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九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二九小说网 > 无昼夜[破镜重圆] > 第16章 16. 以前也被它抓过,死不了的。

第16章 16. 以前也被它抓过,死不了的。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陶峦脸上发麻,痛意后知后觉浮上心头,身侧手不由自主握成拳头。

“峦峦!”章清渠跑过来,扯出几张纸巾包裹食指轻按伤口止血。

指尖接触脸颊瞬间,陶峦下意识往后一躲。

章清渠蹲在陶峦身前,紧紧握着她肩膀,盯着伤口喃喃:“不怕不怕,没事的会没事的。”

听起来更像是在安慰自己。

陶峦咬唇,故意回避妈妈的眼神,手指抓紧沙发布料,按耐住心里的欲逃避的冲动。

太亲密的距离。

熟悉香味如潮水般袭来。

她一时不太习惯。

“刘临,怎么管猫的?”楚望坐在原处探头。

“灰灰!”刘临抱过黑猫,嘴角扬起得逞的笑容。“就你嘴馋,再饿也不能抢吃的。这下好了,无意中伤到陶峦姐了。”

楚望抿唇笑:“既然是无意......”

“道个歉吧,”章清渠没回头,用左手擦拭女儿额头汗珠,“毕竟是你的猫。”

陶峦怔怔望着自己膝盖处。

“又没养在我家,我可不敢说是我的猫。”刘临撇嘴,脸上露出不耐烦。

“清渠,小孩子在一起打打闹闹的,难免出意外。”楚望拿起杯子喝了口水。

“那是因为受伤的不是你的儿子,”章清渠一记冷刀朝刘临抛去:“刘临,你最好祈祷我女儿没有破相。”

陶峦略微抬头,神色迷茫。

戴着珍珠耳环的章女士耳后出现鬓白,精致妆容也没有刻意掩盖皮肤皱纹的纹理,此时怒气腾腾为她反击回去。

“很痛是不是?等会我们去医院打疫苗。”章清渠心疼看向女儿脸颊伤口,语气温柔得仿佛从前。

陶峦有点想哭,但不是因为伤心。

“矫情,灰灰从小养在家没出过门,又没病毒。”楚蕴把手机啪一声盖在茶几上,“而且都说了是无意,这种意外事件谁能预料?猫在附近,有点脑子的都知道当心点。”

章清渠回头瞥了眼。

眼神里的嫌恶和凉意不禁让楚蕴身体颤了颤,她从没看过这样子的章清渠。

陶峦抿紧唇。

她一直认为自己不用被保护,那是弱者才需要的。

其实不是,因为太久没有人站出来为她说话了。

章清渠扶起陶峦往大门走,经过楚望身边停了几秒,“我带峦峦回去处理,麻烦你和老爷子解释。”

楚望张口想说什么,却看到红了半张的纸巾,顿时闭上嘴巴。

两人坐上车,章清渠熟练开向附近医院。

“不用去医院,我回家涂点药就好了,不是什么大伤口。”陶峦坐在副驾驶位,扫了眼后视镜:从眼角到鼻翼细长一条红印,血勉强止住。

“可是......”

“以前也被它抓过,死不了的。”

章女士握住方向盘的手一顿,车速逐渐降下来:“什么时候?”

“很早。”陶峦往后靠住椅背,享受窗外吹进来的风。

八年前第一次来楚家,她和刘临楚蕴在后院玩,这只黑猫故意来咬住她小腿肉,尖牙咬出两个小血洞。楚蕴当时威胁她不准说出去,否则就把她和妈妈赶出楚家。

她确实被吓到了,但现在不一样,她不用看楚家人的脸色也能过好日子。

章女士调高暖气,“也是刘临故意的?”

陶峦垂眸:“我想,应该是意外。”

“很痛吗?”章清渠抓紧方向盘。

“还好。”和其他的痛比起来,至少能忍住不哭。

“这样的事发生过很多次吗?”她脸色凝重,最终化为长长一声叹息,“要和我说啊,峦峦。”

陶峦闭眼没说话。

要怎么和你说呢,妈妈。

“还是要去趟医院。”

“明天还约了客户,很重要的客户。”

“工作的事情可以放一放,毕竟你的身体......”

陶峦打断:“不可以放一放。”

没有工作,没有钱,就要继续看楚家人的脸色过日子。

意识到自己语气严重了些,陶峦吁气:“送我回去吧。”

章清渠眼睛盯着路前方红绿灯,选择了医院陶峦家小区方向。

“以后有什么事就和我说,别硬扛着。妈妈这还有些积蓄,你要是需要......”

“我不缺钱。”

但需要很多钱。

足够的金钱意味着安全感。

“楚邬生日那天,发生了什么?”章女士转动方向盘,“不要说没事。”

陶峦沉默。

“和楚蕴起冲突了?”

没等到回答。

“放心,我没有和她正面吵起来,不会让你为难的。”陶峦侧头看向窗外,不想继续这个话题。

“我不是这个意思......”

“有点困了,我先睡一会。”陶峦打断她的话,眯眼往椅背躺。

章女士欲言又止,“关上窗户吧,夜里风凉,小心感冒。”

陶峦按住按钮,窗户玻璃上面剩了道口子。

留着这风吹醒脑子。

她压根睡不踏实,脑子里不断浮现刚才楚家的一幕幕画面。

章女士很反常,遇事无谓无求的她如今站出来发声。

从爷爷奶奶那她了解过妈妈以前的事,外公在报社上班,外婆作为特派记者从西伯利亚来到异国,两人在工作中产生情愫,结婚并育有一女。母亲长得更像外公,标准的东方女子相,蛾眉曼睩,楚腰蛴领。后来发生种种变故,外婆选择离婚独自回国。

次年,外公再娶,又一年,章家迎来新儿子。

外公是普通工人,工资十分有限,更何况新讨的老婆不出去做工,上有年老父母,下有待哺孩童。母亲的日子不算轻松,尤其是她还走小提琴这条路,全家靠着外婆留下的嫁妆度日。

母亲和父亲的故事带点旧式风,在大学里相知相爱,得知母亲的出国梦,父亲上大学时存钱送她出国,毕业后回家乡应聘,一月工资有大部分汇给母亲当生活费。后来立业、成家、买房、养育孩子,每步走得踏踏实实。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