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感情真的是很微妙的东西。
梁溯一直这么认为。
当代科技日新月异,人工智能可以模拟人类的思维,神经科学可以精准操控大脑的情绪波动,甚至可以用数据复刻一个人的记忆与行为模式。
但——
它无法创造真正的爱。
它无法凭空生出一种感情,也无法修补一个人内心真正的缺陷。
·
梁溯一直不喜欢冬天。
不喜欢那种刺骨的寒意,不喜欢街道被白雪覆盖后的死寂,也不喜欢雪落无声的那种空旷感。
因为冬天总是让他想起那一天。
父母去世的那一天。
他还记得那场洋洋洒洒的大雪,记得冰冷的车窗上凝结的雾气,记得世界翻转的瞬间,母亲用尽最后的力气,把他护在怀里。
父亲的血是温热的,滴落在雪地上,慢慢变得冰冷。
母亲的手轻轻地盖住了他的眼睛,声音微弱得像风吹过耳畔:“溯溯……活下去……”
然后,一切归于沉默,只有风雪的喧嚣。
四岁的孩子,真的什么都不记得吗?
不,他记得。
他记得那个冬天的每一秒,每一个细节,每一次窒息的呼吸,每一片落在他睫毛上的雪花。
时间像是被拉成了无尽的纬度,他被困在了这一片白色里,无论怎么长大,都无法真正走出去。
那是属于他的漫长冬天。
然后,他遇见了自己的哥哥。
漫天飞雪霎时停顿,只剩下那双琥珀色的眼眸看着自己。
·
喜欢上祝云昭,是件很正常的事情。
至少,对于梁溯而言,是件理所应当的事情。
刚到祝家的时候,梁溯很安静,安静到像个影子。
他不会主动说话,不会主动伸手去拿别人递来的东西,不会在吃饭时对某道菜表现出喜欢或厌恶。
因为他知道,寄人篱下的孩子,要乖,要懂事,要不要给别人添麻烦。
可祝云昭不是个会对弟弟温柔以待的哥哥。
他比父母还冷淡,连正眼都懒得看他。
“吃饭快点。”
“走路跟紧了。”
“别乱动我的书。”
每一句话,听上去都带着点嫌弃,像是单纯的命令和管教。
但梁溯却偏偏喜欢听他说话。
因为这个讨厌自己的哥哥,会下意识地把他喜欢吃的菜拨到他面前。
出门时,这个讨厌自己的哥哥总是走在前面,但每隔几步就会回头看他一眼,生怕他掉队。
书房里,这个讨厌自己的哥哥嘴上说着别乱动,可自己真的伸手碰书架时,他只是皱眉,没有真正制止过。
所以……
他的哥哥在乎他。
但这还不够。
远远不够。
他还想要哥哥更多的注意力。
而有些事情,是可以靠一点小小的心机去得到的。
梁溯很早就发现,祝云昭是个责任感极强的人。只要你让他觉得你需要他,他就会毫无办法。
所以,他会偶尔装作胃疼,趴在桌上不动,让哥哥皱着眉递给他温水。
所以,他会故意在外面装作走得慢一点,等哥哥回头,忍不住催促他“快点”。
所以,他会在夜里偷偷踢开被子,等祝云昭经过房间时,故意咳嗽两声,让哥哥停下来,替他盖好。
他知道,这些行为会让哥哥皱眉,会让哥哥叹气,会让哥哥骂他怎么这么麻烦。
但没关系。
因为哥哥的目光,会停在他身上。
这样就可以了。
那时候,祝家对他来说并不算家。
它更像一个暂时安放他的地方,一个没有血缘、没有归属感的地方。
可祝云昭是例外。
他是唯一一个,会让梁溯想要伸出手去抓住的人。
他想逃离那个下雪的冬天,想逃离过去,想让自己融进新的世界里。
可他做不到。
他只能靠着祝云昭一点一点地活过来。
如果这个世界很冷,那至少,他还可以靠近哥哥的温度。
如果冬天无法停止,但至少,他可以紧紧抓住自己的光。
·
爱上祝云昭,也是一件正常的事。
至少,对梁溯而言,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究竟从什么时候开始,弟弟对哥哥的爱产生了变化呢?
也许是第一次迈入青春期,那些微妙的情绪便悄然滋生。
班上的男生都在讨论自己的女神,唯独他从未参与。
因为自己没有共鸣。
因为他的梦境里,全部只有哥哥的身影。
梦境总是缠绵而隐秘的,少年人的梦,往往比现实更能窥探内心。
那是一个陌生却熟悉的场景。
他站在门口,周围的大人说着:“小溯,这就是你的哥哥。”
但他根本没有认真听,眼里只有自己的哥哥。
琥珀色的眼眸,还是当年那样漂亮,但身形已经完全不同了。
无论是他,还是他的哥哥,早已迈向了青年。
童年的喜欢,被不知不觉掺杂进了危险的、克制不住的情感。那种感觉,就像站在一片薄冰之上,明知危险,却无法后退。
梦中的自己,低低地唤了一声:“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