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帝皇,宝贝儿子胤礽身边的哪怕些许小事,在有心人的拨弄下,都是大事。胤礽不知道小宫女的结局,不过,被万岁爷不喜,调到辛者库的宫人想来不会有好结局。
于是,对于每一个出现在毓庆宫的人,胤礽都再难交心。说到底这些宫人,要么是汗阿玛安排的,要不是其他人安排的探子,真正为了胤礽的又有几人?别以为胤礽不知道那些眉清目秀的小太监是谁安排的,只不过被这宫廷逼疯了的胤礽也需要一个发泄渠道。被别人带坏,好过自己放纵摆烂。
想到这里,胤礽意兴阑珊,他说:“我不是个好的学习对象,御人的话,跟老四学。”顿了顿,他笑的不怀好意,“也该送你份大礼,这个地方应该会很好的磨练你。”
于是,半个月后,弘暄入住毓庆宫。
相似的情节,弘暄你又会怎么办呢?
面对此事,幼小的弘暄只觉得荒谬,不是,就因为海船模型和宫女姐姐多聊了一会儿,然后人就要被调走,人干事?
这么有才华的小姐姐,对海船结构一清二楚的小姐姐,就因为和他多说了几句话就被贬辛者库,这科学吗?
“你要为这个宫女求情?”皇帝的声音喜怒不到。
说起来也好笑,胤礽耿耿于怀的事情,康熙帝却不曾放在心上。
皇帝的下首,胤禔跟胤礽眼神示意:你干的?
你问胤禔怎么知道的?
当年的有心人是纳兰明珠和惠妃,怕胤礽学坏给皇帝上眼药的是索额图。
这一幕,胤禔可真是太熟悉了。
胤礽挑眉:怎么,你要揭穿我?
揭穿?胤禔有这么闲吗?
只是看着在一旁梗着脖子和皇帝不服气的弘暄,罕见的愧疚涌上胤禔的心头。
当年额娘为什么会这么做呢?
他记起来了,似乎是为了给他出气,因为他好不容易求了汗阿玛陪他吃饭,却在饭桌上看到了汗阿玛的宝贝儿子胤礽。
明明汗阿玛每天都和胤礽吃饭,胤礽还要破坏他好不容易求得的机会呢!
于是,他推了胤礽。
那一天,他过得很是愤懑伤怀,明明是他的生日,他却过得一点儿也不开心。
可其实胤礽又有什么错呢?他也只是希望和阿玛一起参加从宫外回来的哥哥的生日宴罢了。
世事如棋,他和胤礽都老了,胤禔目光复杂的看向弘暄,新的一代人又成长起来了。
弘暄对此毫不留情的点头,哪怕他知道他求情,皇玛法会更生气,但不求情的话,这样一个人才,也着实可惜。
皇帝再问:“哪怕她的出现从头到尾都是算计?”
弘暄的反应着实超乎皇帝预料,他说:“德妃娘娘安排的?”顿了顿,他又道:“可是,汗阿玛,那又如何?”
皇帝诧异:“你知道?”
不光皇帝诧异,就连胤礽胤禔也诧异。
不是,弘暄你既然知道,为什么又来御前求情?
弘暄点头:“她挺聪明的,孙臣看好她,额娘的基金会就缺这样的人才。”
“弘暄你用人还真是不拘一格。”说这话的是胤礽。
尽管算计有差,但胤礽却不觉失望。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对此,胤礽看向弘暄的眼神划过满意之色。
弘暄早就知道,皇帝只会满意,但还得考据弘暄一番:“她可是别人的探子,你真的不介意吗?”
“她探到什么了吗?”弘暄不以为然,“能被发觉的都是小卒子,臣孙不觉得这个一个宫女能算计到臣孙。”弘暄抬头,眼眸直直的对上皇帝,他说:“重要的事情,臣孙又不会和宫女说。反而是孙臣这些日子学到了不少。”
你别说,看宫女姐姐抓耳挠腮的回去研究海船的场景还挺解压的。
弘暄以为,被皇帝躬亲抚养的皇孙,身边没有别人的探子才不正常。和胤礽不一样,弘暄毕竟再世为人,再加上被两位伯父捶打惯了,对于身边的人,弘暄很是谨慎。
宫女姐姐为了引起他的注意吐露出渊博的海船知识之后,弘暄就怀疑她了。这些知识,本身也不是一个宫女该知道的。
只要有心去查,还是很容易查到的。虽然,弘暄觉得,德妃也是为别人背了黑锅,但能查到德妃娘娘,那她肯定也不冤枉就是了。
想起御花园里的流言,皇帝有些不放心的问弘暄:“明宪宗的万贵妃知道吗?”
若是单纯的探子,也许皇帝不会这么生气,但和万贵妃类似的事迹,皇帝那是一丝一毫也不允许。
大名鼎鼎的万贵妃谁不知道?只是……他和万贵妃?搞笑!弘暄脱口而出的第一句竟然是:“怎么可能,小爷又没有恋母癖。”
皇帝和两位阿哥爷:“……”
恋母癖?你别说这三个字总结的还挺恰当。
这么想得,胤禔直接笑出了声:“弘暄,这些词你到底是怎么想出来的?”
弘暄:“……”
那不是没反应过来,太过吃惊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