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港这边年夜饭必须有的一道菜叫做荷包,是用油豆腐剪开后,在里面塞入各种不同食材,最后一起炖汤。
刘奂觉得这逻辑和北方包饺子差不多。
但是黎港当地许多饮食民俗无论怎么看都归属南方。
大年夜的前五天,黎港终于下了雪。今年是一次暖冬,如往年时候,在他们刚到达黎港时候就该见到今年的雪了。
刘奂看着卫奕从其他亲卫那里带来的线报,今年不只是大烨,整个中原地区都出现了初雪较晚,雪线北消的情况。
明年这个年怕是过不好,大概率会出现大范围的旱涝灾害。
她放下这条线报,看向窗外飘散的皑皑雪花,不免得叹息。
下一条线报来自烨都,江丞相,告知她烨都一切安好,李太尉猜出来了刘奂不在,但是没有造次。其他人仍然不清楚此事。今年烨都宫中的年夜宫宴依旧,但是作为主君的刘奂最近偶生红疹,天天不爱见人不和人说话。
江丞相和李太尉合作,发现了有一些人小动作颇多,似乎是以为大烨朝堂会更新一批新人,结果他们被二人顺藤摸瓜端了一个窝点。
这一条线报来自昭都,眼线已经探明,海寇一事与昭有些关系,但是如今海寇已经脱离了昭的控制,貌似是谈崩了。
另外一条就更有意思了,来自烨燕边境,据说那边似乎找到了叛军的踪迹。
刘奂将这些放下,提笔一一写下自己的安排,最后唤来卫奕将这些送去。
明天便是大年夜,刘奂放下这些事情后就出门走入这漫天雪幕中。
刘奂曾经是南方人,从小就喜欢雪。
哪怕她差点冻死在北行时候遇到的寒冬里,她也还是喜欢雪。
原本裴桢撑着一把油纸伞,站在乌瓦檐角下看墙上被雪掩盖的绿苔。
他一回头,就见到刘奂在漫天大雪里走来,满头霜雪,好似从岁月里走来。
裴桢连忙走到她身边为她撑伞。
“您怎么就这样出来了?不带把伞?”
凑近了看,裴桢看见她连眼睫上都落满了晶莹的雪。
刘奂笑笑:“因为我喜欢雪,见了雪就高兴。”
刘奂此刻的表情是高兴的,但是眼神空茫。
雪幕将周围一切掩盖起来,好似这世间只余这伞下的二人在缓步而行。雪沾染在他们发梢,好像落了一身月光。
裴桢只希望这段路再长一点。
现在他也喜欢雪了。
这样好像他们一起走到白头似的。
檐下看雪的徐宛见到裴桢为刘奂打着伞一起走来时候,实实在在被惊讶到了。
“阿月,裴公子?”
这两人是不是太亲近了?
没等徐宛细思出什么不对劲的地方来,刘奂便唤她:“阿宛姐姐,我之前叫厨房准备了好几样食材,我们把大家叫上,去姑婆那里,一起做荷包吧。”
刘奂走出伞下,就好像雪花一样轻快地来到徐宛身边:“过年了当然得热热闹闹的。”
裴桢收了伞,向徐宛点头致意,剩下的目光一大半在刘奂身上。
刘奂总有本事,把原本安静的地方变得闹哄哄的,原本寒冷的雪天,也是能够让人觉得暖融融的。
苏老夫人抬头见到高出院墙柿子树上还挂着红彤彤的柿子,上面停满了白雪。
和她一起多年的张嬷嬷从城外寺里回来,此时站在她身后。
“您好歹多加一件袍子。那小翠真是个不会照顾人的。”
张嬷嬷也开始怪起了背锅侠小翠。
苏老夫人好笑道:“你这话和阿宛说得一模一样,真是,定是你教坏了她!”
张嬷嬷俏皮一笑,两个头发花白的老人家也如小姑娘一样嬉笑起来。
但是雪落时还是太过寂静,很是容易让人陷入往事里。
一只老鸦羽翼掠过落下的雪,飞往院墙那头。
“姑婆!”
徐宛跟在后面,没想到刘奂从小翠那里听说苏老夫人没休息,在看雪,直接在院里大声喊她。
平静如古井的深院被刘奂这位菲律宾跳水队编外队员砸出水花,苏老夫人一听这咋咋呼呼的声音,嘴上说着这孩子天天怎么这么欢喜,脸上那种笑容却透露了自己的心绪。
刘奂领着一大堆人跑到苏老夫人的院子里,她这时已经落了满身雪,苏老夫人出来一见她,便道:“怎么不打伞就来了?不怕着凉?”
刘奂笑着说:“我喜欢雪,不会着凉的。”
她又上前:“姑婆姑婆,我们去西边那里的暖阁一起做荷包吧。我准备了好多食材!”
众多小辈在她身后见礼,除了阿五不知道溜哪里去了,其他人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