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本无神,神在世人心。
“安乐,你在做什么?招财怎么了?”
苏十三一脸疑惑地看着眼前的一人一猫,因为好奇而睁得圆溜溜的眸子是如此可爱。
“没什么,它吃撑着了。”赵安乐面无表情地抚摸着招财的毛,招财继续装死。
“撑着了?”
看着招财用爪子紧紧抱住的红薯,苏十三持怀疑态度。
“没错,就是撑着了。”赵安乐语气笃定。
见此,苏十三也就不再好奇追问,转而继续下一个话题。
“安乐,你听说了吗,有人去投案自首了。”
“什么?”赵安乐故作惊讶。
“说来也奇怪,怎么如此凑巧,那些商户也丢了银子。”
苏十三越想越不对,他哪里知道是赵安乐和招财做的。
“也许就是那么凑巧呢,对了,你之前不是说要做凉粉吗?”
赵安乐放下招财扯开话题,她注意到厨房外放着一筐新挖的木薯。
“嗯,材料我都准备好了。”苏十三眼神暗了一瞬,只是片刻便回身从屋外拎着竹筐进来。
里面是他们做凉粉的原材料。
除了他们自己想吃,凉粉的商机也很不错,成本低,人工要求不高,基本一个人就能上手。
就是制作凉粉的石灰水得进行改良,不过这也难不倒他们。
二人一阵忙活,先从厨房里挑出一个合适的耐热容器,赵安乐将容器抹上一层油,防止粘连备用。
另一边,苏十三将淘出淀粉倒入碗里,放入一瓢水,然后一直搅拌至无干粉颗粒,同时赵安乐起身去准备拌凉粉的自制蘸水。
不多时,苏十三搅拌至粉浆变成透明色且粘稠时,之后将其倒在已经抹好油的容器里,然后用一块透气白布蒙上。
这就是算是成功了,接下来只需等待即可。
等到傍晚时分,赵庆吉他们带回来一个好消息,他们租到了一家店铺。
这让他们很是高兴。
第二天,苏十三他们一起去打扫铺子,赵安乐里里外外游走一遍后,发现除了几张桌椅板凳和一些厨房用具外,老板几乎没给他们留下什么东西。
面对这无米粮,无小二,无客人的“三无小店”,他们一家谁也没抱怨,都默默撸着衣袖淡定道:“咱们先把铺子擦洗干净再做别的打算。”
铺子不是很大,且因年岁久远而显得有些陈旧,不过布局却还挺完整标准。
几人忙活好一阵,春天里也热得出了身汗。
待第二天晌午回家时,赵安乐拿出新做的凉粉放在桌上等待二人品尝。
晶莹剔透的凉粉,浇上焦糖色的枫糖霜,点缀着煮得软糯的红豆绿豆,又在井里镇过,用木碗装着,一口下去,甜到心里,凉到心里,热气都消散了几分。
“不错,好吃!”赵庆吉说完,忍不住又吃了一大勺。
赵安乐抿了嘴笑,问道:“爹,你觉得咱们卖这个好不好?”
“好是好,可凉粉里有石灰水,多吃无益,咱们可不能害人呐。”
赵庆吉有自己的顾虑,刘氏自然也是同样的想法。
“爹,放心,我们不用石灰水。”赵安乐信誓旦旦,这让赵庆吉更加疑惑。
“不用石灰水?那怎么做凉粉?”
面对父亲的询问赵安乐则是一脸神秘,“爹,这是个秘密,暂时还不能说。”
见自家闺女一副调皮的模样,老两口有些忍俊不禁,也不再追问。
而说了半天,他们几人一致同意开一家凉粉店。
这时,苏十三看了看一旁窝着的招财,突然福至心灵,直接给小店起了名字——猫缘凉粉。
几人都对店名很满意。
当然,招财也很满意。
……
开业之日,晨光初破晓,临江县城还沉浸在一片宁静之中。
苏十三与赵安乐早早地便开始忙碌起来,他们的小店虽装饰得简单却又不失温馨,门楣上挂着一块木匾,上面用行云流水般的字迹刻着“猫缘凉粉”四个大字,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门旁,圆滚滚的招财懒洋洋地蜷缩着,它便是他们的“招财猫”——阿福,那双半睁半闭的眼睛里仿佛藏着无尽的智慧与好运。
随着一声清脆的铜锣响,赵安乐站在店前,开始了她的吆喝:“走过路过,不要错过!‘猫缘凉粉’,清凉解暑,美味可口,保您吃了还想吃!”
她的声音清脆悦耳,带着几分俏皮,瞬间吸引了过往行人的注意。
而苏十三则站在一旁,以他那俊朗不凡的容貌和温文尔雅的气质,微笑着向每一位驻足的顾客点头致意,仿佛春风拂面,让人心生好感。
不多时,小店前便聚集起了一圈又一圈的百姓,大家或是因为好奇,或是因为赵安乐的吆喝声,又或是因为被苏十三那俊俏的模样所吸引,纷纷走进店内一探究竟。
店内,一张张木桌整齐排列,每张桌上都摆放着几只精致的瓷碗,里面盛着晶莹剔透、色彩斑斓的凉粉,红的、绿的、黄的……宛如一幅幅精美的画卷,让人垂涎欲滴。
“这凉粉看起来真不错!”一位老人赞叹道。
“是啊,还有那小伙子,长得可真俊!”旁边的一位大婶笑道。
赵安乐见状,连忙热情地招呼道:“各位大爷大妈,快请坐!尝尝我们的凉粉,保证让您满意!”
说着,她便麻利地端上两碗精心调制的凉粉。
食客们品尝之后,无不赞不绝口。
凉粉入口即化,清甜爽口,搭配上特制的酱汁和配料,更是让人回味无穷。
“不错,真不错!”
“再来一碗!”
“等会给我打包一碗。”
“哎,你们有没有热炒?”
“有的,有的。”
“稍等啊,凉粉马上就来!”
几人是真的没想到,第一天的生意就异常火爆,顾客们络绎不绝。
接下来在每一个午后,阳光透过稀疏的云层,洒在青石板路上,泛着淡淡的光泽。
猫缘凉粉店内,苏十三身着一袭淡雅的杏色长衫,站在木制的柜台后,容颜俊朗的他格外引人注目,不少客人都盯着他看。
看得他浑身不自在。
而店外,赵安乐站在门外,手持一把小巧的铜锣,清脆的声音穿透了熙熙攘攘的人群:“清凉一夏,美味凉粉,解渴又解乏,各位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啊!”
她的声音甜美,带着几分清朗与期待,却又不失坚定与热情。
过往的行人总会被赵安乐的吆喝声吸引,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
而一进入店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只慵懒地蜷缩在特制的“招财猫”宝座上的胖猫。
它偶尔睁开一只眼,似乎也在用自己的方式欢迎着每一位顾客的到来。
有了招财的加持,更是为猫缘凉粉店增添了几分趣味与温馨。
一时间,“猫缘凉粉”名声大噪,成为了临江县城上最受欢迎的小吃之一。
随着生意的日益火爆,苏十三与赵安乐也愈发忙碌起来。
赵庆吉与刘氏则留在村里打理杂货铺。
虽然忙,但他们乐在其中,享受着这份共同奋斗的快乐与满足。
每当夜深人静之时,苏十三和赵安乐便会坐在店后的小院里,品着茶,聊着天,分享着一天的喜怒哀乐。
招财则蜷缩在他们脚边,偶尔抬头望向他们一眼,眼中满是温馨与幸福。
至于蒋氏,她简直气的牙根痒痒,却无计可施,赵庆吉一家怎么就那么顺遂!
她得再想法子治治他们!
……
夜深人静,赵安乐却抱着招财迟迟没有入睡。
赵安乐站在窗前,目光穿透薄雾,隐隐透露着坚定。
她轻轻抚摸着招财那柔软的毛发,语气里带了恳求,“招财,帮帮忙,就这一次,也是最后一次。”
“我不干,这是在干预历史,顺其自然不好吗?我怕回去时凌博士把我销毁了!”
招财头摇得像拨浪鼓,就是不同意赵安乐的想法。
“历史都不完整,怎么就是干预了,再说了你不是也讨厌那个张鹏吗?”
赵安乐说的有理有据,招财却还是不为所动。
“不行不行。”
“那好吧,以后你就自己做饭好了。”
知道招财贪吃,赵安乐佯装生气,就连招财面前烤红薯的也给拿走了。
“哎哎哎,烤红薯给我!”招财抬起爪子表示抗议,赵安乐却把红薯拿得更远。
招财眼巴巴地看着赵安乐手里的烤红薯,可望而不可即。
“行行行,我答应还不成吗!”
为了长期饭票,招财不得不妥协,可它还是不忘提醒赵安乐,“你可别玩脱了。”
“你放心大家最信鬼神之说,如果张鹏的地突然神仙显灵,我就不信官府能头铁到不上报朝廷,我也要他竹篮打水一场空”
“可是,如果事情闹大,我怕张鹏会鱼死网破。”招财继续说出心中的顾虑。
“招财,你放心,张鹏不会的,他放不下那些荣华富贵。”
赵安乐轻蔑地笑了笑,十分自信。
“对了,红薯还给你。”
“哼,这还差不多。”
但此时的赵安乐不会想到,这件事结束后还是为苏十三埋下了永远的伤痛。
*****分割线*****
第二日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在农田上时,招财早就藏在树上等着人来。
等村民们纷纷走出家门,他们惊异地发现,张鹏家的土地上,突然笼罩起一层淡淡的金光。
只见金光之中一群身着长袍、仙风道骨的男女老少言笑晏晏。
“老婆子,我,我是不是眼花了?那地里是什么?”
“哎呦我的个娘啊!是神仙显灵了!”
村民们一下子炸开了锅,纷纷跪拜起来。
苏十三满脸疑惑,这怎么可能?
赵安乐:深藏功与名。
树上的招财:呵呵,全息投影罢了。
没过几日,张鹏地里发生的奇事很快传到了临江县城。
百姓们议论纷纷,都说是神仙显灵。
“哎,你们听说了吗,无名村里有神仙显灵!”
“什么?什么?什么神仙显灵?”
“说来也是怪,本来那户人家地种得好好的,突然就有神仙显灵了。”
“有人亲眼看见在那片地上有仙人宴饮。”
“太玄乎了吧!”
“可不是,就连官府都被惊动了,但正赶上新官上任,一时不好定夺。”
“不过我听说官府已经向朝廷上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