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流水立图书馆,森流本地最大的图书馆,和森水的森水流立图书馆在起名上保持着莫名其妙的默契,被不少外来人产生过各种各样的误会。
“害,那准是没来过这儿的人的误会。”其现任图书馆馆长就曾不止一次调侃过这点。
至少我就听过两次。
其中一次是在莫多拉的商业交流会上,这个微胖的中年男人在人群里随着音乐吃力地扭动身体,下来后用手帕擦了好几次油亮亮的脑门。
他喘着气,有点粗,胸膛一起一伏让人想起池塘里唱夜歌的青蛙,眼睛却敏锐地盯着那些有钱有身份的“潜在投资者”们,寻着机会要插入到他们的话题里去。
不过总裁文体系里怎么会有人喜欢图书馆呢,那天的他算是铩羽而归,且之后没怎么再去过莫多拉。
短暂为这群一进剧情就满脑子“女人,你竟敢逃离我”的高精尖人才担忧一秒,我个人还是很赞同现任馆长的观点的。
森流水立图书馆是原馆长一生的心血。
在那个森水建四层小楼都非常稀罕的年代里,馆长倾尽巨资找来了国外的专家设计建造,建成了这座五层还有地下的巨大图书馆。
它的外表是非常浓郁的森流风格,对称,严谨中透着宽和。
一层进门是大厅与存放处,向里走过设计巧妙的书架,中央是一个从建成当年到现在除了检修从未停歇过的小喷泉,喷泉四周还延伸着数条窄窄的水道,巧妙地穿过着书架座椅——
嗯对,这个图书馆每一层都有自己非常鲜明的特色,保管你进来后一次后绝不会再把它和森水流立图书馆搞混。
舌头不利索的除外。
到底今天我不是来介绍这座图书馆的,到一层足够了。
先前我也有思考过,要不要去二层四周用玻璃独立圈出的讨论室去,那儿对需要讨论的学生小组非常友好,且从落地窗看外面的风景也很不错。
不过介于我们今天的目标是报刊和杂志。
意思是它们主要摆放在一楼,我并不想多费这个力气,故而作罢。
使用一个有趣但不确定有没有用但今后理论上来说会越来越有用的功能,我在门口的立着的数据宽屏上录入自己的需求。
足够大的空间和桌子,一定的密闭性,两人。
“好的,请稍候~”屏幕上随即出现可爱的颜文字,这下谁还分得清它和管琦的区别。
哦,它不会打人。
先前我听说这个图书馆以后会应用数据吉祥物,估计那是得到新一轮投资之后的事情了,现在还是大饼阶段。
所以现任馆长“以数字化为向导,打造世界最尖端的新新图书馆”计划还需搁置片刻,现在主导图书馆的依然是前任馆长“知识如流,顿舟立水”的思想。
当然,现在多了不少智能数据分类下的新设施。
他是到四五十岁时突然开悟,认为知识和书籍正如那流水一般,散类溪,聚如河,深似海,随着时代奔腾不息。“能在这条河上稍作停留,汲一瓢饮,我是多么幸运啊先生。”他曾说。
这位从年轻时就定格以“古板”的男人不在执着于“更多、更珍贵的书籍”,又或者说,不只执着于此。
他散尽家财给图书馆重新装修,逆着儿女们的反对大拆大改,让它一改之前古朴厚重的风格,变的自然而富有生机。
他希望每个人都能享受图书馆的美。
除了先前说过的喷泉和水道,他在五层种满了绿植,顶也改成了可开启的玻璃天穹。
那也是当时的最新技术。
我又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