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九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二九小说网 > 顾公子囤货记 > 第122章 首辅

第122章 首辅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程放唤人取来京城舆图,两相里比照一番,只留下两幅堪舆图,“信我的话,你在这两处里头选一个。”

“那么……选哪个?”魏琳琅眼巴巴地望着他。

“我亲眼去瞧瞧。”程放转眼看看天色,“今日来不及了,迟一些我还有事,明日午后能给你答复。”

“意思是您明日上午亲自去看?我能不能随行,跟着长些见识?”

程放微笑,“那样最好,毕竟是你的书院。”

“多谢叔父!明儿我来接您。”魏琳琅深施一礼,笑容灿若秋华。

翌日,两人一同前往两个备选之处,选定相对来讲最相宜的地方,是一个近城郊的偌大的宅院,建造时便很注重风水相关的细节,用来做院舍也很适合,非要说不足之处,不过是年久失修,修葺时要多花些精力。

短时间里,程放就算有心,也不可能让魏琳琅出科,便只给她讲解一些于他很浅显但寻常的算命先生、尼姑、道士不懂的门道。

魏琳琅全程啧啧称奇,就此对这门学问有了浓厚的兴趣,送程放回兰园之际,借走几本与之相关的书籍,要求日后得以时常登门,请教不懂之处。程放和每一个做长辈的人一样,欣赏求知若渴的小辈,自是没有不应的。

初步的问题得到解决,接下来的修葺、添置一应陈设,就是魏琳琅在行的了。

主持魏家中馈这些年,自从当初得了月霖、君若的提醒与点拨,她敢说已是面面俱到滴水不漏,平素有些事是故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那对兄妹说了,水至清无鱼,她亦深以为然。

对于女儿着手的事,魏阁老一向是无条件支持,这次只是担心她累到自己,偏偏他也不比皇帝和月霖清闲一分,只好命亲信时时观望着,但凡能腾出一半天的时间,便和女儿坐到一起,专心商讨种种事宜,要么就结伴到书院里转一转,完善诸多细节。

时年九月,书院建成,取的名字有些意思:霖琅。

随着应允教学的名士相继入驻各司其职,诸多闺秀踊跃报名入学,年龄从五岁到十几岁不等,年岁的差异倒不算什么,魏琳琅早做了充分的准备。

顾月霖那边,名为严格执行官员考评制,实为肃清官场的差事,终是到了尾声。

皇帝下旨,升任顾月霖为兵部尚书,前兵部尚书因办差不利外放,外调两名官员,补上顾月霖和高太傅的缺——到此时,太傅大人几乎每月递交一次的辞呈才被准奏。

到年底,顾月霖官居次辅。这一年,他二十六岁。

至此,皇帝今年给自己和顾月霖的差事,才画上句点。

转过年来,帝王与首辅、次辅齐心协力,竭力打压地主恶霸,减低务农百姓的赋税,让百姓种地的目标不再只是糊口,而有余力种植可以换取银钱的作物。

与之并行的是广修路、通商道,令百姓不会因为路不通、作物无处售卖而失去发家致富的勇气。

说来不过几句话的事,全然落实下去却足足用了两年之久。而在这两年间,顾月霖丝毫不松懈地掌控着兵部,通过下属各个衙门,督促各地武官及所在军营加强练兵、督造精良的兵器火药战船。

在长达七年的灾年里,原本要溢满的国库的确消耗不少,但对目前这些钱财的消耗,还是完全可以负担的。有顾月霖打笔墨官司撂倒户部一大片的前情在,户部每每接到皇帝的旨意,至多是试探着跟皇帝磨烦两句,见势不好立刻改口。

说白了,户部就是那样一个存在,不管花钱的地方对不对,他们都得能省则省,因为万一出大事、用大钱而他们拿不出,要吃的官司就能要命。而今帝王杀伐果决,首辅次辅一个赛一个的彪悍——他们哪儿来的胆子跟他们唱反调?就算谁指摘他们有错,也多的是话回敬过去。

亦是在这一年,皇帝册立楚王为太子。

忙碌的岁月总是如浮光掠影,感觉过得飞快。

越两年,魏阁老致仕。

三番两次被驳回辞呈的经历后,魏阁老私下里对皇帝推心置腹:“臣自考取功名至今,日子是如何过的,皇上最是清楚。

“长达十几年,臣鞠躬尽瘁不假,也是在与家父家母较劲,我就是要活得耀武扬威,要他们在他们大逆不道的儿子的淫威下过活。

“如愿之后,臣自认仍旧尽心竭力,因为皇上是明君,因为朝堂中有纪阁老那样的败类,不把他们踢出官场,无法甘心。

“在那期间,淳风连中三元,皇上倚重,臣瞧着欣喜万分。连年的灾情,淳风可说是何处需要就投身何处,那份心智谋算魄力,臣自认再活几十年也不及。

“如今储君已立,官场非至清至明,却是刚刚好,也是臣功成身退之时了。

“臣的确不算年老,但此生最亏欠的是女儿琳琅,她近年为臣做的太多,臣为她做的却太少,若不能偿还,怕是到死亦难瞑目。”

皇帝沉默许久,黯然颔首,“好,朕准你致仕。放心,朕会安排好你的一切,绝不会令一代首辅黯然收场。”

魏阁老分外郑重虔诚地行跪拜大礼,就此辞别君王。

随着一代首辅魏运桥的致仕,二十八岁的顾月霖成为首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