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的休假终归是太长,按当朝律法,旷职三月以上便被视为玩忽职守、行为不端,当直接免官。
其实刘瑾当然希望墨卿能有更多的时间伴在自己身边,可正如他所说,普天之下虽莫非王土,可谏臣们虎视眈眈,身为天子,自己的一举一动都必须接受来自朝臣、百姓乃至史官们的评价,这关乎自身千秋盛名,容不得小觑。若稍有差错,莫要说千秋万代后,就是现在便会被人抓住把柄,大书特书。
于是刘瑾便以养病为由赐了鄢墨卿三个月的病假静心养病。当然此时厚赐三月病假的墨卿并非在温室殿养病,而是随同刘瑾乘舟而下,南下渡过长江来到秣陵县。
秣陵原本乃一侯国,后变为县,虽属丹阳郡,但只占据丹阳郡的小部分,在所有郡当中毫不起眼。
鄢墨卿百思不得其解,身为开国功臣的神医辞官后不云游四海,踏遍山川百海,登奇山峻岭,而偏偏选择在这么不起眼的地方了却余生,属实非常人之举。
据说神医当年向皇帝上交辞恩折子时声称今生不再为皇宫中人问诊。二人念及此便换下锦袍,穿上寻常人家的布衣,乘舟顺着浩浩汤汤的长江水来到长江下游。
将小舟停于岸边,环顾四周,此刻淫雨霏霏,岸边亭台楼阁皆浸湿在朦胧烟雨之中。
“此一去不知何时能归,朝中发生要事若无陛下主持大局便如群龙无首,陛下当以朝中之事为重,这寻医之事交给微臣一人便足够。”鄢墨卿此刻下了船停在渡口,背对着刘瑾望着长江水轻声道。
刘瑾闻言眉头紧皱,长叹一口气:“秣陵虽只是一小县,然地处江南水乡,物产丰饶,吸引了不少商贾来此行商,又是南北的交通枢纽,自古至今这里是肉眼可见得越发富庶。天大地大,可别小看江南之大。朕,不,我也派人遍布整个郡县遍寻神医的下落。”
他一边正经回答,如鹰般的眼神直直盯着鄢墨卿的双眼,却又在心中喟然长叹:“墨卿啊墨卿,朕的心意你何时才能懂呢?”
“还记得你我曾经儿时的约定,终有一日要看遍江南风光,赏遍江南美人,听遍江南丝竹之乐。”墨卿打趣道,眼神望向细雨朦胧的天空,似是要穿过层层雾霭,绵绵细雨。醉生梦死亦是曾经年少酣畅淋漓的梦。
“我同墨卿说过的每句话都不曾忘记,这句记忆犹新。没想到你我二人竟然是以此种方式兑现了当日的诺言,这又何曾不是一件幸事。”刘瑾迈步上前,与他并肩。
“陛下当真豁达,不惜扔下朝中政事也要来兑现的诺言看来微臣定要好好珍惜。”鄢墨卿闻言讪笑。
“古有舜南巡至苍梧之野,寻四方,祭山川,施教化,世称舜巡。现如今朕贵为天子,为何不能效仿舜帝南巡江南以儆效尤?”朦胧细雨未几在疾风的催促下,由徐转急,淅淅沥沥如挥毫泼墨般挥洒在这风光无限、烟雨朦朦胧的江南大地上。
刘瑾撑开油纸伞,伞面不大不小,刚好能够遮蔽二人,细雨时不时落在刘瑾的肩头。鄢墨卿毫不客气夺过油纸伞,留下一句“那请陛下自便”,兀自向前徐徐行去。
刘瑾亦步亦趋跟在他身后,手中另一把伞竟忘记撑起,任这从天而降的霏霏淫雨淋湿全身。伞下之人的背影犹如水墨画一般,乌黑的头发像是被雨水浸染的墨汁在风雨中轻拂摇曳,一袭青衣更比岸边杨柳轻盈翠绿,在空蒙雾霭的映衬下这抹柳绿如狼毫挥就而成,在刘瑾眼中仿若画中仙子跃然纸上。
人人皆道南风好,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可纵使江南风光无限好,美人如玉、在刘瑾眼里、心里也不及眼前之人的万分光华之一。
从岸边沿着官道一直走,沿途风光由方才的浩渺烟波、几许扁舟转而变为三尺楼台、粉墙黛瓦,雨水顺着山头墙流入天井。再往里行,隐隐约约传来贩夫走卒的吆喝声,一声盖过一声,刘瑾和鄢墨卿二人忍不住心驰神往。久居深宫,纵是绮罗满目、燕乐满堂也传不到早已将内心封闭只剩利益纠缠的听者们的心里去。
“看来这里是闹市。”刘瑾逐渐追上墨卿的步伐,二人肩并肩环顾四周遍布各处的小商小贩,有卖脂粉钗环的,有卖糖葫芦的,甚至还有卖艺的,空气中尽是烟火气。
“原来这就是江南,同长安这样的繁华都城相比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刘瑾看到这一幕回想起幼时和小墨卿从宫中偷溜出去一同逛长安闹市的一幕幕画面。
“看,那边有卖面条的小铺,咱们先去看看。”鄢墨卿伸手指着前方不远处的街边小铺,隔着不远的距离甚至能听见柴火的劈劈啪啪声,大铁锅中泛着腾腾热气,掌勺之人憨憨一笑,撸起袖子抚起额头上的汗水。
二人赶了一路也是乏了,趁着铺子里还剩最后两个座位挨着便坐了下来。
“冬吃萝卜夏吃姜,老板,我要来碗萝卜面。”鄢墨卿看着四周人碗中大块的萝卜毫不犹豫对一旁招呼他们的老板道。
“陛,毕公子,相传此地人民生活富足,曾有皇帝南巡至此,百姓皆以大萝卜献之,然他去别县时,当地百姓却只以小萝卜献之,皇帝由此推断他们生活艰难便下令减当地赋税三年。”鄢墨卿正说着,二人点的萝卜面也被端上桌了。
“当真有趣,此地人民想必当属乐观豁达豪爽之人。”刘瑾心里想着倒是想和当地子民畅谈一番,看看这“大萝卜”的称号是否言过其实。咬下裹挟着汤汁的萝卜,由于刚煮沸便端了上来有些烫,口中还散着热气,一口下去清甜软糯,萝卜个头肥大,在这炎炎寒冬里吃下这么一个感觉内心都是暖暖的。
傍晚,二人就近去了家上等客栈落脚。
“客官要住几间房?”客栈内传来掌柜热情的招呼声。
“一间。”
“两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