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便利店很好找,就开在路边,周围繁华,人流量大,陶屿表示满意。
车可以停在后面的巷子里,相对偏僻,但比直接停在路边安全。
陶屿进了店,接待她的是个模样很挑剔的中年男人,上下打量了一下陶屿:
“你是应聘那个吗?”
“对。”
“怎么是个女的。”
陶屿在心里翻了个白眼,面上却没有说什么:“之前在网上沟通过的。”
“嗯,你之前干过吗?”
“没有。”
“那还得人带你。”
男人不耐烦地打了个电话:“芳姐,你晚班早点来,有事。”
“嗯?我被录用了吗?”
陶屿脱口而出。
“你六点钟过来,有人带你,先干三天,能干我们就按网上写的那个待遇来,你自己看。”
“好……”
陶屿识趣地从店里出来,刚刚开了那么久,她已经有点饿了。
漫无目的地在街上走了起来,如果现在北方,大概也到了飘絮的季节,但这里不种柳,满目便只剩枝桠上的嫩青。
她居然难得地生出几分悠闲的情绪。
这边是城东,与她之前呆的地方距离比较远,陶屿打开手机看地图,这一带繁华,是因为附近有大学,而且不止一所,她略略看了一会就懂了,学校多,学生也就多,出来找兼职的学生就更多了,也难怪老板的耐性有限,不缺人嘛。
大学时代她做的多是家教、文案这类的工作,到底在文气里打转,直面社会生活的时候少,也不知道这份工作能不能干下去。
胡思乱想了一阵,看看时间已经到了五点,陶屿思考了好一会,终于下定决心,今天既然找到工作了,得吃点好的。
W城的牛杂有名,是陶屿在大学时代就吃过的,但那时候略嫌贵,想不到现在还是嫌贵。陶屿就近找了家馆子进去,先看看团购里有没有套餐可以团,选了个单人餐,又另加了一碗排骨藕汤。
这家店生意不错,三三两两不时有大学生进来,陶屿在角落里的桌子上撑着脸庞看,那些洋溢着青春的面孔,好像离她已经很远了。
单人餐上得很快,塑料托盘,一派快餐的样子。一小碗牛杂炖萝卜,一碟辣萝卜条,一碗米饭,最后端过来的是一碗藕汤。
“菜齐了哈。”
陶屿拆了一次性筷子,先去夹牛杂里的萝卜,入口有筋絮,不是很好吃,还有淡淡的苦味;牛杂倒是炖得很软烂,牛肚柔韧,牛肠肥糯,还有牛肺牛肝这种寻常店里不怎么做的部位,调味挺辣的,陶屿多吃两口,被呛得差点咳出来。
相比之下,藕汤就温和得多,莲藕吃在嘴里软糯拉丝,汤底稍稠,喝起来有点像粥,味浓厚有肉香,回味却是淡淡的清甜。
等藕汤见底的时候,陶屿才配上米饭快速地吃牛杂,不得不说,微辣的肉菜是下饭的好物。
眼见着牛杂碗也见底,陶屿夹了一根辣萝卜条,嘎吱嘎吱地嚼着。
旁边桌的女孩突然对着她说话了:
“小姐姐,饭前不能喝那么多汤,对胃不好的。”
陶屿本来以为她在跟别人说话,又意识到四周并没有人,这才意外地应道:
“好。”
话一出口才觉得,未免太学生气了些,也幸好对面大概也是个学生,见她应下来,脸上露出了甜甜的笑:
“我以前也爱边吃饭边喝汤,我奶奶跟我说这样不好,容易冲淡胃液,影响消化的。”
“谢谢你提醒。”陶屿也笑了一下。
这个女孩让她想起大学时代的自己,虽然也有辛苦的时候,但是对世界有着天然的青涩善意,不吝于分享给一个陌生人。
陶屿见她的餐还没来,下意识地问了一句:
“你点的什么啊?”
女孩指指陶屿面前:
“我点了牛杂,这家牛杂料还挺足的。”
左右观察了一下周围,没有服务员过来,女孩轻轻凑到陶屿旁边:
“不过藕汤不行,这家藕汤太稠了,不是自己熬的,估计加了藕汤宝,你要是爱喝,可以去小桃园。”
陶屿连连点头。
“不过小桃园现在搬了,有点远,你可以看看。”
这样扑面而来的善意陶屿简直无法拒绝。
等时间终于快到六点,陶屿不得不结束了谈话:
“那我先走了,你慢慢吃哦。”
“嗯!你一定要记得去小桃园啊!”
“好!”
走出饭店,陶屿还觉得心情明亮,遇到一个与人为善的人,无论如何是让人愉快的。
再次来到便利店里,老板已经走了,店里守着的是一个清瘦的阿姨,年纪比陶屿的母亲要大,见陶屿走过来,问道:
“伢,你是今天新来的吧?”
“对,我叫陶屿,您叫我小陶就行了。”
“小桃?这个名字好听,你多大了呀?还上学不?”
……
一连串车轱辘一般的问话之后,陶屿绝望地想,这阿姨大概是个好人,就是嘴太快了。
“芳……芳姐?我是今天刚过来,还不是很清楚要干什么,你跟我说一下吧?”
“你就看着就行了,都可简单,你们读过书的,一看就明白了。”
陶屿“嗯”了一声,就站在芳姐不远处看着,时不时搭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