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很轻的提醒声,水道上缓缓使出一个小白船,机械的,细节很不错。
其实有两年这个水道是专程用玻璃封住的。
不过没两年现任馆长嫌不好打理,就拆掉了。
再没过多久,他就整来了这个智能引导屏,又采购了一批不同样子的机械船,依靠这个吸引来了不少大小朋友。
“滴。”时间正好,终点到了。
依照我的需求,它顶着小蓝旗指引我来到了一楼的某一处。
我看了一眼,那的确位置不错。
宽大的木质桌子的周围,四个书架错落有致地挡住了周围的视线,临近楼梯,拐出去可见喷泉,还有两颗发财树。
喷泉和之前的样子差不太多,白色的大理石被保养的相当不错,只是水流喷出的方式和以前稍有不同。
也不是来看喷泉的,我去抱来了相应的报纸。
前面就说过,前任馆长相当执着于馆藏,自然其中也包括报纸。
对应月份翻找本地的森流潮报(晨报),案件发生的第二天七月十五的头版头条就是香织夫人的死讯。
也就是说,七月十三是她的生日,七月十四的早上,女仆小姐发现她已经去世,惊慌中报了警,而后消息引来了记者,整个山庄门口堆满了长枪短炮。
已经回想起了当时的样子,我沿着日期挨个翻找下去,取出了其中涉及这个案件的报纸。
再按不同报纸沿着日期小摆一下,桌子很快就被占了半张。
拿的时候我也大概看了一眼,虽然当年也不是没见过。
各家报纸的标题起的一个比一个夸张,大大的字体上满是感叹号,配图也是从森流家的老宅到家徽不一,甚至有的干脆放上了夫人床上同款的白玫瑰或是身上戴的胸针独立照片。
还是很多彩的。
大概找完了报纸,接下来我打算找的是杂志。
杂志上虽然不会像新闻这样及时有各种各样的描述,但相应的,前期有对森流家的采访专栏,后期说不定也会有关于案件的专案专访。
值得一看。
可以顺带说句闲话,整理报纸的时候我注意到了司机嘴里说的那位课长。
他叫高荻克。
香织夫人案发生的时候,他还是个刚入警署的新人。
的确晋升神速。
但我现在提他并不是想感慨他的机遇或是才能。
而是在我的理解里,管琦现在应该已经见了这位课长,至少也该进了警署,而不是这么大个个子杵在门口跟店员先生急赤白脸。
下一秒,管琦留意到了因为拿杂志走到门口附近的我,惊喜地冲我用力挥手。
他的眼神还是这么好。
这下我不得不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