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京中有卢公公一手建立的锦衣卫。
秦家和锦衣卫没有直接关联,但透过秦均行,倒是能和北镇抚司攀上缘分,论论交情。
她家的世子,素来和如今北镇抚司的镇抚使交好。
乔嬷嬷用周婉的对牌,去账上取了五百两银子,亲自去了趟北镇抚司。
德七今日回北镇抚司,但段劭不在。
宫中召见,料想归来怎么也要卫申时,陛下素来喜欢段劭,总是留他。
德七处理了些近来堆积的公务,忽听有人来寻他。
出门一见,发现是乔嬷嬷。
还没反应过来,袖子里就多了某种熟悉的偏硬触感,刚贴到肌肤,鼻尖就好似嗅到了浓重的油墨香气。
德七:“……”
这是咋了?
知道他埋伏在沈家,所以特意送来的封口费?让他在段劭面前恶言几句,把四姑娘让给秦家?
不可能吧。
他觉得自己想多了。
还未想出一二三,乔嬷嬷就恭敬道:“许久未见您。”
上午刚在沈家见过的德七:“。”
倒也没有。
等知晓乔嬷嬷来意后。
德七:“…………哦哦。”
怎么和沈庭瞻来意一样?
消息已经打探出来了,他回来主要为的就是这事,李家四郎在外面,确实有个外室,模样还不错,尤为娇俏,按李家四郎和李氏的交谈来看。
李家四郎的心里,这位外室,还柔弱不能自理。
一份消息,先得沈府的五百两,再得秦家的五百两。
世上还有这种好事儿?
德七陷入沉思。
他的表情,落在另人眼中,就别有一番意味了。
乔嬷嬷不动声色地又向他手中塞了张银票。
德七:“……”
德七:“您——”
您误会了。
还没说完,手中又多张银票。
德七:“…………”
您是真误会了,但我还挺想收。
他缓缓收回未说出口的那三字最终浓缩成了一个字:“行。”
乔嬷嬷看他数息,见他松口,又递来张。
反正秦家不缺银子,她来的时候,拿了张五百的,想想又觉得不妥,回去多拿了几张一百两面额的。
乔嬷嬷满脸写着四个字:越快越好。
德七:“……”
好的。
他缓缓道:“晚上就给您递消息。”
乔嬷嬷登时笑了下。
德七:“。”
今天还真回对了。
德七看着袖中的七百两银子,沉默了下,去段劭书房等着。
-
段劭此时正在宫中。
陛下很喜欢他。
最初是因着卢辛的关系,卢辛到底是从潜邸就跟着他的老人了,帮他良多。
陛下在当初的皇子中不算出挑,能得到帝位,旁人不知卢辛的出力,他却是知的,这些年来,对卢辛,是当亲人相处的。
对方没有生育的能力,他当初知道卢辛在即将入宫的小太监中找了个养子时还感慨。
总算是个自己留个后,来日魂入西天,棺材前也有个尽孝的。
他对段劭渐渐上了心,时不时召见来瞧一瞧。
到眼前一看,才发现生得唇红齿白,很是漂亮。
他子嗣尚可,虽说放在历代帝王里也是尚算丰盈的,但到底有不少高位妃嫔膝下无子,段劭六岁就入宫,倒让不少妃嫔得了趣。
不知道段劭如何做想。
他是觉得舒心许多。
时间长了,又一直长在自己眼皮子底下,总归带了几分真情。
今日来,是因着喜事。
陛下提起这桩事,眉飞色舞:“娴贵妃有孕了。”
段劭坐在陛下身前,闻言,轻怔了瞬,眼中闪过一丝轻快的诧然。
陛下更显得意。
锦衣卫纵然权力彪炳,也依旧要依仗着天子。
纵使知道天下事,也不得宫闱之事。
娴贵妃入宫六年了,最初他也想让二人间再有个孩子,但老天不垂怜,终未得成,哪怕他私下寻了许多方士,吃了许多红丸,也未如尝所愿。
甚至偌大个后宫,诸多妃嫔,终未添一子半女。
多年未得,他已想顺应天命,没想到,新年之际,娴贵妃告诉他,孕已三月。
陛下大喜,又夹杂着一种微妙的自得情绪。
年近五十,尚可得子。
普天之下,也就他这位帝王。
段劭笑笑:“恭喜陛下。”
二人闲说几句,陛下再生起做媒的心思。
他都再有孩子了,段劭算算年纪,也到了可以成亲之时,想来若是有了孩子,也不知道卢辛那个老家伙会开心成什么样子。
陛下投来的目光微微凝实。
他想起了娴贵妃昨日晚间对自己说的话,说自己有个妹妹,前几日入宫,瞧见段劭,自此日思夜想,魂不守舍。
陛下听后笑,未应下,也未拒绝,只言次日让其入宫,问问他的想法。
段劭:“……?”
有事?
陛下适可而止,没真明说,只提点道:“娴贵妃的妹妹,你可曾见过?有何想法。”
段劭:“。”
又来。
他平静道:“见过一次,长得很有佛像,感觉被净化了。”
简称无欲无求。
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