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牛点头,“放心,这边离火车站近,肯定有派出所,那离派出所近的发廊至少没那么大胆。再说,你学方言快,会说方言又能听懂就挺好。”
广州的清晨潮湿而闷热,空气中弥漫着早茶的香气和街边摊贩的吆喝声。李大牛站在旅店门口,手里攥着一张皱巴巴的纸条,上面是他昨晚向旅店老板打听的便宜住处——北街城中村。
"哥,咱们真住这儿?"李四果环顾四周,狭窄的巷子里挤满了晾晒的衣服,电线横七竖八地挂在头顶,几个小孩赤着脚在石板路上追逐打闹。
"先安顿下来再说,"李大牛深吸一口气,学着梦里那些港剧里的人,用蹩脚的粤语问路,"唔该,呢度有房出租?"
房东是个精瘦的老头,叼着烟打量他们几眼,伸出三根手指,"一间屋,三十蚊一个月,水电另计。"
张翠翠眼睛一亮,立刻用刚学的方言还价,"二十蚊得唔得?我哋长住噶!"
老头愣了一下,随即哈哈大笑,"北妹学得倒快!好,二十五,唔讲价!"
就这样,四人在广州的城中村安顿下来。
安顿好行李,李四果立刻翻出包裹里的五味子和天麻,对李大牛说道:"哥,我去药材市场看看行情。"
李大牛点头,"小心点,别被人骗了。"
张翠翠则从包袱里抽出那几根东北人参,眼睛亮晶晶的,"我去问问房东,看他认不认识收药材的。"
张翠翠攥着人参,深吸一口气,敲响了房东的房门。
"边个啊?"房东叼着烟拉开门,见是她,眉毛一挑,"北妹,有咩事?"
张翠翠露出讨好的笑容,用刚学的蹩脚粤语说道,"阿叔,我哋有靓货,东北人参,滋补嘅,你要唔要睇下?"
房东一愣,随即被她的口音逗乐了,"哟,北妹学得几快喔!"他接过人参,眯眼看了看,"系真野山参?"
"当然真!我小姑从长白山寄来嘅!"张翠翠赶紧补充,故意把"长白山"三个字咬得极重,学着市场里小贩的腔调,"炖汤饮,补气又养颜,阿叔你夜宵饮两杯,第二日都精神爽利!"
房东哈哈大笑,手指弹了弹烟灰,"你哩个北妹,识讲又识卖,唔简单!几钱啊?"
张翠翠心跳加速,硬着头皮开价,"一百五十蚊一支,抵食夹大件!"
房东眯眼掂量着人参:"北妹,呢支参唔错,但晒得唔够干,最多八十蚊。"
张翠翠心里一紧——小姑说过,这种参在东北黑市都能卖六十,到了广州至少翻倍。
她咬咬牙,用生硬的粤语坚持,"阿叔,长白山嘅野山参,药铺卖两百蚊一支?!我急用钱先便宜卖,一百二,少一文都唔得!"
房东眉毛一跳,"哟,你仲识行情?"他掰开参须仔细检查,"一百蚊,我帮你搭线茶楼老板,以后直接同你拿货!"
张翠翠盘算着:十支参能卖一千块,抵得上村里两年收入,这比理发店和杂货铺强多了。她故作犹豫:"好!但阿叔你要保证下次按量提价!"
房东咧嘴一笑,掏出十张"大团结","醒目女!听日带多几支来,我带你去见真正嘅大客!"
张翠翠眼睛一亮,立刻顺杆爬,"多谢阿叔!如果茶楼要得多,我每支再平五蚊俾你赚差价!"
房东闻言,拍腿大笑:"犀利!北妹有做生意思维!"
张翠翠接过钱,掌心微微发汗。走出门时,她听见房东在身后用粤语嘀咕,"呢个北妹,精过地头蛇……"
夕阳把巷子染成金色,她捏着人生中第一笔"大生意"赚来的钱,突然觉得——这潮湿闷热的广州,似乎也没那么陌生了。
李四果背着药材,一路打听,终于找到了清平市场。市场里人声鼎沸,摊位上摆着各式各样的药材:枸杞、当归、西洋参……他走到一个卖参茸的摊位前,试探性地问:"老板,收天麻吗?"
老板是个精明的潮汕人,瞥了他一眼:"咩货?"
李四果从布袋里掏出几片晒干的天麻,老板拿起来闻了闻,眼睛一亮:"东北噶?几钱?"
"您开个价。"李四果不动声色。
老板沉吟片刻,"一斤十五蚊,你有几多?"
李四果心里盘算,小姑寄来的天麻至少有五斤,按这个价能卖七十五块,不算少,但他知道南方人讲究滋补,这价格肯定还能再抬。
"老板,这是长白山的野生天麻,药效比普通的好得多,二十蚊一斤,您要的话,我以后还能供货。"
老板眯眼打量他,忽然笑了,"后生仔,会做生意啊!好,二十就二十,你有几多我收几多!"
李四果心跳加速——这生意,成了!
李大牛没闲着,他带着李梅,和张翠翠比起来,李梅说话就慢多了,李大牛都比李梅说的好。
两人跑到高第街,这里是广州著名的小商品批发市场。他打听到,南方人喜欢北方的工艺品,尤其是木雕和刺绣。
他摸了摸兜里剩下的几十块钱,咬牙买了一批便宜的刺绣手帕和木梳,准备摆摊试试。
傍晚,他在夜市支了个小摊,学着旁边的商贩吆喝,"靓女,睇下啦,北方刺绣手帕,十蚊一条!"
为了揽客,还让李梅在旁边拿个绣花绷子绣花。
很快,几个穿着时髦的姑娘围了过来,"咦,这花样好特别!"
"北方手工绣的,全广州独一份!"李大牛硬着头皮吹嘘。
姑娘们嘻嘻哈哈地挑了几条,李大牛攥着赚来的三十块钱,心里踏实了不少——至少,他们不会饿肚子了。
晚上,四人回到出租屋,围坐在小桌前数钱。
"天麻卖了七十五,人参卖了一百,手帕赚了三十,"李四果兴奋地算着账,"哥,咱们一天就赚了二百零五,还是人参赚钱!"
李大牛咧嘴笑,"这比种地强多了,"他翻着小本子,上面记满了发廊、药材市场和批发市场的价格,"四果,咱们可以长期做药材生意,翠翠可以学理发,顺便卖人参给那些有钱的太太,我就继续批发小商品,梅子,你看看你要做什么?"
李四果点头,突然深吸一口气,笑了,"哥,我到现在都没用哮喘药。"
李大牛拍了拍他的肩,"南方水土养人,咱们在这儿,一定能闯出个名堂!"
梅子听了几人说话,“大牛哥,小哥,嫂子喜欢理发可以学,我不喜欢,我还是喜欢刺绣,做衣服,这才是我师傅教给我的本事。再说了,这边话我也听不太懂,也不太会说,我还是得回省城。”
几人商议好,明天张翠翠和李大牛继续找房东卖人参,给房东画大饼。
李四果本想自己去东北收人参,但李大牛认为李四果哮喘不适合冬天去东北,而且李四果没去过,容易被骗。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李大牛就把张翠翠摇醒了。
"翠,快起来,趁早市去跟房东谈,"李大牛压低声音,手里攥着昨晚列好的清单,"今天得把剩下的六支参都出手,再换些紧俏货。"
张翠翠揉着眼睛坐起身,窗外传来早茶摊的吆喝声。她麻利地盘起头发,从包袱里取出人参,用红纸仔细包好。
房东老陈正在天井里漱口,见他们来,吐掉嘴里的盐水,"北佬,咁早?"
"陈叔,有好东西孝敬您。"李大牛变戏法似的从怀里掏出一包大前门香烟——这是昨儿特意买的"敲门砖"。
老陈眼睛一亮,接过烟别在耳后,"入来讲。"
三人围坐在八仙桌前,张翠翠把红纸包一一排开:"陈叔,您看,这批参比昨天的还好,须子都完整。"
老陈挨个检查,突然压低声音,"实话讲,你哋系走私定系......"
"哪能啊!"李大牛赶紧摆手,"我小姑在东北落户,正经来路,我也在东北呆了几年。"说着给张翠翠使眼色。
张翠翠会意,凑近些,"陈叔,您要是能帮我们搭上药材公司的线,以后每支给您抽五块茶水钱。"
老陈的眉毛跳了跳,突然哈哈大笑:"醒目!"他蘸着茶水在桌上写了个地址,"听日去搵黄经理,就话我老陈介绍嘅。"
李大牛和张翠翠对视一眼,心里松咗一口气。他们知道,老陈答应帮忙,事情就成功咗一半。
李大牛和张翠翠准备离开,临走时,两人从包裹里拿出一支人参,递给老陈,“陈叔,呢个系我们嘅谢意,您收下。”
老陈接过人参,看了看,笑道,“你们呢两个孩子,咁客气做咩呀?”
李大牛说道,“陈叔,您帮咗我们咁大嘅忙,呢点嘢唔算咩。希望您以后多多关照。”
老陈点了点头,心里对呢对夫妻嘅印象更好咗。他想了想,说道,“你们呢人参,药材公司给嘅价格确实唔错,但还有一个地方可能会给你们更高嘅价格。”
李大牛和张翠翠停下脚步,好奇地问道,“陈叔,还有边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