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九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二九小说网 > 我在大唐开衣肆! > 第32章 第三十二章

第32章 第三十二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这边才惊飞鸟,那又来至彩蝶,真不亏烟柳繁华地,连着树,花,草也长得比洛阳茂盛,春正浓,那蜜蜂飞舞不停,若是无这般杂事,倒在这山间行着,也别有一番野趣。

这马车行进一道大围墙外,外面人流一如往常,到了门口才知布坊近日不见客,两人瞧着守在外面的尽是官役,倒也没贸然前问,又悄悄离开了。

驴车内,两人对坐,巧文先开了口,“不知发生了什么,不过要再找个布坊了。”

薛枝点点头,两人均没把此事放心上,眼光一转,门外错过一辆马车,看冠盖很是豪奢,交臂错过,正是李双良。

往日傲然神情变得此刻没那么刺人,虽身出大汗,行止举动更见冷静,手上布帛皱巴巴,面前管家也是沉静,捋捋胡子,良久,才问。

“你真要去蜀地,前几年才从他们手里抢得几家布坊,此次未必没有他们的文章,当属鸿门宴。”

“不去如何?”

李双良冷笑,面色却更加沉定,“鸿门宴又如何?这商场上的事本是拼杀出来的。”

“这蜀地不来找我,我还要接着会他。”

“别说是几家布坊,我李双良自进蜀的那刻冲得就是那蜀锦。”

桌上茶盏起起落落,闻一叹息。

“李叔,这扬州之事就交于你了,短则三月迟则半年。”

“若是不回……”

“你不信我?”

“……信的,只是还要多做准备。”

到了布坊,李双良下车,回头又望了望管家,目中势在必得,“不必等我,你回家罢。”

说罢,瘦了许多的身子便向前去了。

短短一瞬息,两车而过,均不知外界风声,巧文还在畅想那士林如何穿了长衫,如何执酒作诗,她从未见过真正士人风采,期待着,驴车拐进了另一家布坊。

午时,与王五娘帮忙的李佑郎回来,还拉了一车子器具,“均是五娘家不要的,我见了可惜,她便送我了。”

三人有两人会些针线活,不过此时只有一人动工,另两人仍是看着,这长衫比起学子服好理解多了,看着无非是圆领变成交领,加之整体廓形变大了,那袖宽多出一截,看着方方正正,多余布料垂下,少了些利索,多些书生气,许是因为这个缘故,才现清雅罢。

不过二人谁也未曾上身,只各自想着,直到那百迭裙做出,李佑郎按住了巧文,疑惑,“不是给男郎穿的么?”

他疑惑,指着,“怎么还有裳裙?”

巧文笑而不答,继续悠哉做着,薛枝被李佑郎拉去,悄悄话,“等会儿你先试。”

他可不要被笑话了。

巧文还是听到了,哼了一声,“薛枝才没你没见识呢,那南朝不就是上衣下裳吗,当时可为正统呢!”

李佑郎看向薛枝,后者慢慢点点头,“正是。”

虽明知如今裙裳有些怪异,可有言在前,那他就不得不附和一番了。

到了褙子时,两人倒也没说什么,中规中矩,这形制一眼可看到底,算是简洁,他们不曾上身,不知这简单的外搭穿上会给人增添多少文人气息。

巧文一边忙着,这几日两人也没闲,根据她那帽式图费心编着方巾帽,本想找师傅先定了性,没想李佑郎竟学过几招,自告奋勇要去做这东西。

半信半疑巧文将任务交给了他,李佑郎却真有几招,也有模有样复原出来了,一遍遍将半成品拿给巧文看,很沉得住气,眼睛不似日常那么雀跃,很认真,即使有期待,也是闪寂着,沉在眼底。

说起来巧文还真没见过他工作时的样子,拉了薛枝在一旁小声稀奇,对方摇摇扇子,笑着,回她,“本是这样。”

等完成时,李佑郎顶个黑色方巾,与巧文放下手里棋子往屋门看去,店肆前门不开,三人俱是在中间院落忙碌,薛枝一袭青绿交领长衫从房檐下走出,李佑郎慢慢站起,走到他身边。

近距离审视一番,在对方视线里,将帽子啪的戴在头顶,“不错嘛,薛郎。”

“等等!”巧文也跑了来,手里是早已准备的几朵粉花,别在他耳旁,大笑着看着,“这就圆满了!”

两人狂笑,薛枝无奈抿眉,没有理他们,“这件青绿,还有件王五娘送来的那件呢,四郎,你去试试?”

“我不……不。”李佑郎摇摇手,那花在薛枝头上要掉不掉,真真是个粉面郎君,“

我觉得这件就你穿罢,五娘那批好缎子再给你老师。”

巧文觉得可,她扶着薛枝转了一圈,底下小裙子显现不出来,李佑郎干脆轻轻撩起,打笑,“穿裙子感觉如何?”

“不如何。”

薛枝回道,虽说不是没穿裤子,可到底不用层层缠裹,底下穿了一双矮鞋,倒是让他很喜欢。

薛枝看向巧文,道,“那拜帖早已送去,老师回信,明日本相邀于湖畔画舫,可最近一连下了几场雨,那淤泥多,过去多有不便,便仍在他那园子里设酒,定要你我前去。”

说罢,又看向李佑郎,“老师也识得你,想请你教一教他剑法呢。”

李佑郎笑道,“老师都多大岁数了,可别一不小心动着哪里了。”

薛枝想了一想,“老师身子骨硬朗,天命之年,正是随心所欲的时候。”

“行,少不得为你们这场宴助助兴。”李佑郎一把搂上薛枝,巧文看着院里雨丝滴落,真称了这宋衫。

翌日,仍是雨日,那小雨顺着衣袖飘入,凉凉快快,马车行了很久才到,许是通传过,几人到了角门有仆役相迎,因雨备了三匹马,三人上马,那仆役便也在马上领去后面庙田。

穿过一层层回廊,巧文还心里纳惑,怪不得骑马来,原不是在别墅里置园林,而是在一片天地里划分宅子。

不多时,站立在这回廊的末端遥望,巧文才知世家是怎么个豪法,无数仆役田里耕作,正值雨停,插秧赶苗,远处一片小湖,正上亭阁林立,马识了路,悠悠自行往前。

薛枝显然见怪不怪了,看着神色似乎多有感念,也是,曾经怕是没少往老师家里蹭,李佑郎坐在最后,看着两旁,时不时青蛙一蹦一蹦,一股风来,带着花草清香。

几人一路遥行,看似近在眼旁的路却迟迟不到,等到了,几人身上均是微湿。

“郎君娘子,我家夫子便在前路亭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