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九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二九小说网 > 斩龙诀 > 第73章 长公主

第73章 长公主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一颗人头被垂钓下来,挂在城门口,底下围满了百姓,对于恶贯满盈的谟羯左贤王,大家都痛恨得紧,纷纷拿石子烂菜叶砸他,谟羯左贤王死了大快人心,副城主特意命人将人头挂此供人泄愤。

“死的好!这个烂心肝的,多少雍州儿女死在他手里!”

“我砸!不得好死,永不超生!”

“哎哟,看准点砸,别砸到无辜人!”

城门一阵纷扰,城内蓝静带军队回归,大破谟羯的消息传遍,全城的百姓都来迎接,掷花投果,随行的军队满是笑容,欢歌载舞,为庆祝胜利,文奇在长街摆了流水席,全城的百姓都能来,因人太多,席桌从长街一直摆到东西门,不少百姓还自发从家中备上酒食,也摆上席桌,供所有人共享,年轻的姑娘们再次穿上鲜艳的裙子,旋转于席桌间,人群中,一盏盏造型各异五彩灯笼挂起,驱散黑暗,映在一张张笑脸上,有人点起天灯,为死去的亲人朋友祈福。

蓝静游走在街上,认出她的百姓都向她打招呼,还向她送上鲜果美食,她接过一两次后就拒绝了,不知是谁先起的头,竟让她摸摸一块石头,接着众人争相模仿,每个人都拿出一块形状各异的石头,或是穿了绳子挂脖子上,或是随身携带放香囊内,热情太甚,她只好溜走,不知觉间走到圣女殿。

圣女殿还留有几个人在搭建,见了蓝静来很兴奋,蓝静便让他们停工去参加宴会。一个小伙儿兴许是找不到话题与她搭话,竟递了块石头给她,“城主,我这还多一块祈福石,本来想偷偷留着的,给你罢。”蓝静还没接,另一个人就拍了他的头,“你傻啊,城主还是圣女,她要祈福石作甚。”,那人才恍然大悟,接着几人便走了。

进到殿内,原本圣女像的位置空了,只留下残石,边上还有一些切割石块的工具,蓝静掂量了下,看着空掉的位置发呆。

“你也要祈福石?”

声音是从头上来的,抬头看去,只见高高的房梁上坐了一个姑娘,圣女殿比一般房子要高许多,房梁自然也高,也不知道对方是怎么坐上去的。蓝静见她容貌妖艳,年纪也小,便知,“你是水雾?”

“你知道我?咦?”水雾从粱上一跃而下,落地无声,她凑上来看,脸几乎贴到蓝静脸上,“啊,圣女!你跟圣女长的一模一样,你就是雍州城城主!你比石像好看!”蓝静笑道:“你也比阿玄说的好看。”

水雾突然一甩鞭子,“李刀说你武艺高强,我们比试比试。”长鞭掷来,蓝静侧身躲过,“不公平,我善用兵器,空手赤拳可打不过你。”水雾想了想,把身上的佩剑解下,扔给了她,蓝静接过,‘噌’的一声拔出,“好剑!”与之对战,二人一剑一鞭,打得眼花缭乱,蓝静尤说:“可惜我不善用剑,我败了。”说罢便抽身剑。

水雾打得不过瘾,“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你无心与我比试,开口就投降,亏你还是雍州城城主。”蓝静道:“你一出手我便知打不过,何必再比,投降又不是丢人的事,为何不能说。”水雾道:“你行兵打仗,对付谟羯人的时候也是打不过就投降?”蓝静摇摇头:“生死搏斗,两军对抗,自然是以命相搏,打不过也要打,但比武是以武会友,点到为止,你若真心想与我比武,等找日我拿上我的银枪再与你打如何。”水雾想想,收了鞭子,蓝静将剑还她。

“你在这里作甚,怎么不出去,外头摆庆功席,比过年还热闹。”水雾摇摇头,“人太多,吵。你呢,为你而摆的,你怎么不去。”蓝静同样回她,“人太多,吵。”二人相视大笑。

远在一线天外的密林,韩绪同十个在密林中幸存下来的士兵在此,他们来此,为当初死在这里的四百多名兄弟收尸,尸体留在此处几近一月之久,早已腐烂腥臭,他们已经跑了不知多少趟,就为了将他们带回故土。

几人没有初初重踏这片密林时的沉重,彼此苦中作乐,说着话,还开玩笑说起当日战况,自己如何死里逃生,杀了多少多少敌人。说话间,深处异动,众人本以为是林中动物,谁知却窜出一个谟羯人,敌人见面分外眼红,几个士兵正想动手,韩绪拦住他们,“看他手上拿的东西。”看去,那谟羯人手上拿着绳子和木板,板上竟是一个死去的谟羯兵。

他也是来收尸的。

双方放松下来,竟默契地彼此各自收自己的尸,那人也不是独自来的,见他们没动作,竟叫唤几声,又出来了一些人,那些人见到他们也很紧张,那人解释了几句后才放下心防,叽里呱啦说些听不懂的话,

一士兵忍不住问道:“副城主,他们说什么呢。”韩绪低头轻笑;“骂我们呢。”

“……龟儿子。”

轩辕朝堂内,十二根赤金盘龙柱支撑的金顶大殿内,赤金龙椅下站着一个人,他长久看着空置的龙椅,一步步走向龙椅,他梦寐以求的龙椅近在咫尺。

“父皇!”

勤王愣了愣,忍耐下急躁的心,“妄言,本王还不是皇帝。”

璎世子笑言:“父皇明日就登基,儿子不过是提前预习一下。”

勤王无奈笑道:“都这么大人了,做事还不稳重,我记得你院中有个娘子,快临盆了吧,快做爹的人了,身为世子,更应该做表率,你大哥最近是又添了个男丁,你有些急躁,但也该注意名声,不断往房里添人成何体统。”

璎世子垂首,“父亲教训的是,儿子谨遵教诲。”他却不敢说,当初从沧州逃跑回来,十八房美妾都被他抛弃在沧州,包括那个即将临盆的小娘子。

“沧州那边战况如何。蓝正麒之子你可带回了?”

“禀父亲,蓝氏女此人有用,她所带领的须臾之战迅速击败谟羯兵,在南边又协助曾瑞击败白氏叛军,颇有将领之风,可留守疆一用,且她为女子迟早要嫁人相夫教子的,不怕她手握兵权功高盖主。”

“可她毕竟是蓝正麒之子,蓝正麒背叛轩辕,挟持幼帝,其心可诛,我怎么任用其子。”璎世子道:“听说她是被流放至雍州,被本家所弃。”勤王沉吟一番道:“未必,她能做雍州城主,又接任司谏和裨将,背后没有汴梁蓝氏支撑怎么可能做到,你还是太年轻,别被表象所迷惑。你怎么不留在沧州监军,黄准此人虽忠厚,但也固执死板,沧州那两万军能抵挡住谟羯铁蹄?”璎世子道:“按父亲的意思是……派兵支援?”勤王道:“算了,此时沧州怕已沦陷,派兵也没用了,这六万亲兵还是留在汴梁为好。”

“如今汴梁守城军还有三万,非我们亲信,且朝中还有不安分的声音,不若把固执的顽将派出去,顺便把这三万守城军派出去,那留在京中的就只有亲兵。于父亲稳固时局有利。”

“……你所言有利,此事就交给你去办。”

瑾帝二年秋,勤王以清君侧名义带三万大军逼宫,在梁国公以身殉谏后,燕国公和胡国公的再三劝谏下,勤王再三推诿下登基,史称厉帝,同月,瑾帝在杭州行宫建立新朝,颁文痛斥厉帝逼宫行径,夸耀越国公和南安侯的卫皇之举,并号召汴梁京城官员南下,否则就是叛君叛国,部分官员世家南下。自此轩辕一分为二,南北分治,史称南北轩辕。

璎世子带三万大军前往沧州支援,其大哥来送,厉帝登基后没有立刻行封太子,但给璎世子封了泰王,按照旧历,先封泰王也是为后封太子做铺垫,大皇子母族不显,在王府时就一直谨小慎微,可涉及皇权,厉帝又有犹豫,他不是没有争的可能。

“二弟,父皇果然还是器重你,以往便让你辅佐父皇管理军队,如今更是将虎符交给你,兄弟几人就属你最得盛宠。哥哥我就不行了,见不能扛手不能提的,也只能在京中帮父皇分担琐碎政务。”

大皇子一副小人得志的样子,璎世子很是不屑,“大哥常年困在后院,为皇家开枝散叶,对政务是生疏了些,你我是亲兄弟,若有为难之处只管来找弟弟,毕竟我是处理惯的,实在不济,我那还有些人手,可拨一二人供哥哥驱使。”大皇子语气冷了下来,“二弟还是尽早上路为好,莫误了大事,汴梁一切有我和其他兄弟,你不必挂念。尽早将我那个临盆的弟媳带回来才好。”

璎世子脸色铁青,厉帝不知的事,这些兄弟私底下却查得一清二楚,太子之位让人垂涎,他们每个人都不可能让他好过,当真让人厌烦。

云麾将军李山前来,“泰王,三万大军已清点,该启程了。”

璎世子对大皇子道:“大皇子,本王告退,多谢相送,请回吧。”

行军上,璎世子一直有意无意拉拢李山,只是李山不冷不淡,对他既不恭维也不反感,直到提到长公主,他才有些反应。

李山是属南军出身,但他与南军又不合,特别是同属南军出身的曾瑞,在南军之中唯有他和曾瑞有一较之能,但朝中重点培养的却是其父为骁骑大将军的曾瑞,与其说他是武将,不如说他是文臣,他能得云麾将军称号全因他娶了哀帝的女儿,书玉长公主,只是一直在朝中不显的他竟是最反对厉帝登基的人,顾及他的‘驸马’身份,厉帝不好对他下手,是以这次便打发他出京。

“我同书玉阿姊幼时见过几次,只是她身体一直不大好,不知这几年她身体可好些?我在军中识得一些老军医,其中几个老军医也压箱底的奇药,等回头我去请来,给阿姊请脉。”

李山清冷的脸上有了一丝暖意,“长公主身体虽还是老样子,但一直有调理,泰王有心了。”璎世子趁热打铁,“我知你和阿姊对父皇登基的事有误解,父皇登基前在军中赋有美名,日子久了,你们就知道他会是个好皇帝,派你带兵也是看重你,你试想,若是从前,兵权实权哪会轮到你手上。”李刀道:“泰王言重了,你才是主帅,我等一切听从泰王指令。”璎世子见李山态度软和,没有京中的执拗,便拉着他说了许多话,只是旁的他都不应,唯独提到书玉长公主他才会附和几句,他们一个因爱妻才耐着性子应酬,一个又暗自睥睨其沉溺男女私情无男子气概,二者牛头不对马嘴,竟也能交流下去。

直到快到沧州,才探寻到蓝静竟已带军反击谟羯成功的事。璎世子因此发愁,日日拉着幕僚商议,李山才能脱身。

他趁机来到军队末尾,夹在粮草间有一个小马车,守粮草的都是他的亲兵,是以小马车的事防得紧,没让璎世子的人知道。

他上了马车,惊醒了沉睡中的人儿。他亲昵地摸摸对方的脸,心疼道:“可是疲了?我让行军再慢些。”柔弱的女子摇摇头,靠在他怀里,“别生事,马上就要到了,不能功亏一篑。”李山道:“公主一向聪慧,我都听你的,只是身子要紧,我可以派兵护你后行。不会让人发现的。”

此女子正是书玉长公主,任谁也想不到,李山大力反对厉帝登基是长公主的主意,厉帝可以杀鸡儆猴,杀了梁国公震慑百官,却不敢杀他这个无权无势的‘驸马’,一来因他的身份代表着皇室正统,二来也因为他不过是个两边不靠的武将,杀之无用。李山出面反对,极有可能会被厉帝远远打发,二人便趁此机会远离京城。

书玉长公主出身卑微,其母不过是哀帝为皇子时的通房所生,因是第一个孩子,得关注多些,自有身体羸弱,曾被御医判定不足成年,跌跌撞撞长大后,被赐婚给李山,李山原本是文臣,后赐封云麾将军,因此文臣武将中两边不靠,成了孤臣,变相做实‘驸马’虚权,但毕竟书玉长公主是除瑾帝外,哀帝唯一的孩子,厉帝登基,长久以后,她必不得善终,是以,她才想出这个脱身的法子。

李山同她说了蓝静大破谟羯的事,她很快醒悟,“她有如此惊世之才,并非池中之物,且她在雍州所行,许是有异心,璎世子不是她的对手,明面上你是璎世子的人,璎世子定会推你出面。”

“这该怎么办?”

“璎世子和她,于我们是前有虎后有狼,无论哪边都不好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