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后,大家讨论的最多的还是未来。
到这个时候,不确定也要确定了。虽说以前的职业规划课上说过很多方向,也解释清楚利弊。
但少年人刚站上人生的十字路口,还是免不了迷茫。
幸好在上学期,经过和老师家长的谈话,大都确定了学术深造还是职业进修的大方向,因此下学期的氛围反倒轻松些。
到了总复习,老师也不像上学期天天赶进度,上课也有心情跟她们开玩笑。
体育课也没有人悄悄溜回教室学习,都在积极运动。
江识年在上课前就邀请了黎恪,成功跟她一同打羽毛球。
黎恪没有拒绝的理由,不过答应归答应,她们既然要在同学面前保守秘密,就不宜太亲近吧?
黎恪委婉地问:“你不去找季观溪吗?”
“她打篮球呢,”江识年抬抬下巴,示意那个篮球场上正在扣篮的身影,“篮球迷。”
黎恪笑了下:“季观溪打篮球确实很厉害,她是校篮球队的吧?”
“对对,”江识年没接住球,重新开打,“她从初中就开始打了,天天下课打。”
江识年初中跟季观溪不同班,成为朋友是因为一场非常俗套的意外。
那天是江怿的生日,正好最后一节课还是体育。
江识年翘课翘得理直气壮,趁着老师说自由活动,转头就准备翻墙出去给江怿挑礼物。
可能是为体育老师鸣不平,路过操场,一个篮球飞过来,精准地砸到了她的后背。
非常强的推背力,江识年险些摔倒。
季观溪匆匆赶来:“你没事吧!”
“……”江识年估计自己后背青了,“还活着。”
“抱歉抱歉抱歉,”季观溪连声道歉,掀开她衣服发现红了一大片,“我陪你去校医务室!”
“不用了,”江识年着急回家,怕被老师发现,“没那么严重。”
“那你加我联系方式,”季观溪急得团团转,拽住她的衣服不松手,一副恳切至极的模样,“我请你吃饭。”
江识年就扯了张纸条写下自己号码,给了季观溪。
“好巧啊……”就这样成了朋友?黎恪觉得好神奇。
“更巧的还在后头。”江识年说起这件事就无语。
因为季观溪忘记加她微信了。
江识年本也没放在心上,但更巧的是,半个月后,她又遇上了同样的事情。
依然是熟悉的场面,只是这次,江识年见篮球过来直接一个闪躲,没让自己再受一次皮肉之苦。
季观溪跑来,给她竖了个大拇指:“蒂!”
江识年翻了个白眼:“呵呵。”
“你这人怎么说话呢!”夸了她反被骂,本就脾性急的季观溪生气了。
“你再看看我是谁?”江识年假笑。
季观溪仔细观察,若有所悟。
然后她抱着篮球迅速跑了。
“不许跑!”
江识年在背后狂追,两人绕着操场跑了一圈,最后气喘吁吁倒在草坪上。
“我输给你了,”季观溪躺成一个“大”字,摆烂道,“要打要杀随你的便。”
江识年说:“请我吃饭。”
“……姐妹,你就图这顿饭啊?”季观溪坐起身,做出击掌的动作,“蒂。”
“还用你说。”江识年得意地笑起来,跟她击掌。
“太巧了。”黎恪说。
打完羽毛球,她们坐在操场的长椅上,看跑步的体育生。
江识年和季观溪的相遇始于不能更巧的巧合,不知不觉就成了好姐妹。
“是啊,”江识年用手给自己扇风,“不过就没有不巧的事情吧?”
她喜欢上黎恪,也是因为巧合。
她们人生的错位,与现在的关系,也是谁也想不到的。
“况且,即便会因为各种事情遇上,也可能不会聊得来,成为朋友,”江识年笑着看向黎恪,“这么看来,能够产生联系就很不容易了。”
“是这样啊。”黎恪说着无意义的附和。
知识可以学习,在社会中,依靠着默认的规则也能够拉进关系,互惠互利。
唯有朋友,是不可复制的。
不知道因为那句话能够打开心扉,不知道在那条路会不约而同地选择同个方向。
……更别提恋爱了。
不管是情感还是事业上,都要互相磨合,互相坦诚,把对方规划进自己的未来。这样亲密的程度,离黎恪还有十万八千里远。
黎恪知道如何礼貌地交际,知道怎样跟老师说话,知道办活动时如何协调各方。
但是怎样才能有朋友呢?
能够敞开心扉聊天的朋友,能够有说不完的话的朋友,她们都是怎样得到的?
不,用“得到”这个词的黎恪,完全不能够明白吧。
不知为何,黎恪的情绪忽然有些低落。江识年察觉到了,想要她开心一点。
她起身:“黎恪,要去买水吗?”
“我不渴。”黎恪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