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桃园村的路走了许多次,这次尤其不一样。
一路上难掩雀跃,话也多了起来。
到了山上露水还没散,一串鞭炮扔上天炸得到处都是,汉子们号子喊得震天响。
苗奶奶带着苗瑞也来了。
红布吊着房梁被他们齐力拉上去,边拉曾叔还边喊着什么,很有气势。
落成又是一串鞭炮才开始固定,寻常百姓家做的都是硬山顶,他们家自然也是。
梁换完了,后面几天铺瓦。
很快,他们就能搬新家了!
夫夫一个有家像没家的,一个小小年纪没了爹娘寄人篱下。
不过很快他们就能搬进只属于他们的家了,不用睡在四面漏风的柴房,不用担心每个团圆节被赶到山上。
这个家是他们的,只是他们的。
他们会在这里度过四季,生活一辈子。
也许他们的孩子,孙子,以他们开始往后许多代都会在这里生活。
夫夫俩相视一笑,不消多说什么都懂得那种难言的感觉,心口发涨。
常新去帮忙,路溪和苗奶奶在临时搭的灶边准备做顿好的。
路溪买了两条五花肉,还买了两条鱼一会儿都做了。
五花肉切片炒回锅肉,鱼炸了再调个汁儿往上一浇吃整条的。
这顿吃完曾叔他们就不来了,歇两日要赶去下一家做工,所以今日要抓紧把瓦铺完。
好在人多,吃完饭又忙活了一会儿便将活儿都干完了。
曾叔带着夫夫俩里里外外看了好几圈,确定没问题收拾好东西就走了。
常新本想挽留两句,曾叔却说:“可别耽搁我们回去歇息啊。”
苗奶奶苗二爷他们也跟着下山了,没一会儿就剩他们两个。
直到看不到他们的背影两人才转身回去,迎接他们的是焕然一新的宽敞院子。
常新这段时间天天上山一是来监工,二是来拾缀院子。
院子里的杂草被清理干净,墙角墙头的都没放过,他们在修修补补常新就去收拾堂屋和几间厢房。
发现什么问题就跟曾叔说,一道给收拾了。
明明刚才已经转了好几圈这会儿还是想再看看,除了没进家具看着空荡以外已经有了家的样子。
路溪站在墩口上呼出一口气,如今只觉得浑身轻松,马上就可以开菜园种菜了,不光可以种菜还有田可以种。
出去交税的都可以留下自家吃,秋天还能去山上捡板栗。
公山的东西人人都捡得,去得早去得勤收获只多不少。
常新伸着懒腰进来一把搂住他道:“还是打口井吧?苗二爷那个总是跑去修,下雨天都是泥沙多麻烦。”
路溪被他突然的动作下了一跳,想了会儿道:“先用一段时间再说吧,再说山上也不好打井,再付了家具的钱剩得不多。”
常新不知道剩得不多是剩多少,他理解的剩的不多就是要揭不开锅,吃不起肉了。
开始琢磨什么时候能到山上去熟悉熟悉,忙完这阵去找苗二爷一趟,顺道问问有没有卖狗崽的。
买三只,两只看家一只跟着他去山上,他以前打猎从没带过狗,他怕带着狗反而坏事儿,还是先带一只试试。
不行就都留在家里,他一个人上山自在些。
还有他和路溪的婚书没去盖章呢,这边婚书是里长写好直接拿去盖章就好,还挺放不起。
最麻烦的还是他的猎户身份,居然要考。
首先你得会耍刀会射箭,跑得还得快,最主要的是能保证自己从深山里活着出来。
这些有一个没过都不能上山打猎,不然折山里了家中老小靠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