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意言因受罚而来到藏书峰,却发现正好有机会得以接近古籍库。
藏书峰峰主宁河涌不知何时已不知所踪,李意言随便翻开一本书名中带“药”字的古籍,惊讶地发现,其中记载了许多药峰藏书阁中,从未见过的独特见解。
这些内容无疑为他开辟了全新的思路,也验证了自己的猜测。
贺辞章并非不明事理之辈,以这种方式给了李意言一个学习的机会,也化解了与汤永年之间的冲突,让双方都有台阶可下。
————
一月时间匆匆而过,等李意言回到药峰时,进门第一眼,瞧见的便是正坐在床上背书的温绯乐。
听见脚步声,温绯乐把书页往旁边一斜,露出李意言的半张脸。
李意言也只能看见温绯乐的半边脸,见状,不由好笑。
这人在显摆,显摆他记得今天是自己回来的日子。
做到书案旁,蘸墨提笔。
正等着李意言表示表示的温绯乐坐不住,把书倒扣在床上,上前去看李意言所写的内容。
“黄芪、金缕叶……这方子对症的是……我兄长?!”
温绯乐说过自己来药峰的目的,有且只有一个,便是治好他兄长的病症。
只可惜,先天的病症罕见,因此连摸清病根都十分困难,家中遍请名手,也只能在发作厉害的时节,缓解几分。
此前两人同寝,有次夜谈温绯乐吐露了许多其中细节与曾服过的药方。
未曾想到,李意言一直记在心里。
此番受罚,竟然还替他搜寻相关记载。
温绯乐微微张口,震惊、感激与愧疚交织在一起。
想说些什么,但喉咙却被一种复杂的情绪哽住。
“温绯乐,你我同门共修,情同手足。看到你兄长抱病,我怎能坐视不理?这些记载是我从藏书峰所得,希望能对你兄长有用。”
温绯乐看向李意言,两人相视一笑。
那份因剑峰上的争执而产生的隔阂,在此刻烟消云散。
“就寝?”
“好。”
————
随着冬日的寒风渐渐吹散,年关将近。
温绯乐收拾好行囊,准备下山,心中挂念兄长病情是否好转。
“李意言,我走啦!年后再见!”
迎着凛冽寒风,红衣少年脚步轻快地走上下山的路。
李意言靠在小院门口,目送好友远去。
他的双亲早已离世,面对即将到来的新年,他并不哀伤。
只是人在这样的氛围之下,心中总会生出人生缥缈、无所寄托之感。
还是看书更有意思些,李意言把院门一关,坐回桌前,拿起自己随身的笔记。
去藏书峰走过一遭之后,他又有了很多新的想法,不过还很模糊,要待再细细思虑和验证一番。
“笃笃笃!”
小院外的来者——却是药峰大师兄贺悉观。
“意言,每逢年节,总是只有我和父亲两人相对而坐,多少显得有些冷清。不如今年你跟我们一起过年吧?”
“承蒙厚爱,荣幸之至。”
药峰之巅,积雪皑皑,而峰主所居的厅堂内却是暖意融融,炉火正旺,满室飘香,显然是精心布置过。
身为江湖中赫赫有名的大前辈,贺辞章平日里庄重威严,但在年关将近的这一日,却显现出难得一见的家常与和蔼。
大厅中央,一张不大的圆桌铺满了佳肴。
药峰弟子连炼药都不在话下,更何况这区区烧菜,这一桌菜全是贺悉观做的。
贺辞章坐于主位,“今晚莫要拘束,不论尊卑,欢聚一堂,共度新年。”说罢,轻轻抬手。
贺悉观会意托起那坛陈年佳酿,为李意言斟满一杯。
“意言,今夜难得,尽管多饮两杯。江湖义气,都在酒里!”
“大不了今晚你就与我歇在一处!”
李意言举起自己的瓷碗,那清澈的酒液在灯光下泛起诱人的光泽:“除夕夜未央,佳酿化愁肠。江湖义气深,暖意杯中藏。良辰在前,当共饮此杯!”
随着一声清脆的碰杯声响起,三只酒盏在空中交汇。
夜幕降临,窗外依旧烟花绽放,映照在三人的笑颜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