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暗流初显
皇帝在翊坤宫小花园“偶遇”并“勉励”了璟贵妃几句的消息,如同长了翅膀一般,迅速传遍了后宫。
对于这座消息流通速度堪比现代互联网的紫禁城来说,皇帝的任何一点动向,尤其是关于后宫妃嫔的,都会被无限放大和解读。
林静明显感觉到,来自各方的关注更多了。去给皇后请安时,其他妃嫔看她的眼神更加复杂。淑妃的敌意几乎毫不掩饰,话里话外总是带着刺。而德妃依旧温婉和煦,甚至还主动送了些她自己宫里培育的名贵菊花给林静,说是“贺妹妹身子大安,得皇上垂怜”。林静谢过之后,却让秦嬷嬷仔细检查了那些花,确认没有问题才敢摆在殿内。
“娘娘,您是担心德妃娘娘?”翠儿不解地问。
林静摇摇头:“小心驶得万年船。在这宫里,谁是真心,谁是假意,我们都得仔细分辨。”经历了现代社会职场的洗礼,她深知笑里藏刀的可怕,更何况是在这个等级森严、人命如草芥的后宫。
除了后宫这些女人的小动作,林静也开始留意前朝的消息。虽然深宫妇人不得干政,但她知道,后宫从来都是前朝政治的延伸。她现在的身份是太傅李嵩之女,她父亲在前朝的地位,直接关系到她在后宫的处境。
她旁敲侧击地向秦嬷嬷打听朝堂上的事情。秦嬷嬷起初还很 hesitant (hesitant - English word used), 告诫她后宫嫔妃不宜过问政事。但在林静再三保证只是“想多了解些,免得给父亲惹麻烦”之后,秦嬷嬷才谨慎地透露了一些信息。
原来,当今皇帝齐延祺登基时年仅十七,先帝骤然驾崩,留下遗诏,命首辅大臣王允诚、太傅李嵩、镇国公(淑妃的父亲)三人共同辅政。但三年来,王允诚凭借先帝的信任和自身经营多年的势力,逐渐架空了另外两位辅政大臣,独揽大权。尤其是镇国公,因为手握兵权,早已被王允诚视为心腹大患,处处受到排挤和打压。而她的父亲李嵩,是文官领袖,门生故吏遍布朝野,虽然不像王允诚那样权势滔天,但也算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王允诚对李嵩表面上还算客气,但暗地里也没少使绊子。
“皇上……难道就甘心受制于王大人吗?”林静忍不住问道。
秦嬷嬷脸色微变,连忙示意她噤声:“娘娘慎言!此等话语,切不可说出口!”她压低声音,“皇上自有圣断。王大人是先帝指定的辅政大臣,劳苦功高,皇上敬重他也是应该的。”
林静没有再追问,但心里已经大致明白了。齐景辰……不,齐延祺,他果然是个傀儡皇帝!难怪他在宴会上会流露出那种疲惫和孤寂的神情。一个二十岁的年轻人,本该是意气风发的年纪,却要背负着整个王朝的重担,还要时刻提防着身边那个“敬重”的权臣。
他的处境,比她想象的还要艰难。
几天后,一件事情更加印证了林静的猜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