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学期不用每天赶着出去家教,生活节奏一下子变缓了,夏志琪在寝室呆的时间也多了。
海城的3月份,气温像过山车,一会儿冷,一会儿热,特别是一到周末,简直是风雨无休。
不适合出来玩的双休日,423寝室最常见的消遣就是看小说。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学校后门一下子多出来好多租书铺子,言情武打科幻啥都有。
她们周五晚上会闭着眼租回十几本,全是台湾作家写的,然后女大学生们挑灯夜读,整个宿舍都是“刷刷刷”的翻书声,大家能一直看到宿舍熄灯。
连像陈伊那种双休日回家的,周日也会提早回来,一进宿舍就问:“先别急着还书,哪本最黄,快给我瞅瞅!”
大家七手八脚把书挑出来给她,她心满意足地躺床上一目十行,很快就看完了。
夏志琪也看,在网络还没盛行的时代,纸质印刷物仍然是大家解闷的最佳途径。
那一段时间,她们寝室还特别流行听民谣,有人买了好的磁带中午放,傍晚也放。
那个二十年以后带着娇妻上综艺赚钱的男歌手,此时还主打一个桀骜不羁的型男形象。
大概是受那些综艺的影响,夏志琪根本听不进去他的歌。
她觉得他的民谣都是扯着半死不活的调子加重翘舌音,唱什么“姑娘”之类的,听起来穷穷的。
傅莹说她也不喜欢这些民谣,特别是经过学校后门的音像店,或者经过男生宿舍楼下,听见那种慵懒颓废的调子,她就加快脚步。
那些男歌手都有种大夏天在出租屋做I开不起空调的感觉。夏志琪听了好友的形容后恍然大悟:所以他们才向往田野和草原。
傅莹也不爱看台湾言情,谁叫她的实践比较多,粉红色的泡泡丝毫吸引不了她。
更不要提校园恋爱了,用她的话说:“两个人吃食堂20块钱都算大餐,宿舍楼下就可以免费亲个够,周末去逛街也花不了一百块钱。”
她不玩这种过家家游戏。
就在三月都要快过完的时候,夏志琪和吴茜见了一面,在开城高中校友活动上。
吴茜比去年读大学时瘦了很多。
夏志琪印象里的母亲一直是富态的,没想到年轻时也曾有这么苗条的阶段。
以至于在后来相当长的时间内,吴茜都以这种清瘦的姿态刻入了她的记忆中。
对方的清高和清矍,令夏志琪觉得自己的丰腴有点笨拙。
这是她第一次在吴茜面前感到一丝不自在。
她不动声色地打量着吴茜,就像她是一篇生词太多的阅读理解。
然后,两个人才若无其事地打了个招呼,好像什么不愉快都没有发生。
幸好她们也没有单独对话的机会,现场始终有第三个人,第四个人,乃至更多。
她注意到,吴茜最在意的事情就是向人展示自己的学业有成。
但凡夏志琪偶而谈论学校之外的见闻,吴茜一准儿就能不着痕迹地把话题又拉回来。
她学过的东西别人都没听过,她读过的书别人都从没来没听说过。四级和托福都是高分,已经准备参加六级了。
不论是男生女生,都不由自主被她那种散发着学霸光辉的形象震慑住。
她谈笑风生,谈的都是一些夏志琪插不上嘴的话题。
终于,只剩她们两个了。
吴茜仍然是高姿态的,她问:“夏志超说你四级没过?”
四级没过对很多大一学生来说很正常,但对夏志琪来说,确实有点过分。
吴茜紧盯着她的眼问:“你不难受吗?”
潜台词就是:以前你好歹也是优等生,连这种考试都成了你的拦路虎。
夏志琪故作轻松:“我这个人就是对痛苦没啥感受,一会儿就好了。”
吴茜难以置信:“怎么会,如果有一个你爱的人不爱你呢?你也不痛苦吗?”
夏志琪想了想说:“也许会有两天不舒服吧,但很快就忘了。”
哪怕她还没有经历过,她也确信自己不会为这种事痛心疾首。
吴茜好奇道:“你怎么做到的呢?”
夏志琪说她生活里会有很多重点,一件事惹她不高兴,她就转移注意力到其它方面。
吴茜突然露出狡黠的笑意:“我来说吧,你有自己的精神乐园,时不时走神就是又回你那个园子里去了,在那里你会永远快乐。”
这种解释吓了夏志琪一跳,在她内心掀起了风暴。
见她沉默,吴茜觉得自己猜对了:“我觉得从你高三下学期那次脑炎痊愈回到学校后,你就像变了个人,以前你比较多愁善感。”
夏志琪不知如何解释,只能说:“可能吧,生病会损伤大脑。”
吴茜又追问她考研的打算。
来了,又来了,她怎么就对学历这么迷恋呢?
以前的吴茜也这样,总想让女儿读研,出国读或者国内读都行,还说妈妈给你发工资。
夏志琪不想难得的聚会又一次不欢而散,只好说还早着呢,她还没想好换什么专业。
“至少英语不能松懈,”吴茜说。
实习直到4月份才真正忙了起来,从公关部同事身上,夏志琪学到了很多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