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下次我会悠着点。”
他没有问游稚为什么没有拆穿他——没追问、没责怪,甚至连一句不耐烦的话都没有。
因为他知道,游稚的沉默,已经说明了很多。
他终于在一点一点地,真正融入了这个家。
而游稚,应该也……正在习惯有他在的日子了吧?
日子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新的节奏,三个人的生活比想象中要顺畅得多。游时霖每天都会叽叽喳喳地讲述学校里的趣事,程澍则在忙碌的工作间隙,逐渐承担起家庭中的一部分琐事,不动声色地填补那些游稚曾经一个人努力维持的空缺。
他过得比谁都忙。
为了适应这段新生活,程澍几乎重新安排了自己的人生节奏。他原本每天出入高级写字楼,西装笔挺、表光闪耀,如今却刻意不在游稚家里放那些昂贵的衣物饰品。
他只留下质地柔软、款式朴素的休闲装,颜色也多是温和的米白与藏青,尽量让自己在这个温馨朴素的家庭里不显得那么突兀。他甚至让人在公司办公室加装了一个嵌入式衣柜,用来挂置每日工作时的正装与领带。
每天早上,他穿着舒适的家居服出门,到了公司再换装,临近下班再换回休闲服回家——这一切看起来滑稽,却成了他的仪式感。
他不想让自己与游稚和霖霖的生活显得格格不入。
与此同时,他开始每天去知微向明叔学做家常菜。一开始他连菜刀都拿不稳,切菜切到手是常事,明叔也忍不住数落他:“打高尔夫倒是打得挺准,怎么菜刀就拿不准呢?”
但程澍始终耐着性子学,甚至每天晚上都抽出固定时间练习,有时还特地录视频,反复观看明叔的示范细节。
知微的服务员、前台和助理们纷纷围观,传闻也随之而起。
有人说程少爷是不是被下了什么奇怪的情蛊,有人猜他要拍真人秀,还有人悄悄议论他是不是恋爱了。
程澍一概不理,专心学菜。
除了工作和做饭,他还在私人教练的指导下调整了健身计划。
以前健身只是为了维持身材和体面,如今他开始关注耐力、柔韧性和睡眠质量,饮食与作息都进行了精细规划。
他想让自己保持在最好的状态。
不仅是为了健康,更是为了那个始终冷静疏离的人,能少那么一点排斥。他甚至奢望,哪怕只有短短一秒,也想让游稚的目光停在他身上久一点,也许那一秒里,游稚能稍稍心动。
从前,他听过太多溢美之词,对自己的外表从未得意过。可现在,他只希望这副皮囊,不再是标签,而是能在某个恰好的瞬间,打动游稚的一点加分项。
为此,他做了太多改变。
每天早起锻炼雷打不动,训练内容从基础力量扩展到核心耐力、拉伸放松、饮食管理和睡眠优化的全套系统。他从不在私教面前偷懒,就算前一晚通宵处理项目,也要硬撑着完成训练打卡。
他还专门找了熟悉亲子教育的心理顾问,认真学习如何与孩子相处,不去打扰游稚的生活节奏,同时真正走进霖霖的世界。
比如他现在每天坚持亲自去接霖霖放学。
无论多忙,他都会提前一个小时结束工作,把车停在那棵熟悉的大树下,准时等着霖霖从校门里奔出来。哪怕外头刮风下雨,他也从没让助理代劳。
他不会打扰游稚的工作,却会在日程表上出现会议提醒前,提前在他桌边放几颗润喉糖。
他也从不主动打断游稚的居家办公节奏,却会悄悄把他手边那杯早已放凉的茶换成热腾腾的白茶,佐以一点蜂蜜。
偶尔还会在杯垫下塞一张写着“吃完午饭记得休息”的小纸条,字迹潦草,像是随手写的,又带着一点不易察觉的温柔。
这些事他从不说,也从不等人感谢。
他只是尽力在做,尽力试着让自己成为那个可以留在他们生活里的人。
安静地、不打扰地,留下来。
这种微妙的平衡让游稚没有细想太多。他只是偶尔会在深夜处理完工作后,意识到自己已经很久没有因为家庭事务而焦头烂额。
然后他会愣一秒,不自觉地看一眼厨房那盏还亮着的小灯,仿佛那道光一直等着谁归来。
然而,枢衡计划正逼近收尾阶段。
他与初晖智能合作的智能医疗辅助机器人项目,已步入最终落地阶段,即将进入量产。
这款机器人将在医院与护理中心试点投放,承担部分医疗辅助任务,提升医护效率,同时优化患者护理体验。
但就在最终测试阶段,团队连续暴露出几项关键性问题:
首先是 AI 决策系统存在潜在漏洞。
由于医疗数据本身的不确定性,在某些特殊情境下,机器人可能会做出不合理的护理建议。比如,面对患者突发严重过敏反应时,它可能无法及时判断最优干预手段,从而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其次是量产成本大幅超支。
受原材料供应链价格波动影响,目前制造成本比预算高出约15%。若以此推进,将严重压缩项目利润空间,甚至影响整体定价模型的可行性。
第三是政策监管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由于智能医疗设备直接关联医疗法规,不同地区政策审核标准不一。尤其在数据隐私、算法透明度与伦理责任方面,存在较高合规门槛,可能拖慢产品推广节奏,甚至影响上市时程。
尽管游稚带领团队多次召开内部讨论会,但始终无法提出一个能兼顾三方诉求的最佳解决路径。
这一次的挑战,已远非传统商业博弈那么简单。
他必须在技术创新、市场接受度与政策合规之间,找到一条可行且稳妥的平衡策略。
这天晚上,一家三口吃过晚饭后,游时霖蹲在客厅一角,认真拼装机器人积木,小小的额头皱着眉,一副科研攻坚的认真模样。
餐桌旁,程澍一边收拾餐具,一边时不时侧头打量游稚。
游稚靠在椅背上,眉头微蹙,显然心事重重。
他眼角余光掠过那人的身影。
他以为对方会像往常一样收拾完厨房就回房,结果下一秒,一杯温热的蜂蜜水便悄然出现在他手边,杯口还冒着热气。
游稚抬眸望去。
程澍没有说话,只是低头继续擦桌子,动作不急不缓,侧脸在灯下泛着柔和的光。
游稚的指尖在杯身边缘顿了一下,最终还是将它端了起来。
他低头喝了一口。
——刚刚好,不多不少的温度,不多不少的甜。
就像那个人,不动声色地,恰到好处地,填补了他生活中的那些缝隙。
程澍关上洗碗机门,正准备开口,却被游稚先一步打断:“你之前说过,我可以随时咨询你。”
程澍微微一愣,随即嘴角勾起一抹温和的笑:“嗯,发生什么事了?”
游稚抬眼看他,神色平静,语气却带着一丝罕见的认真:“现在枢衡计划出了点问题,我想听听你的看法。”
程澍抽出椅子坐下,神情沉稳,声音低缓却笃定:“说说看。”
于是,游稚将目前项目中面临的三大困境一一道出。
他语速不快,条理清晰,声音里带着习惯性的冷静和克制。
程澍安静地听着,没有插话,也没有急着回应,只是目光始终定在他脸上,眼神沉静,仿佛在等他讲完每一个字。
空气有一瞬沉默,只有窗外风声轻响。
游稚话音落下,程澍低头沉思片刻,指尖轻敲桌面,语气平稳而有力:“听上去,你们最大的问题并不是生产,而是盈利模式需要调整。”
游稚微微皱眉,声音低了些:“怎么说?”
“AI 决策的技术问题,初晖智能那边应该能逐步优化,只是需要时间。政策监管你们也只能配合适应,那是外部变量。”
他停顿了两秒,目光投向他:“但成本超支,是你们当前必须正面面对的核心难题。与其一味压缩成本,不如反过来思考——有没有办法提升产品价值,调整用户对价格的接受度?”
游稚沉默了一下,手指在杯沿上缓缓摩挲,像在掩饰情绪,也像在消化他的话:“继续。”
程澍嘴角扬起一丝不易察觉的弧度,他知道自己切中了要害。
“你们的产品是医疗辅助机器人,目前采用的是设备单价出售的定价模式,对吗?”
游稚点头,神色专注。
“有没有考虑过转向订阅制?”程澍缓缓开口,语气从容,“以医院和护理机构为订阅对象,按服务时长或数据管理功能分层收费。你们不只是卖设备,而是提供一个长期可运营的平台。”
他一边说着,一边不动声色地观察游稚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