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的九月间,骄阳似火。
上午时分,太阳把树叶都晒得蜷缩起来。
知了扯着长声聒个不停,给闷热的天气添上了一层烦躁。
开学典礼在大礼堂举行,老旧的电扇在头顶嗡嗡转动,却驱散不了满室的热气。
程以清站在后台,透过帷幕缝隙望向台下黑压压的人群。
作为新生代表,他早已将演讲稿倒背如流,此刻却在走神——程以清的目光被角落里一个身影牢牢抓住。
那是个清瘦的男孩,白得几乎透明的皮肤在昏暗光线中像会发光。
他戴着一个精巧的耳蜗设备,正微微前倾身体,专注地看着发言台方向。
周围同学交头接耳、窃窃私语,只有他安静得像一幅画。
“下面有请高一(3)班程以清同学作为新生代表发言!”
掌声将程以清拉回现实。
他整理了一下校服领子,走上台去。
灯光有些刺眼,但他还是能看清那个角落——当他开始讲话时,那个男孩的眉头微微蹙起,手指无意识地调整着耳蜗上的旋钮。
“……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应当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程以清即兴加入了一段原稿中没有的内容,眼睛始终看着那个方向。
他看到那个男孩的嘴唇轻轻开合,像是在默念他说的话。
典礼结束后,程以清快步穿过人群,想寻找那个身影,却被班主任林易老师叫住。
“程以清,这是班级座位表,你帮忙贴到墙上。”林老师递给他一张纸,“你作为入学成绩第一名,要起带头作用啊。”
程以清想起刚刚那个男生的模样问道,“老师有个戴着耳蜗的男生叫什么名字呀?”
林易奇怪的看了他一眼,“他叫沈黎,怎么了?”
程以清接过表格,目光迅速扫过名单,在“S”栏找到了那个名字——沈黎。
他心跳莫名加快,装作不经意地问:“林老师,我能自己选同桌吗?”
林易挑了一下眉:“你想跟谁坐?”
“沈黎。”程以清指向那个名字,“我看他好像听力不太好,可能需要帮助。”
林易若有所思地看了他一眼:“你观察倒是仔细。行吧,你自己去跟他说。”
教室里闹哄哄的,同学们都在忙着认识新同桌。
程以清走到靠窗的座位旁,沈黎已经坐在那里,正低头调试耳蜗设备。
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他的侧脸上,勾勒出一道柔和的轮廓。
“你好,我是程以清。”他放慢语速,确保口型清晰,“我们以后是同桌了。”
沈黎抬起头,眼睛微微睁大——他认出了这是刚才台上发言的人。
那是一双很特别的眼睛,琥珀色的瞳孔在阳光下近乎透明,像是能一眼望到底。
他点点头,声音很轻,带着些许不自然的腔调:“我是沈黎。”
“我知道。”程以清笑了,从书包里掏出一个崭新的笔记本,“这是我整理的初中物理重点,可能对高中课程有帮助。我字写得比较大,应该容易看。”
沈黎愣住了,手指悬在半空,没有立刻接过本子。
程以清注意到他的耳蜗指示灯闪烁着微弱的绿光,外机部分有些磨损,看起来已经用了很久。
“为什么……给我?”沈黎终于开口,语气里带着困惑和一丝警惕。
程以清把笔记本放在两人桌子中间:“因为我想和你做朋友。”
沈黎的眼睛闪烁了一下,嘴唇微微抿起。
他伸手接过笔记本,指尖不经意间擦过程以清的手背,像一片羽毛轻轻掠过。
翻开第一页,他看到工整的字迹间夹杂着一些小图案,复杂的物理概念旁边画着生动的简笔画解释。
“这些是......”沈黎指着一个小灯泡的图案。
“哦,我觉得有些概念用图画更好理解。”程以清挠挠头,突然有些不好意思,“画得不好,你别笑话。”
沈黎摇摇头,嘴角微微上扬,露出第一个笑容:“很可爱。”
程以清感觉心脏像是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一下。
他正想说什么,上课铃响了,物理老师大步走进教室。
物理课对沈黎来说格外困难。
教室里风扇的噪音、同学们的窃窃私语、老师时快时慢的语速,都让他的耳蜗接收到的信息支离破碎。
沈黎紧盯着老师的嘴唇,额头已经渗出细密的汗珠。
突然,一张纸条滑到他面前。
「老师在讲牛顿第一定律,课本第12页。需要我帮你记笔记吗?」
沈黎转头看向程以清,后者已经在本子上写满了工整的笔记,重点部分还用红笔标出。
他犹豫了一下,轻轻点头。
程以清立刻将笔记本往他这边推了推,同时继续记录老师的新内容。
他的字迹大而清晰,甚至在每个公式旁边都标注了推导思路。
沈黎看着看着,紧绷的肩膀渐渐放松下来。
下课铃响,同学们一窝蜂涌出教室。
沈黎慢慢收拾书本,程以清注意到他的动作有些迟缓。
“下节是体育课,你去吗?”程以清问。
沈黎摇摇头:“我...有免修证明。”他从书包里掏出一张医院开的证明,“耳蜗不能沾水。”
程以清若有所思地点点头:“那你去哪?图书馆?”
“嗯,通常是这样。”
“我送你去吧,正好我也想去借本书。”
这明显是个借口,但沈黎没有拆穿。
两人一前一后走出教室,穿过喧闹的走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