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一路南下,人越来越多。
十几个小时的路程,有人只能一直站,别无它法。
即便是有座位的人也不那么舒服,上厕所或者冲泡面都要鼓足勇气才能扒开人群,要么选好时机跟在售货车后沾光。
虽然包惠英早就为兄妹两个备好了食物,夏志琪却半点胃口也无,更不敢多喝水,口渴了也无非抿一点,润喉而已。
她和哥哥口袋里各有一百块钱零钞,为的是以备不时之需。
至于生活费和学费,因为不知道学校附近哪里有银行,怕存钱取钱不便,所有的纸币都缝在各自内衣的口袋中。
厚厚一叠钱,人只要稍微动一下,就能感到小腹前头硬邦邦的一大块。
跟塞了块红砖头似的。
漫长的旅途没有手机应对无聊,又不能总聊天,剩下的时间只好干瞪眼。
特别是半夜犯困时最难熬,简直头疼欲裂。
好容易天色微明,列车已到江苏境内。
火车外的风景,较之北国显得更加青翠润泽,连上车的人,口音都大不相同。
终于,火车到站了。所有的人都长松了一口气。
吴国红告诉夏志超,他们父女要从北广场走,如果兄妹两个要先去师范大学,最好从南广场。那里有直达的巴士,非空调车只要1块钱。
夏志超不以为然地说:“那就打车好了啊,不然还要去找公交车站。”
吴国红笑道:“你以为是在咱们开城,夏利起步价10.80,桑塔纳要14.4,你们打车过去要好几十块嘞,够你爸妈一天的工资了。”
夏志琪忙道:“吴叔叔,我们坐公交,坐公交!”?
两家人就此告别,兄妹两个出站先到书报亭买两张本市地图,这才拉着大包小包,辗转多次问路。
地铁虽然有,但根本没有开通师大方向。
总算在30分钟以后坐上了公交车。
1块钱,真得只要一块钱!
就是车子有点破,而且还是那种两辆公交车连接起来的超长车型。
这种车夏志琪以前仅是听说过,今天算是坐上了。
体验非常独特,通常前头那辆都已完成右转弯,后面那半截还在另一条路上笔直前行。
原本她还想着乘机浏览一下90年代末海城的市容市貌,哪知道车上的人越来越多,她又要护好行李,根本没机会。
好不容易到了站,兄妹两个拖着行李刚挤下来,就见对面便是海城师范。
大门口挂着鲜艳的的红色横幅,上面写着:热烈欢迎96级新生。
两人进门没几步,迎头就看见一个硕大的宣传栏,上面写着八个字:身高为师,身正为范。
虽说尚在暑期,校园里人也不少。
主干道右侧,一字排开好多桌椅,都是各院各系的高年级学生,义务指导各系新生报道,比如找宿舍、买日用品之类。
等到他们两个找到地理系的登记处,很快就有两个男生过来要帮提行李。
夏志超忙道:“我是来送妹妹的,你们帮她提就行了!”
四个人一路在树荫下走了约莫十分钟,看到一尊毛主席挥手的石像,高年级学长指着石像后说:“上课就在这里,咱们系在左边,生物系在右边。”
教学楼看着倒很气派,夏志琪不由祷告:希望住宿环境好一点吧!
两个高年级学长好像都猜到了她的心事,脸上分别浮上一个不怀好意的笑。
夏志琪暗叫一声:糟糕。
果然,其中一个道:“咱们系男生、女生的住宿环境都不咋地。”
尽管被打了预防针,等夏志琪第一眼看到宿舍楼后,还是呆住了。
好家伙,这是九龙城寨吧!
进去先是一个简陋的圆形绿地,然后才是品字形宿舍楼,最高五层。
屎黄色的外墙、木窗户,一看就是有年份的。
估计新生已有不少入住,好多窗外都挂出花花绿绿的衣服,乍一看更显纷乱。
进去后的观感更差,乌漆嘛黑的长廊,大白天开着灯也暗沉。
夏志琪一边走,一边咬着牙感叹,这完全是监狱风格啊。
经过洗漱区时,她特意看了下,卫生间是有门的那种,但刷牙洗脸的地方能用破败来形容。
光线昏暗中,几个女生正在吭哧吭哧地洗衣服。
等看到宿舍内部时,她的心情才算彻底跌落谷低。
每间房上下铺统共八张床,中间摆了8张极窄的木桌子。
只要有人坐下来,胖一点的想从背后挤过去都有点难。
夏志琪真是欲哭无泪,青春最宝贵的几年都要在最破烂的环境中度过,真是太痛苦了。
这时,一个念头拔地而起:我一定要努力赚钱,早点出去租房子住!
等她好不容易在拐角处找到自己的宿舍423室,还没进去就听见里面传来音乐声,以前听老妈放过,穿越后吴茜的磁带里也收藏有这首歌。
那是一首悠长的《东京爱情故事》。
夏志琪不由愣在门口,直到里面有阿姨冲她打招呼:“哎,是423的吗?”
原来是位陪孩子来办理入住的家长。
她连忙回应对方,拉着行李进了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