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九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二九小说网 > 顾公子囤货记 > 第100章 奇才

第100章 奇才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皇帝转头,冷冷逼视着临安大长公主,“大长公主对朕有何赐教?”

“没、没有……”临安大长公主下意识地应声。

“既然没有,便走,带着你的儿子儿媳孙子孙女,回陕甘总督那里,日后一切,听凭他吩咐。”皇帝转身直面着姑母,“你蠢了一辈子,你幺儿更蠢,到了你孙辈,已是蠢得令人发指。

“朕不夺你位分,未曾将你贬为庶民,不过是看顾着老英国公和英国公的功绩,与你无半分干系。”

临安大长公主惊诧不已,怀疑自己听到的言语是不是幻觉所至。

皇帝道:“记住,你小儿子贪功冒进以至三千将士溃败事后,长宁没当即处死他,是念着你与皇室的牵连;先帝没继续追究,是念着你到底是他的手足;朕没秋后算账,是想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但若你愿意翻旧账,朕也乐意之至。譬如你当年可曾对长宁母妃泼脏水,譬如你这些年对孙儿孙女的教导,导致了多少令皇室蒙羞的闹剧,这些,皆有证可查。”

临安大长公主的身形摇摇欲坠。

皇帝不屑一顾,转身时唤刘洪,“拟旨:临安大长公主历年来德行有亏,证据确凿,朕只望英国公不再秉承愚孝之道。

“今日起,朕眼中,临安不过一介草木,只待英国公重振门楣,重塑家风。

“今日起,若无宣召,英国公及发妻儿女之外,朱家人等再不可进京。”

刘洪正色领命,疾步赶往内阁值房。

“你、你……”临安大长公主抖着手指着皇帝,“恁的忘恩负义……”

皇帝真笑了,“你可真有脸说。”他在龙书案前落座,视线笔直地盯牢大长公主,“你为江山社稷做过什么?嫁了一个本就堪用的武官,还是生了一个自幼由其父教导的儿子?又或者,是要跟朕说,你教出的那该死的小儿子、该流放的孙儿孙女,先帝和朕的轻纵皆是忘恩负义?”

换了体弱的女子,被这样噼噼啪啪且轮番的无形巴掌一通扇,早就当场晕厥过去。

可临安大长公主是什么人?她颠倒黑白的次数太多,也就是不要脸的时候也太多。

所以,到了这境地,她也只是僵立在原地,陷入愣怔。

皇帝下了最后的判决:“有生之年,朕再不想看到你,更不会允许你宠爱的孙辈踏入京城半步。当然,谁若想死,只管来。”

临安大长公主离宫时的样子,可谓凄凄惨惨。因为她明白,这是最后一次走在皇宫之中。

绝对的权势之下,做过亏心事的人,当真是再无出路,哪怕你出自皇室。

临安大长公主总算明白了,只可惜,为时已晚。

皇帝发作完姑母,内阁诸人已到齐,他命内阁传阅一应公文卷宗。

刚赶过来的五个人看罢,心思各异。有人暗暗称快,笃定次辅要倒台,有人心里打鼓,不知皇帝与魏阁老会不会追究自己与纪阁老常来常往这一节。

皇帝不知道也懒得知道那些小心思,只与魏阁老商量:“次辅本该在去岁秋日罢官,奈何锦衣卫指挥使办事不力,以至拖延至今。等次辅回祖籍之后,该由何人顶替?”

魏阁老心说您可真是给气得缺心眼儿了,这是该当众说的么?但他也理解皇帝,因而一下子推举了四个人,请皇帝三思后而裁夺。

皇帝经首辅一打岔,心绪稍稍缓解,也便顺着台阶下,直接说方才气昏头了,甄选次辅之事,押后再议。

瞥见已经端然跪好的纪阁老,皇帝心里的小火苗又烧了起来,“三日内,纪氏一族,凡有在京之人,一概离京。迟一刻,灭你全族!”

有无官职已是不消说,更已不重要。

纪阁老哆嗦着,话也不敢说,只颤巍巍地叩首。

皇帝却已看也不看他,起身拂袖,“散了吧。”

此事一发,多少人在拍手称快之余,有了对皇权的真切畏惧。

而对于长宁长公主、魏家、顾月霖及手足而言,只庆幸于长宁再没了膈应人的绊脚石,沈星予也不需再为朱宝璋有所避忌。

至于皇权,乃至天下,对他们而言,不过民心二字。

-

蒋氏认君若为义女的日子,如期到来。

沈家三人、魏家父女二人、长宁长公主、李进之相继到来,更有郭如海、沈星予在金吾卫的三名同僚、李进之在锦衣卫的五名同僚各自携家眷前来,再就是君若在京城的一些交情不错的名士、腰缠万贯的商贾。

长宁长公主当仁不让,主持认亲礼,先说了自己与沈侯爷作保,看过并各自誊录君若一份财产明细单子,末了笑道:“原本君若是不肯这般见外的,但蒋夫人与顾公子坚持,她也只好听话,不然就没义母、哥哥可认了。”

大家齐齐发出善意的笑声,又赞蒋氏和顾月霖处事磊落。

接下来,君若对蒋氏行跪拜大礼,蒋氏给了君若娘家祖上传下来的一对儿龙凤镯做见面礼。

顾月霖与君若见礼,交换了见面礼。

君若给哥哥的是一把缀着墨玉坠的古扇,顾月霖给妹妹的是一棵两寸来长的翡翠白菜。

魏琳琅、沈星予、李进之在一旁看着,俱是羡慕不已,尤其魏琳琅,心说自己真是运道不好,要是自己能认下月霖为弟弟该多好?

思及此,她没法儿不迁怒她爹,悄悄横了魏阁老一眼。

魏阁老心知女儿在想什么,莞尔而笑。

没多久宴席摆上,内外各四桌,人们各自落座。

刘槐的手艺不消说,蒋氏和君若琢磨出的新菜式他也全部学了去,另有长宁亲自酿的美酒,自是宾主尽欢。

这日之后,消息渐渐传扬出去,谁都少不得提一嘴君若产业的事。

不论谁听了,都认为是情理之中,她的哥哥是解元郎,自然是两袖清风身无挂碍的性情,而教出解元郎的蒋氏,必然也不稀罕身外之物,母子两个定是真正与君若投缘,要不然,才不会认下第一女纨绔。

说到那位大名鼎鼎的女纨绔,因着认亲一事,人们少不得有所改观:为人处世若真有种种不足,蒋氏与顾解元怎么会与之结缘?

君若听了几日,深切地领略到功名对于读书人的重要性,连身边人都跟着沾光。

欢喜之余,她踏踏实实地在顾月霖这边安了家,蒋氏住正房,她住在西面的院落,两人开始斟酌着种花草树木,装点庭院。

自从三个人搬过来,李进之但凡情形允许,便急火火赶回居士巷,来顾月霖这边用膳,有时吃饱了就霸占顾月霖的床,睡一觉。

顾月霖没辙,命人给李进之收拾出东次间,如他的寝室一般布置出来。

沈星予知道了,满心的羡慕嫉妒恨,正月最后一天过来,磨着顾月霖也给自己拨出一个房间,说往后的休沐日都要过来住。

顾月霖自是没有不依的。

今年会试从二月初七开始,到十五结束。

这次,顾月霖最放心不下的只有随风,幸好梁掌柜请教过几位经验丰富的驯兽师,他和君若逐步帮小家伙养成了一些习惯。

例如早在去年冬日,随风就会隔三差五的与顾月霖分开一阵,短则三五日,长则十来天见不到面。

起初随风气得直哼哼——顾月霖在不在家,它是清楚的,明明在却不让它见面,哪儿有这么缺德的人?

可君若和蒋氏待它极好,不管它听不听得懂,都会经常跟它说话,顾月霖跟它说话的时候却很少,平均一两天说一句话,而且逐步固定为不超过三个字。

不管怎么着,随风跟蒋氏、君若渐渐亲近起来,没顾月霖在身边,也打蔫儿,却不会执拗地傻等了。

赶去贡院当日,顾月霖用手势告诉随风,自己要离开一阵,它要乖乖的。

随风可怜巴巴地瞧着他。

顾月霖真有些不好受,但没流露出来,笑微微地挥手作别,上了马车。

随风坐在自家门前,望着马车,直到不见了许久,还是杵着不肯挪窝。

蒋氏的眼泪差点儿掉下来。

君若好一番哄,才把小家伙哄回房里。

本次会试循例由礼部主持,主考官有四位。

三场考试,第一场经义,第二场史书,第三场时务策。

在第三场考试中,又加了关乎六艺、稼穑的十道难题。自然,备注中言明,只是加试题,不计入考评范围。

好些考生在心里骂骂咧咧:既然不作数,你出它干嘛呢?莫不是摆着给我们解闷儿?

魏阁老没空做主考官,但跟皇帝找辙的小小空闲还是有的,他拿着那些缺德的加试题,问皇帝:“皇上能答对几道?”

皇帝有点儿底气不足地瞪他一眼,“管得着么?”

“不见这些题,臣真不知自己才疏学浅到了这地步。皇上,您把臣的官职罢免了吧?”

皇帝笑骂一声“滚”,自然只是随口一说,“有几个人能答对就成,当然,顾月霖若是能全答对,不管名次如何,殿试时朕要钦点他为前三甲之一。”

事实是根本不需皇帝着意提携:二月末放榜,顾月霖高中会元。

-

元和二十四年春日,皇帝龙颜大悦,因为他得了一位连中三元的奇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