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背景的五星级酒店是她理想中的实习单位。
比如夏志超,将来若在高科技公司的研发部门,身边估计都是学霸,拿砖头随便丢出去,大概率砸到的同事都有名校背景。
同理,在口碑良好的外资酒店,夏志琪也能接触到更多的高净值人群。
信息,人脉,资本,齐齐汇聚与此。
大学生活只能提供安身立命之所,而社交化训练需要她自己来完成。
简单的说,她的实习需要提供充足的机会,让她多见人、多交换信息、多捕捉生活中各类人的情绪和利益。
这是目前作为学生的她获取进步的最稳妥方案。
至于创业,她想暂缓。
因为印象里的1997年,会有亚洲金融危机,她不想拿着宝贵的资金四处试错,最好先蛰伏观察一段时间。
没想到姑姑还主动表示,每周实习的前一天晚上,她都可以借住表姐之前的房间,这样的话早晨去酒店更方便。
令她难以拒绝的除了交通便捷,还有姑姑家那面超级大的书柜,里面有很多书籍资料,特别是国内经济方面的内部参考资料。
姑姑说:“你随便看,看完后原样放回去就好了。”
尽管夏志超不情愿妹妹借住,她还是接受了姑姑的好意。
头一天入住后,她就拿了一叠宏观经济类的内参来看。
这才发现原来国内一些经济学者已开始讨论地产开发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只不过有人借鉴香港模式,有人参考国外发展,大家对此莫衷一是。
但有一点,大家都认可。
那就是地产业一旦进入高速发展,从买地到建设开发,都离不开银行的鼎力支持,地产也算半只脚迈进了金融圈。
如此一来,围绕地产的开发,金融业、房屋中介、房产营销策划代理等行业也会快速成长,下游的家具生产、装潢、家居设计诸如此类,也会繁荣兴盛。
未来若干年,将会诞生一批吃到时代红利的幸运儿。
夏志琪正读得津津有味,只听姑父说:“想不到你喜欢看这个哎。”
姑父在海城市教委做科员,周围同事好多都是海城师大毕业的,他天然对师大读书的夏志琪有好感。
只见姑父指着内参上的“地产”两个字说:“你从这里出来朝东走是卫斯汀酒店,向西走十分钟,就是个工地。”
工地?
姑父怕她不信,特地从书架上抱下来一叠码得很整齐的《海城晚报》,嘴里说:“前几个月有大半个版面都在介绍。”
自媒体和网络没有普及的年代,很多爱读报的有心人都有整理、收集报纸的习惯,还会专门做报纸剪贴,寻找资料时全靠手动搜索。
不一会儿,姑父就找到了那张报纸。
在行业新闻版面下,有半个版面的介绍。
原来那是市中心的一个超级地块,属于商业和住宅混合用地。
她留意到其中的一个地块,容积率仅有0.6,这应该是别墅。
在市中心寸土寸金的地段建别墅,真是大手笔,够奢侈!
她继续看新闻介绍,果然,能在市中心拿地的,基本都是大型央企、本地国企或者大型外资企业。
这个超级地块的主要投资商来自香港。
她不由想起陆仕辉的吐槽:民企不受重视,只配在郊区买地、干活。
第二天清晨,夏志琪换上她特意购置的商务休闲装,准备去实习单位报道。
临行前,她还找到厨房的垃圾,准备顺路丢到垃圾房。
没想到被姑姑叫住了。
她打量了下侄女,说:“别用这种学生气的双肩包,来,用这个。”
姑姑拿出一只保养很好的牛皮包,虽然样子有点板正老气,可一看就知道价格不菲。
夏志琪忙道:“这个太隆重了,我还是个学生。”
姑姑不依:“你去的那种地方就是这么势利,穿好点、用好点,没坏处。”
从姑姑家出发,仅需要公交车两站,或者步行即可。
她在进去前,特意绕着酒店走了一圈。
从地段上来说,它和陆仕辉麾下的酒店差不多矜贵。
优势可能在于口碑,据说卫斯汀之前一直是国字头,在海城本地很有声望。
后来被外资收购、改造,也算是重生了。
气质是漂亮的附属品,很少有人长得丑但有气质。
玛丽张固执地认为即使她现在不如某些人五官好看,只要她勤奋保养、修身养性,待到四十岁时,必然可以赶欧超美,成为一代贵妇。
可惜她的自我励志常在天生丽质前遭受打击,尤其是在上班的这家酒店,美女太多,连新来的实习生都青春靓丽,手上还拎着名牌包。
上周出于资源互换的角度,有家企业表态要免费为酒店员工量身订做白色衬衣一件。
酒店总经理是个很贪小便宜的英国佬,对此高兴得不得了,特意交待公关部要派一个人和这家企业对接,好安排裁缝师傅上门来为员工量体裁衣。
于是这件活就落到玛丽张身上。
那么多人,要安排好先后,还要找合适的场地不影响酒店运作,将来衣服作好了,又要派发,全是吃力不讨好的事。
玛丽张憋了一肚子气,说:“白送的东西啊,我看也不会好到哪里去,我才不要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