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吧,我稍后给你发邮件,方便的话可以邮件回复我,我先不打扰你了。”
挂掉电话后,程渊崎坐在工位上感到疑惑,这确定是项目带头人?怎么给人一种一问三不知的感觉。他把名片放在抽屉里,看了眼挂在墙上的时钟,决定今天就先到这里了。正准备收拾东西下班走人的时候,身后传来同事的声音:“渊崎,等下一起去喝酒吧,科长也去,坐我车走,等会儿停车场见。”
本来还想今天早点下班回家独自喝点小酒,这下好了,有科长在的饭局容不得他拒绝,同事已经擅自帮他决定了。
饭局定在一个川菜馆,科长喜欢边吃辣边喝酒,于是每次聚餐都会特意定在川菜馆,程渊崎几乎把这附近的川菜馆都吃了一遍,胃也跟着受了不小的折磨。
“今天喝什么酒?”科长兴致勃勃地发问。
“今天准备了高粱酒,这是我一个朋友特地带回来的特产,很有名的,拿来给大家尝尝。”
科长把放在转盘上的酒瓶转到面前,拿起来仔细打量一番,二话不说直接拧开瓶盖先满上一杯。
“哟!这味道香啊!以前我不喜欢,现在觉得可以尝试一下。”
“科长您慢点喝,这酒度数有点高,喝太快容易上头。”
一小杯已经下去了,科长给其他人也陆续满上,程渊崎看到转到自己面前满满的一杯酒,艰难地伸出手,认领了一杯,今晚不知道能不能顺利忍到回家之后再吐。
“点了哪些菜啊?”
“点了辣子鸡、水煮牛肉、酸菜鱼,还有一个开水白菜,不够咱们可以再加,我特地嘱咐了厨师多放点辣!”科长很是满意,不自觉地又抿了一小口酒,坐在旁边的程渊崎却在暗自伤神:科长要是哪天能喝出个胃出血就好了,以后就再也不用陪他这么作践自己的胃了。他让服务员又给自己上了一个空杯子,用来专门倒白开水喝。
“渊崎,和滨海大学的合作谈得怎么样了?”
“我已经拜访过生科院那边的罗海舟教授了,今天刚和他们的项目带头人联系上,正在和他沟通物资清单,等确定了之后就可以开始筹备签约仪式。”
程渊崎的工作思路很清晰,一切按照他的计划,看似非常顺利地推进当中。
“有一点你要注意一下,就是他们学院的那个青年讲师。”科长突然正色道:“那个年轻人不好搞,很固执,一板一眼的,不是个会变通的人。”
程渊崎倒是没想到这一点,一时间很难将电话里听上去呆呆的声音与科长得到的信息对上号。
“但他对我们很重要,新品的开发计划里,有一个数据验证的环节是绕不开的,他目前的研究课题刚好和我们的开发计划高度重合,所以我们如果能拿到他的实验结果和专利授权是最好不过的。不仅能加快我们的研发进度,还能帮我们省一大笔找第三方实验室的实验费用。”
“原来是这样啊!但为什么会说他难搞呢?不轻易开放专利授权吗?”
科长有点为难地挠了挠头,犹豫了一会儿还是直白地说道:“他们这种搞学术研究的,多半都是性格比较严谨的人,说难听点就是一根筋,不会灵活变通,容易钻牛角尖,比方说这个实验的条件放宽一点的话,也能得到差不多的结果,可能没有那么精确,但是要自圆其说的话也能说得过去……”说到这里,科长举起酒杯送到嘴边,接下来的话按下不表。
程渊崎明白了科长的意思,说白了就是尹老师是个治学严谨的人,很难配合某些学术不端的要求,但是他们这行或多或少又存在这种行业现象,或许这就是评价他“不会变通”的原因。
“渊崎,你要和他搞好关系,你们年纪差不多大,相处起来应该会容易些,这也是我派你去跟进这个项目的主要原因。”
还没有见过这位年轻的老师,程渊崎的心里产生了一丝兴趣,遐想之余,手机屏幕亮了起来,是一封新邮件,来自一个陌生的邮箱账号。他点进去看到了一个整齐的清单列表,上面写了详细的物资数量和规格,甚至还附带了实物图片,邮件结尾是他的感谢:如果能提供实验室所需物资,将感激不尽!这不仅帮助了我们学院,而且对我们学术前沿研究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真是个有情怀的人呢!事情变得有点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