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九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二九小说网 > [直播]创飞老祖宗的一百种方法 > 第69章 起跑线上

第69章 起跑线上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当然,很多人会说,哎呀,科举制度选拔的人才有缺陷,我们就开恩科抓些专业的技术人员来革新就好了,为什么要直接废除科举呢?

因为科举制度历经千年发展,最初唐宋还有实务类,如明法、明算、医科、武举等偏向专业选拔的科目。

但到了在明清时期形成了一套以儒家经典为核心的考试体系,考试内容主要围绕八股文展开。

儒家经典虽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与道德理念,但着重于伦理道德、政治哲学等方面的阐释,严重缺乏自然科学与技术知识的传授。

加上倡导的“学而优则仕”观念,在这种价值导向下,社会资源大量向科举领域倾斜,优秀的人才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耗费在背诵儒家经典、练习八股文写作上,而对与工业化密切相关的实用技术和科学知识视而不见。

以洋务运动为例,这是清朝为实现工业化所做的一次重要尝试。

在创办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的过程中,急需大量掌握西方先进技术的专业人才,如机械制造、化工工艺、铁路修筑等领域的人才。

然而,科举出身的官员们对此类知识一窍不通,无法在实际的建设中发挥有效的指导作用。

以基础的铁路建设为例子,世界上第一条铁路通车于,1829年9月27日通车,连接不列颠斯托克顿与达灵顿,全程约21公里。

隔壁沙俄第一条铁路修建于帝国时期,在1837年。

而东大第一条不依赖外国技术或资金的铁路,是由詹天佑主持修建京张铁路,于1909年9月建成通车,时至今日,东大铁路总里程数为14.8万里,屈居第二。

其实慈禧曾经在紫禁城西苑修一条铁路,从紫光阁到镜清斋,全长三华里,意思摆明了就是:谁说铁路破坏风水?我偏把它修到皇家禁苑里来。

虽然西苑铁路建成后,慈禧受不了车头冒的黑烟和噪音太大,干脆不要车头,让太监拉着火车走,让世人看了大笑话。

但我也不好说这是慈禧开放还是不开放,总之,比起徐致祥、史文海、大肆指责修建铁路的危害,认为是方便“夷民”,是“开门揖盗”,会导致“关山尽失其险”,“小民失业者不可胜计,往往铤而走险流为捻匪”的人来说。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哪怕将时光的指针拨回到风云诡谲、战火纷飞的三国时期,听闻晚清四朝元老徐桐,竟口出荒诞言论,也惊愕得瞠目结舌,半晌说不出话来。

回溯大汉盛世,彼时的汉朝,自恃天朝上国,却并未闭目塞听。

西汉朝廷深知,在西域之外,诸多异邦星罗棋布。自古便有派出张骞、班超等杰出使节,他们穿越茫茫戈壁,远渡重洋。

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班超经营西域三十余年,不仅开辟了闻名遐迩的丝绸之路,还促进了中原与西域乃至更远国度在文化与商贸领域的繁荣交流。

时至今日,一些边民仍然还是曹魏大军的主力,更不用说马超一类人了。

“光武皇帝曾言‘柔远能迩,以定我王’,这徐中堂怎么连张骞凿空时便知晓的大秦、犁靬都不认得了?”刘协面色凝重,忧虑的目光不经意间扫过堂下端坐的魏王曹操。

汉室衰微,曹操或许曾怀揣着匡扶汉室的忠心,试图力挽狂澜,拯救这摇摇欲坠的汉室江山;又或许早已心怀不轨,暗中觊觎着这至高无上的皇位。

但无论曹操心中作何盘算,这一切都已非刘协所能掌控……

曹操缓缓抬头,对上刘协深邃的目光。

刘协眼中复杂的情绪,曹操并未在意,这位被自己牢牢掌控的帝王,在曹操眼中,不过是棋局中的一枚棋子罢了。

曹操看着镜中逐渐明晰的晚清乱象,不禁微微叹息道:“昔年袁绍坐拥冀州那般富庶之地,兵强马壮,粮草充足,却任用淳于琼看守乌巢这等要地。

淳于琼虽有些虚名,却无实际统御才能,致使乌巢被劫,袁绍大军溃败。再看清国,以八股取士,将天下的才俊都困在《四书章句集注》之中,这和袁绍的做法又有什么区别?”

刘协静静地听着,双手不自觉地握紧。

他明白曹操所言句句属实,自汉武帝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以来,儒学在思想层面实现了大一统,历经数百年的传承,这一政策早已成为天下人的尊崇。

“曹丞相所言不无道理,”刘协缓缓开口,声音带着一丝无奈,“可自武帝之后,儒家经学盛行,士子更是以研习经义为正统。若要改变……”

他望着眼前的昆仑镜,面露苦色。

「咳,这位朋友问得好,我一直在说工业化,什么事工业化?在这里再讲讲整个世界的背景。

工业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从以农业为主的传统经济向以工业为主导的现代经济转变的过程。

这一重大转折,建立在十八世纪六十年代至十九世纪中期的第一次工业革命,

其核心是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工厂制度取代传统手工业。

这场革命始于不列颠,后扩展至欧美及全球,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以传统手工业为例,工业革命使西方采用机器化大生产,生产效率大幅提高,产品数量迅速增加。

洋纱进口量从1870年的10万担激增至1911年的210万担,导致中国土纱产量下降70%,松江布市从"衣被天下"变为"无纱可纺”,传统冶铁业受洋铁冲击,1890年洋铁进口量达120万吨,超过国产铁产量三倍。

同时,机器生产能够保证产品质量的一致性和稳定性,且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成本不断降低。

相比之下,传统手工业产品质量受工匠个人技艺水平影响较大,难以做到统一标准,同时手工制作耗费的人力成本较高。

而西方列强凭借其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将大量商品倾销到中国市场。

传统手工业产品在本土市场上受到洋货的冲击,市场空间不断缩小。许多传统手工业者失去了原有的市场,生计受到威胁。

洋布的大量进口,使得中国传统的棉纺织手工业逐渐衰落,家庭纺织业大量破产。

或许我说只买国货就行了,二银钱一匹的布,和二百文一匹的布,你真的你坚持住吗?」

“这洋布只要二百文一匹,”汉子舔了舔干裂的嘴唇,一抹脸,没怎么多想便做出决定,“肯定得选这个!”

要知道,二两银子足够一家五口一个月吃喝不愁了。他们这些小老百姓,日子过得紧巴巴,每一文钱都恨不得掰成两半花,哪有闲钱去浪费?自然得精打细算。

“你这郎君,”一旁的布店老板停下手中的算盘,抬起头来,无奈地摇了摇头,“若是人人都去买这便宜的洋布,你家娘子织的布,又有谁来收呢?”

“这……”汉子闻言,如遭雷击,一下子愣住了。

他挠了挠头,这才如梦初醒,想起自家娘子每日在闺中辛勤织布,靠女红换来的收入,可是支撑家庭开支的一大经济来源啊!

要是以后的洋布真的抢占了市场,自家娘子的手艺岂不是无人问津,家庭的收入也会大打折扣?

一瞬间,汉子感同身受的冷汗直出。

王导神色凝重。

尽管他并不精于算学,但麾下能人辈出。

几位账房先生围坐在案旁,手中算筹上下翻飞,发出密集的碰撞声。

其中一位账房先生眉头紧紧皱成了个疙瘩,额头上沁出细密的汗珠,声音带着几分颤抖:“短短三十年,竟暴增了整整二十一倍,国税在此减少三成收入……”

另一位账房先生闻言,手中算筹“哗啦”一声散落桌上,满脸愁容,唉声叹气道:“恐怕那些财大气粗的大商户,面对这般来势汹汹的冲击,也难以招架。”

何止民间小户受到影响,按后世所言,洋货如潮水般涌入,这些银钱流出,晚清的税赋收入必将雪上加霜,长此以往,国库空虚,更加难以为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