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面,白云起今日也携其夫回来了,只是两人一切如常,看不出什么。
几人吃了早茶,说起往后的打算。
方修远道:“皇上有意派我去江乐城驻守三年。”
江乐城位在大启中部,不靠近边境和西北战场,是个中规中矩的小城。
但因近年来战乱,有鼠目寸光之人认定大启气数已尽,便起了占山为王的意图,带着杂兵逃进深山自立为王,干起了拦路抢劫的勾当。
徐昭也听闻了此事:“江乐城匪首占山为王已有两年,但一直以来没犯下大事,朝廷便未派兵剿匪。”
现如今四海归平,国外诸国俯首称臣,大启便有了空闲来收拾些自家杂鱼。
总的来说,这任务难度不大,派方修远这个最近屡立奇功、风头无限的将领去便有了些下放历练之意。
只三年,三年后归朝便又能往上升一升,若剿匪顺利,便是提前回京也可。
剿匪总归只是个提拔的名头。
而他这一去,自然是想带上新婚妻子的,白夫人略有不舍,小女儿才出嫁不久便要离家,她总归是放心不下。
白云落却道:“娘,这些年我饱读诗书,对大启名山江河的风光烂熟于心,可未曾亲眼见过。”
此次于她便是个极好的机会,方修远曾问她是否想亲眼看看京城之外的大好风光,他做到了。
许是文人雅客都有这样的想法,白右相拍了拍夫人的手,提起了当年往事:“你可还记得,当年我高中状元后,皇上派我去云南……”
白夫人还记得那段往事,即使她一生顺遂,也不得不承认,那段时光着实快乐。
故此,白夫人渐渐放下了心,给了女儿自家商队的令牌,方便她离京后传信回家。
这头,白家三母女在商讨去江乐城赴任后的衣食住行该如何安排,方修远插不上嘴,便去看自家将军,见他独自闷头喝茶,便知这是还没和好。
他凑到徐昭身边小声询问:“嫂子还在生气?”
徐昭盯了他一眼,摇头。
白云起早就放弃了和徐昭较量,恢复了日常态度,该怎么样怎么样,仿佛只有他还在为“和离”之事耿耿于怀。
连方修远都替他着急:“怎么回事啊,都半个多月了还没哄好,将军你行不行啊。”
徐昭看这人满面红光、洋洋得意地质疑自己的能力,拳头顿时发痒,恨不得当场打在这欠扁小子身上出出气。
或许是已经成婚、有了家室,方修远自觉和他家将军在这方面处于同一个水平,往日不敢说的话此刻也敢了。
他将徐昭拖到白府小花园,向他传授哄妻之道:“这娘子都是宝贝,得小心、用心、耐心哄着。你想,嫂子和云落在出嫁前都是家里岳父岳母的掌上明珠,从未受过气。若嫁给你之后还要受气,哪有这样的道理?”
“小心一个哄不好,嫂子就和将军你和离了!”
这句话说到了徐昭心坎上,他怕是就是这样。
见他神色松动,方修远再接再厉:“所以呀,要顺着哄着,不要闹什么别扭了,家和万事兴嘛。”
“再说了,将军婚前并未与嫂子好好相处过,比我便差了一等,更是要好好对待、将嫂子的喜好厌恶都熟记于心。若有什么矛盾,也别想着男人不低头了,早早解决矛盾才是正经事。”
“我见将军十分喜爱嫂子,可嫂子是否知道?这女子啊,需要安全感,若你爱极了却不说,她不知道,那岂不是白爱了?”
这句话让徐昭恍然大悟,如仙人抚顶、醍醐灌顶。
得让她知道,知道非她不可的心意,或许这才是不提和离的关键。
方修远见他振奋精神便知道这人是悟了,不忍得意一笑,什么嘛,虽将军早成婚一年,但在夫妻间处世之道上的悟性还不如自己呢。
莫名觉得高了将军一头,骄傲.jpg
半月后,方修远领旨离京,携带其妻前往江乐城赴任。
白云起给妹妹送行后,又收到了长安要离京前去封地的消息,只觉得不过一月身边熟悉的人便走的走、散的散,心境难免低落。
此时徐昭走上前来与她并肩,偏头打量她落寞神色后忽然开口:“世上没有不散的宴席,各有各的去路与归处。长安已经长大了,是时候肩负其她作为公主的担子。”
白云起也知这个道理,她并不是没有与他们再相见的机会。方修远三年后必然与妹妹归京,而长安在国诞、除夕等大节也会被召回赴宴,总归还有相见的机会。
但她就是有些难过。
一点点而已。
徐昭叹了一口气,墨色衣袖悄然移至两人中间,那只大手抓住了微凉的小手,暗自用力握紧。
白云起一惊,连忙转头看她,两人已许久没有亲密接触,虽这段日子徐昭的态度有些缓和了,但贸然被抓住手,她还是有些不可置信。
这是不想闹别扭了?
她琢磨不透,索性就当什么都不知道,任由他拉着走,反正又不会少块肉。
徐昭心里也有些忐忑,太久没碰过她了,方才见她难过才没忍住,现又怕她嫌弃自己。
那天听了方修远的肺腑之言后徐昭便开始转变态度,未避免生硬,他就从小做起,生活饮食、喜好厌恶等方面一点点入侵。
但让他纠结的是,或许是自己前段日子过于冷漠,以致于她对自己所作的这些小事并没有什么变化。
对此,徐昭也有些丧气。
就算此刻拉住了她的手,却也怕她嫌弃或是不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