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九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二九小说网 > 红颜不辞镜 > 第232章 霓裳羽衣舞

第232章 霓裳羽衣舞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绮罗贪玩,每回洗澡都要洗大半个时辰。今儿伤了胳膊,就剩腿还能动。这泡到水里,还不得多玩会子?

我一个爷,没得傻等的理。

微一沉吟,我回到行宫。

看到门口侍卫望我的惊异眼神,仿佛能听到他们的心声:现这个点了,四贝勒还要进宫?

当然!我心说:不走这么一遭,如何能彰显出绮罗生病?

……

“四哥,”胤祥关心问我:“绮福晋没事吧?”

“罗美瞧过了,”我如实告诉:“说绮罗是胳膊使脱了力,得养几天!”

“脱力?”胤祥惊讶:“这么严重?那要恢复最少也得十天半个月了!”

俗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脱力虽不似伤筋动骨那么严重,但想养好也不是三五天的事。

“是啊,”我忍不住摇头:“绮罗你知道的,家常油瓶倒了都不扶。今儿突然一用心一出力,可不就吃不住劲了?”

有些心疼,又莫名庆幸:经此一遭,皇阿玛该不会再疑绮罗装病推诿了吧?

绮罗的运气,总是这么地否极泰来,出人意外。

“对了,四哥,”胤祥拿着《唐纪要》问我:“绮福晋精唐舞,您知道她有补过《霓裳羽衣舞》吗?”

我……

《霓裳羽衣舞》是唐玄宗亲自作曲,杨贵妃亲身领舞的盛唐第一舞。

安史之乱之后,《霓裳羽衣舞》失传,现仅存姜夔留下的《霓裳中序第一》这一阙曲谱。宋时明时虽都有朝野大能试图补曲,但评价都不高,都未得公认是开元旧韵。

绮罗既精唐舞,无可能不知道《霓裳羽衣舞》,但是否补过,我真不确定。

“这个,十三弟,”我觉得有必要跟胤祥解释一下:“今日之前,我虽知道绮罗能歌善舞,但都当是妇人娱情,即便技艺高超些,也是天赋秉异,不足为奇!”

谁家常过日子没事把妾侍弹琴唱曲舞蹈往宫廷礼乐方面想啊?这给人知道了,还不得笑死?

何况绮罗弹唱的都是她自己改编——如曹寅所言,全不着调!

“唉!”胤祥叹气:“四哥,您说得我都知道。我认识绮福晋也不是一天两天了,甚至于亲见过她编曲。”

《两只蝴蝶》吗?我就说吧,有在调吗?跟朝廷大典礼乐啥的,有什么关系?

“就是,四哥,”胤祥坚持己见:“这《霓裳羽衣舞》名字取自道士飞升,羽化成仙的传说。这道士飞升成仙,即是飞仙——绮福晋今儿这舞叫《飞天》。天在梵语里是提婆,也就是神的意思。飞舞的神,可不就是飞仙吗?”

这……,还真是!

“唐玄宗望女几山,女娲娘娘圣地成《霓裳羽衣舞》,绮福晋望弘觉寺散花菩萨塑像成《飞天》舞蹈,是不是异曲同工?”

我无可反驳。

“再看《新唐书·礼乐志》这一段:《霓裳羽衣曲》为‘开元年间,河西节度使杨敬述献’。”

“《唐会要》这里:天宝十三年七月十日,太平署改《婆罗门》为《霓裳羽衣》。”

“两处记载粗看虽是矛盾,但往细里想,这河西节度使杨敬述献的应该就是《婆罗门曲》。《新唐书》后人编撰,直接用了天宝十三年改的新曲名而已。”

“这《婆罗门曲》原是天竺传来的佛曲。玄宗以《婆罗门曲》为基改成《霓裳羽衣曲》,道教法曲,用作太清宫祭祀老子的礼乐。”

“曹寅说绮福晋今儿曲子里用了龟兹七声和许多胡调,这龟兹乐也多是佛曲。”

我终于找到了说词。

“十三弟,”我打断胤祥:“《霓裳羽衣曲》是唐朝大曲,标准的“散序、中序、破”三段结构,曲舞歌一应俱全,绮罗作的《飞天》就只有曲子,没有歌,且这曲子都还不在调上!”

“四哥,”胤祥有自己的想法:“皇阿玛弘觉寺礼佛才刚五天,五天里,绮福晋能成一曲一舞,想要歌还不容易?给绮福晋多点时间,就编出来了!先绮福晋作的《送别》《踏歌》曲词,谁不说好?”

“再这不在调上的话是曹寅讲的。不瞒您说,我今儿注意都在绮福晋舞蹈上,就没怎么留心曲子。”

其实我也是,一直在研究绮罗那个舞步,还有各种菩萨手印。

“再太子也说了,这曲牌曲调都是人编的,只要绮福晋编得好,能广为流传,就是我大清礼乐!”

我望着桌上的史籍默然:太子说得在理,就是这话太子能说,我不能说,更不能认!

默一刻,胤祥开口又道:“四哥,《霓裳羽衣曲》是盛唐第一曲,《霓裳羽衣舞》是盛唐第一舞,皇阿玛御前若是说到唐乐唐舞,必绕不开这一首《霓裳羽衣舞曲》!”

胤祥说的是实情,而绮罗今儿的舞蹈也确是惹人遐想,电闪之间我终于醒悟:“原来如此!”

嗯?胤祥眼望向我。

“十三弟,”我对着桌上堆放的史籍苦笑摇头:“剑作为步军战刃兴于商周,盛于秦汉。南北朝后骑兵成为战争主力,多装备长矛横刀,剑退出战场,成为军队仪仗和文人配饰。剑舞受众日广,至唐到达鼎盛——唐玄宗设教坊、梨园,整理乐舞,将剑舞定为‘健舞’,宫廷民间广为流传。剑舞道具也不再仅限于剑,还添了绸,以表现“剑意纵横’、‘剑气如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