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来晚了一步,靠窗的四个好床位,特别是上铺,早被人捷足先登,连蚊帐都搭好了。
靠门的四张床位上,也仅有两个下铺空着。
她随便选了一张床。
铺床时听见同屋的人对话,有的是本地人,有的来自西南,来得都比她要早。
因为尚在新生报名期,女生宿舍还并没有完全禁止男士入内。
不一会儿,夏志超就跑来了。
他动作神速,不到半小时时间,已经帮她买好了水票、饭票,甚至连吃饭的饭盆、勺子、热水壶都包括在内。
夏志琪发现,她这个哥哥虽然表面上大大咧咧,其实心还是挺细的。
只听他说:“食堂和开水房到你们这里都挺远的,以后有的跑了,权当锻炼身体吧。”
“而且,”他特意顿了一下,确定周围的人并不多,这才小声道:“我刚才特意观察了,你们这学校的男生太少了,特别是个头,都太矮了。”
这一点他很纳闷,以前高中班里180的身高,不说一抓一大把,也有好几个,175以上的更是大多数。
怎么过了条黄河,男同胞的个子一下就变矮了呢?
像他这样的简直鹤立鸡群,自信心已然迅速拔高。
夏志琪的脑子还在想宿舍,一时间没明白她哥怎么就看不上师大的男同胞了。
见她露出困惑,夏志超摇摇头,用一种很老成的样子说:“老幺,你别在这里找男朋友,要么去吴茜的学校找,或者来我们学校,师大的男生质量真不行。”
夏志琪这才明白老哥是为自己的终身大事犯愁呢!
她笑道:“哎呀,你还没去报道呢,就替自己学校吹牛,真是一股子爹味!”
两人又聊了一会,夏志琪说:“哥,下个礼拜六,我去你们学校找你咋样?”
“那不是大海捞针嘛,你又不知道我是哪个宿舍的,连电话也没有。”夏志超立即否决了妹妹的提议,想了下才说:“要不暂定我来找你吧?”
交代了这些事儿,他便急着走。
夏志琪有点舍不得:“不住一晚上?”“住哪里啊?”夏志超随口问了一句。
宿舍里一个中年男人,看样子是从外地过来送女儿的,插嘴说:“男生宿舍很空,好多人还没来。”
夏志超想了下,说:“我还是早点去报道吧,抢个好床位!”
夏志琪忙说:“对啊,你赶紧去吧,公交车我都查好了,要倒一次车。”
她依依不舍把夏志超送到楼下,看样子还想再朝外送。
夏志超说:“你这一送,来回又要半小时了,回去吧,钱不够了找我要,有条件再买个二手自行车。”
夏志琪没吭声。
穿越前,她虽然也差不多是孤家寡人,但那是早就熟悉的日子。
穿越后,尽管才半年,她早就习惯了一家四口热热闹闹。
没想到这么快又要独自一人面对生活了。
任何一个人,这辈子还是孤单的时候居多。
见她双眼有点泛红,夏志超忙乱道:“老幺你别哭啊,叫人看见会笑。等你熟悉了海城,还能去找吴茜、找我,你想啊,海城至少有咱们一家三口呢。”
说到“一家三口”时,连他自己也忍不住笑出了声。
夏志琪道:“下次当着吴茜的面这样说,看她会不会揍你!”
目送夏志超的背影在路尽头慢慢变小,她心里还是有种难以疏解的酸涩。
这个没有随手可用的电话,没有网络,全靠写信和走路联络的时代,真让她有种回到古代的感觉。
不,应该这样说,没有智能手机的时代统统都是古代!
夏志琪并没有立即回宿舍,而是在校园里漫无目的地四处闲逛。
校园很大,也很美,可惜她根本没心思看,脑子里一直在想接下来的四年该怎样度过才算有意思。
首先她必须有大学学历,才能在这个年代立足,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但这并不意味着她需要一本一眼地苦读四年搏取奖学金或者直研名额。
她对书本知识没兴趣,及格就行了。
据学长们说,高数和英语在前两年是必修的。这两样她都很熟,过关绝对没问题。
至于专业课嘛,考前突击得个六十分也不难。
她只需尽快把四六级拿下来,然后就得把全部精力放在走出象牙塔去赚钱的任务上。
不能虚度,每一天、每一小时都不行。
问题是,现在是96年,信息还是相对闭塞,别说手机了,宿舍里连座机都没有,更谈不上自用的电脑。
她想出去闯荡,连最起码的启动资金和人脉都没有。
完全是两眼一抹黑。
不过没关系,师大的宿舍楼、师大的学生身份,至少为她提供了最基础的庇护。
开局已经不错了。夏志琪这么安慰着自己,慢慢地又回到了六舍。
还别说,经过一番心理建设后,眼前这栋破破烂烂的宿舍,看着也顺眼了许多。
夏志琪决定开学以后就去本校的大学生勤工助学管理中心登记,有什么活儿先干起来再说。
时不待我!
总之,她必须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