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北帝再如何不愿,趋势所然下,在大军班师回朝后,有心人的推动中,还是不得不硬着头皮封纪舒年为当朝太子。
所有人都能看得出北帝的勉强和不甘,可那又如何?如今的纪舒年可不是当初那个只能仰仗北帝,为了权势不得不沦为北帝手中牵制朝臣与各方党派的棋子。
纪舒年这边事业如日中天,可以说得上是炙手可热,无数京城权贵家,都纷纷打起太子后宅的主意,与此同时还曝出一件皇室丑闻。
据传闻,恭亲王并非慧嫔所出,其生母乃已然被发落冷宫的廉罪人。
因着王家与慧嫔势大,廉罪人自打入宫以来便以慧嫔马首是瞻,两人怀有身孕时间相近,一前一后诞下皇子。廉罪人自知慧嫔不会让她的孩子平安长大,便收买宫人在慧嫔发动生产之际喝下催产之药,成功将皇子掉包,随后以早产早夭之名,让宫人把慧嫔的孩子处死。
宫人动了恻隐之心,将慧嫔的孩子送到宫外未有子嗣的人家收养,然而那户人家后来死在回祖籍的途中,皇子也相继流转被贫寒人家手中,直到近日廉罪人所做之事才水落石出。
那位流落民间的皇子,便是韩睢,如今认祖归宗改名为纪睢。
兴许是为了想要牵制于纪舒年,如今慧嫔重回妃位,在外人面前,北帝向来不吝啬表现出对纪睢的宠爱,甚至封其为庆王。
庆有庆贺、福泽等含义,庆王等封号也有才华横溢、才思敏捷、正直勇敢等寓意在其中,足以见得北帝为了牵制纪舒年有多么的努力。
特别是顾彧卿回京官复原职,北帝也不知从何处听闻顾彧卿对庆王有恩,在知晓纪舒年与顾彧卿乃‘死对头’之后,官品更是一升再升,竟直逼将军品级之下,明眼人都知晓北帝这是要将顾彧卿划到庆王党派,推庆王同纪舒年斗争。
当然,幕后之人当属北帝。
与其说是纪舒年与庆王的斗争,不如说是纪舒年与北帝之间的斗争来得更加准确,庆王与顾彧卿不过只是北帝手中的棋子罢了。
当日下朝,朝廷官员们都在悄悄地偷看前方。
前方处,纪舒年身着太子朝服,神色温和,也不知在同顾彧卿说些什么,也让官员们心中犯嘀咕。
不是都说纪舒年同顾彧卿为死对头吗?如今顾彧卿更是庆王那边的党派,怎么二人还能如此和平相处?莫非是因着丽妃之故,顾彧卿这才勉强同纪舒年制造和平共处假象?
与其他人所想不同,如今纪舒年之所以同顾彧卿‘和平共处’,确实是怀有目的。
不论顾彧卿是否知晓庆王真实身份,如今顾彧卿站在庆王那边,是毋庸置疑的事实。再者,前世顾彧卿能够当皇帝,说不定其中也有庆王的功劳。
哪怕朝廷有多么的腐败不堪,世人对皇权的畏惧与顺从,是刻在骨子里的固有观念。顾彧卿改朝换代之举,无异于是谋朝篡位,定然会被天下人不耻,进而被有心人利用。这也是为何各方乱臣贼子起义之前,都会扯‘正义’大旗的原因所在。
如今看来,上辈子顾彧卿之所以能安稳登上皇位,说不准便是庆王这个前朝皇子在帮衬。
或许之前纪舒年对利用顾彧卿有所不忍,可如今各种事实告诉他,对敌人的仁慈,便是对自己的残忍!
他太过知晓顾彧卿的才干,如若真叫顾彧卿彻底倒向庆王那边,他的储君之位必然会有所动摇!是以,小不忍则乱大谋!特别是如今顾彧卿在失忆之下,对他有寻常之人没有的信任,他要利用这份信任筹谋皇位!
至于北帝会不会怀疑?哈,他还能不能活到年关还未可而知!
想到昨夜恭亲王命人所传递书信之事,纪舒年心情有些尚好,连对待顾彧卿这个假好友真敌人,心情也是非常愉悦,没了那么多的不耐。
“近来天气炎热,孤得父皇厚爱,所赏赐了些许离枝。顾大人若是欢喜,孤便命人送到府上。”
顾彧卿嘴角微抿,微微上扬的弧度,彰显主人的心情愉悦。
看到纪舒年并没有误会他和庆王的关系,还特地送他难得珍贵的离枝,顾彧卿心里说不出的高兴。
回京后,他已经打探到失忆前的事情,对照他心里的感受,明白自己确实是对纪舒年有意,可对方意在皇位,彼此间的身份,注定不能将此番情愫表明。他只能按捺心中汹涌的情愫,强迫自己的视线不在对方身上停留,因为他发现自己似乎高看了自己的克制力。
此刻看着纪舒年张合的双唇,他心中想的却是恨不能将对方关在任何人都看不到的地方,将其压在身下,看着矜贵娇纵的人,发出难以克制而破碎的声音,有如神祇跌落人间,染上红尘,身上每一寸都残留着他的气息。
独有他一人,也只有他一人,然而他不能。
爱不是将对方翅膀折断,即便心有不甘,也要看着对方自由展翅高飞,以爱为名的伤害,从来只是自私自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