空,瞬间拉开了大战的序幕。紧接着,成千上万支燃烧的弩箭犹如火龙般腾空而起,带着炽热的火焰和浓重的烟雾,将匈奴的营地变成了一片火海。火光映照在夜空,照亮了整个战场,炽热而耀眼。

与此同时,外围留守的五千骑兵精锐也发出了震天动地的喊杀声。他们如同雷霆般呼啸而来,以雷霆万钧之势冲击着敌人的防线。战鼓如雷,马蹄如龙,整个大地都在他们的冲击下颤抖。

当阑哲王与胡碌王从梦中被惊醒,得知绥军袭来的消息时,他们不禁心头一震。萧峣的兵锋之利,如迅雷般迅猛,如破竹般无坚不摧。他率领的绥军犹如一股洪流,以不可阻挡之势杀入了匈奴的主帅营中。

此刻,二王手下的将士们还没来得及弄清发生了什么,就被萧峣那势如破竹的气势惊骇得军心大乱。他们看着前方那如狂风骤雨般的绥军骑兵,心中充满了恐惧和惊慌。当绥军万骑激起的风沙狂舞而来时,那股强大的冲击力仿佛要将他们吞没。在这股力量的冲击下,就连以强悍著称的匈奴人也都无法抵抗,连握刀的手都控制不住地颤抖。

阑哲王与胡碌王合军虽达数万之众,但在彼此的眼神中,他们都看到了相同的胆怯。这种恐惧如同瘟疫般在军队中蔓延开来,让原本信心满满的匈奴将士们瞬间失去了斗志。

然而,萧峣大军的马蹄声犹如战鼓般激励着每一个将士。他们知道退却意味着什么,因此他们选择了前进。在与匈奴交手以来,绥军从未像现在这样信心百倍、奋不顾身。

主帅的勇气如同烈火般燃烧在每一个将士的心中,激励着他们不断向前冲锋。

此刻的绥军,如同一只蓄势待发的猛虎,以雷霆万钧之势切入敌阵之中,与匈奴骑兵展开了短兵相接的激烈对决。绥军将士们士气高昂,他们凭借顽强的意志和卓越的战斗力,誓要在这场生死较量中展现出无与伦比的勇猛之势。在主帅的鼓舞下,他们更是激发出了深藏内心的巨大潜力,以无比坚定的决心和决心要击败所有敌人。

面对绥军的凌厉攻势,阑哲王与胡碌王这两位匈奴的重要首领显然也感到了压力。他们各自率领上万兵力向西溃逃,试图通过撤退来避免更大的损失。

与此同时,由于匈奴骑兵内部斗志不高,且缺乏统一的首领指挥,他们的阵脚开始逐渐混乱,逐渐处于劣势地位中。

随着战斗的持续,天色渐渐破晓,东方泛起鱼肚白。当新的一天的曙光洒满大地时,战斗已经接近了尾声。

绥军在这场战役中展现了他们的英勇与智慧,他们不仅斩杀了五千余名匈奴骑兵,更俘获了一万余人。然而,在这场战斗中,绥军也付出了近千人的伤亡代价。

天亮后,萧峣接到了俘获昆耶王世子、国相及都尉等重要人物的捷报。

萧峣一听,昆耶王世子被俘,恐怕昆耶王不会善罢甘休。他深知当前形势严峻,若昆耶王追来恐怕后果不堪设想。

他立即下令:烧毁敌阵营地的粮草及其他军备,全军迅速集结,返回陇西。带上数十名重要俘虏,其他俘虏一律留在原地。

然而,就在离开焉支山南麓不到半日的时间,昆耶王的追兵如同预料般出现在了绥军东归的道路上,迅速逼近的敌军给萧峣带来了巨大压力。

与此同时,阑哲部和胡碌部也各自率领数千精兵,以二十多里的间隔紧跟在绥军之后。这种布局使得一旦昆耶王的主力与萧峣军交战,阑哲部和胡碌部就能从侧后方发动突袭,形成对绥军的夹击之势。

面对紧张的局势,阑哲王下令亲兵加强侦察,试图提前发现可能存在的伏兵。他勒住马缰,对麾下一名骑哨首领郑重嘱咐道:“多派几个人,到南面山上、侧后方去,务必仔细察看,确保无伏兵隐藏。”骑哨首领得令后迅速离去,而另一名当户却满腹疑虑地提出:“大王,几里范围内肯定不会有伏兵存在。”

然而,阑哲王深吸一口气后,却坚定地说出了自己的判断:“我好像闻到了战马的气味,而且是从侧后方山上传来的。”话音刚落,众人皆屏息凝神,气氛愈发紧张。

就在这时,忽然从几里外的石坡上传来了一声凄厉的惨叫,划破了夜空原有的寂静,让每个骑兵的心中都充满了恐惧和震惊。尽管亲兵们对于绥军能够如此悄无声息地隐藏表示怀疑,但他们仍下意识地拉满了弓弦,狼牙棒紧握在手中,迅速将阑哲王围在了核心位置,以防突袭发生。

原来,萧峣军中校尉卜力为了确保侧翼安全,在一名投降的匈奴士兵引导下深入数十里至一处隐蔽的山谷中埋伏起来。他只派遣了十几个骑哨打探阑哲部和胡碌部的行踪,以便在敌军经过时迅速作出反应。当两部人马过去后,卜力把握时机率一千骑跟随其后,选择在十几里远处的山坡上悄然跟踪。

阑哲部和胡碌部经历了夜间惊心动魄的战斗,此时已如惊弓之鸟,不敢随意发送攻击。

在合黎山绵延起伏的壮丽山脚下,萧峣率领的绥军早已严阵以待,他们的视线越过荒芜的地貌,直直锁定在了远方那片浩浩荡荡的骑兵队伍上。那是由昆耶部族集结的主力大军,人数之多,气势之盛,简直如同一片铁甲洪流,在阳光下闪烁着冷冽而坚定的光芒。当这支大军以雷霆万钧之势疾驰而出时,大地仿佛都在其脚下颤抖,那震耳欲聋的马蹄声浪,犹如千万匹烈马齐声嘶鸣,震撼人心。

随着距离的拉近,萧峣清晰地看到昆耶骑兵身上迸发出的勃勃生机与决绝斗志。不仅仅是昆耶部,就连周边的小月氏、逑图、楼凡等诸多实力部落也倾巢出动,昆耶部以下所有叫得上名号的游牧民族都联合在了一起,共同对抗绥军。这股联军近两万铁骑组成的庞大阵容,在阳光下显得军容鼎盛,不可一世。

敌军的马蹄声先是隐约可闻,像是远方的雷鸣,预示着暴风雨的即将来临。随着距离的接近,那声音逐渐变得清晰而有力,如同万马奔腾,震撼人心。地面也开始剧烈震动,仿佛是山洪暴发前的预兆。这种场景让人感受到了强烈的压迫感,仿佛死神已经带着死亡的气息铺面而来,让人心神欲裂。

然而,萧峣并没有被这种气势所压倒。他镇定自若,下令绥军丢弃除甲胄以外的所有辎重,减轻负担以便迅速行动。战士们从羊皮包裹中取出崭新的箭矢,紧握在手中。战马也高昂着头,竖起双耳,随时准备投入这场你死我活的战斗中。

在这紧张而肃穆的气氛中,昆耶王在各部首领翘首以盼的目光中举起了马鞭。这一举动象征着战争的开始,也意味着联军将全力以赴,争取在这场决战中取得胜利。牛角号声立即响彻原野,震撼人心。各部落的战士们被激起斗志,他们将此前所遭受的不利全部化作了云烟,让它们随风飘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