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壶平稳地在赛道上滑动着,最后稳稳落入得分区,而且位置还相当地靠近圆心。
林程在心底舒了口气。
谷非池大声夸奖:“不错,很靠近得分点。”
林程抬头看向他,羞涩地笑了笑:“嘿嘿,谢谢。”
所有练习生都已经完成了两次冰壶的投掷练习,为了保证接下来比赛的可观性和趣味性,谷非池已经提前告知工作人员,打开了另外一条旱地冰壶赛道,让嘉宾们再多练练熟悉一下。
“你们一队在这里继续练,另外一对在旁边那个赛道练,有任何问题可以来找我,”谷非池看了一下练习生的数量,继续道,“我给你们一个小时的练习时间,主要是练习冰壶的投掷技巧,你们要是觉得自己练得不错,可以开始学着击打冰壶,他的要点一样,身体要稳。”
“好”
练习生们分成两队,在旱地冰壶的赛道上练习着。
谷非池则在两条赛道上分别巡视,遇到动作不标准的练习生,立马上前帮他矫正。
半个小时后,谷非池双手叉腰站在赛道旁看着一队练习,突然胳膊被拍了一下,他扭过头看,是林程。
林程腼腆地问:“谷教练,我们队刚才练习了几次击球,但是总是击不准球,要么力道不够,要么就是力道太重,两只冰壶都冲出得分区,你能过来指导一下吗?”
谷非池点点头,跟着林程过去,他蹲在发球线上,右手拿着冰壶:“要击中得分区的冰壶,其实还要得有策略,但你们今天刚才入门,我就简单讲。其实主要战术就是,到底是把冰壶击打出去,还是是把自己冰壶击打得更靠近圆心,这是两种策略,需要靠自己经验和战术的判断来决定。”
他指着前方的冰壶:“比如现在得分区里靠得我们最近的那只冰壶,你们觉得应该是让它继续往里靠?还是把它打出得分区?”
说完看向练习生们。
练习生纷纷转头看向那只冰壶,冰壶安稳地躺在得分区边缘的位置,靠近圆心和得分区靠后快出界的位置还有三只冰壶,整个得分区一共有四只冰壶,呈一个钝角三角形排列着。
他们眉头紧锁,三两成群地小声讨论,一分钟后,似乎统一出了意见。
林程:“不能击打最近的冰壶,要把他推进去。”
谷非池看着他们,笑着说:“你说得对……但也不对。”
“啊,什么意思?”林程一副疑惑的样子。
谷非池继续笑着解释:“就像我之前说的那样。在不同情况下,策略的选择是不同的,如果这是这场的最后一次击球,那么我就要选择把它击得靠圆心更近,如果不是,我会选择把它和靠近圆心那只冰壶一起击打出得分区。”
看着练习生似懂非懂的表情,谷非池补充道:“我们每一次的击打是为了‘最后’让我方冰壶的位置离圆心更近。现在这只冰壶的离圆心很远,如果这是最后一击,我需要把它击打近圆心。如果这不是最后一击,我把他击打近圆心后,对方队伍立马把会把再次击打出去,所以我选择把这只冰壶和靠近圆心的那只冰壶一起击打出去,给下面的比赛留下更多悬念。”
练习生们连连点头,一副豁然开朗的模样。
谷非池一脸微笑:“这个其实要根据不同情况来分析,很复杂。所以我们在比赛的时候除了体力,更多的时候是在用脑力分析各种会产生的情况,然后选出目前的最优解。”
林程一边点头一边在心里默默地为谷教练点赞,实在是太厉害了,他来参加节目之前一点都没听过冰壶这项运动,来之前稍微看了看冰壶运动的百度百科,看上去就是滑行刷冰…感觉挺没意思的。但没想到这里头还有这么多的门道,真是越听越感兴趣。
“那我现在教你们怎么把球击打出界,”谷非池伸出手指向前方,“现在这个冰壶其实和圆心的冰壶在一条直线上,而且这一根直线上就这两只冰壶,也就是说我们没有其他的障碍。”
“要通过一只冰壶把另外一只冰壶一起送出界,其实跟之前一样,最重要的还是要稳定,同时力气要稍微加大些,才能把两只冰壶一同带出界。”
“力道的把控和平衡的掌握,都是需要平时的训练,练得久了有了肌肉记忆,自然就晓得该怎么办。”
说完,谷非池用力把冰壶往前一推,冰壶快速向前滑行,砰得一声,撞击到圆心的冰壶,速度顿时收缓,但仍保持前进的推力,最后两只冰壶一同滑出了界。
林程和练习生们简直被这一下迷直了眼,谷教练的动作优美,冰壶的滑行轨迹也流畅至极,冰壶和冰壶撞击的那一声脆响,简直响到了大家的心里。
谷非池看着大家掩饰不住的“小迷弟脸”,内心有些小雀跃,但还是保持面上的冷静,一本正经道:“好了,你们自己练习吧,得多练。”
说完,站到一旁,继续盯着场上的情况。
四十分钟后,眼看着所有练习生的额头上都布满了汗水,一个个脸蛋被蒸得红扑扑的,看样子是练得差不多了,谷非池再次提议按照之前的规则比赛一场。
林程第一个站上发球线,他看上去明显没了之前的紧绷感,自信了许多,蹲下、滑出……果然这次冰壶没有“三不沾”,顺利进入得分区,并且位置还挺靠近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