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九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二九小说网 > 山河无恙 > 第111章 临兴

第111章 临兴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积云压顶,天地间一片灰蒙。出使和谈的马队逐渐消失于视野尽头。萧弘提缰回城。雨忽然就下了起来,如泣如诉,绵绵不绝。沿路的行人纷纷寻找避雨之处,他也催促着墨麒麟跑快了起来。方入府门,尚未卸甲,只听几声犬吠,铁子飞奔过来,小小举着柄小花伞紧随其后,一人一狗一起扑进他怀里。萧弘怕身上的雨水弄湿了孩子和狗子,轻轻抱了抱就连忙放了下来。天子诏令就在这时候到了广宁王府。他来不及更衣,只得匆匆将小小交给方婶,草草擦了擦身上的雨水,便奉诏去了宫中。

小雨带走了京中的暑气。巍巍宫城半隐在雨雾之中,像是只沉睡着的庞然巨兽。建宁宫中檀香袅袅,天子靠坐于龙榻之上,虽然病容憔悴,但是精神已经远胜于以往。几位朝中重臣分立两侧,魏王沈洵、中书令温善忠、尚书左仆射何守礼、侍中楚鹏展皆在此列。萧弘入内觐见,皇帝抬手让他平身,随后缓声道:“江南一带入夏以来暴雨连连,河水暴涨,隐隐又有泛滥成灾之势。朝议多时,关于治理之法至今也没有个定论。朕今日召诸位前来,是想要重议此事。”

自从有了天荡山长云观道长陶归真炼的金丹,皇帝身体日渐康复。此时亲自过问治水一事,显然也是在为恢复亲政做下铺垫。朝中百官早已将此事看得明白,自然不能放过这个表现的机会。

中书令温善忠上前启奏,“陛下,江南连年水患是因江河改道所致。朝廷年年治理,收效甚微。以臣之见,为长远考虑,唯有开渠引流,拓宽河道,将水引入东海,才能永除后患。”

济原温氏可谓是清流士族,究其根源,甚至比昆宁潘氏和昊阳尹氏还要历史悠远。宫变后潘氏、尹氏两大士族相继没落,如今济原温氏在朝中占据数个要职,在大晏士族之中无人能比。中书令温善忠是三朝元老,在朝中颇有威信。他早先就曾提出过兴修水利,此时会再提此事也在众人意料之中。

尚书左仆射何守礼随即附议,“臣以为温中书所言甚是。如今朝中安定,是治理水患的时候了。”

“陛下!”侍中楚鹏展一向务实,闻言急急向前一步,奏道:“如此大动干戈兴修水利须得近二十万劳役和数万两白银。这几年连年战乱,如今国库空虚,何来这么多的人力物力?如此劳民伤财,恐会招来动荡啊!”

皇帝不置可否,目光沉沉看向众人,“江南连年水患,不能置之不顾。楚侍中所言却也不无道理。”他说着,将目光停在萧弘身上,“广宁王,关于此事,朕想听听你的意见。”

天子话头一转,将问题递给了他。表面像是问询他的看法,其中却有更深的意思。萧弘心中思虑万千,抬头迎上天子审视的目光,并未马上应答。朝廷积弱已久,若要兴修水利,二十万劳役,数万两白银,此等开销从何而来?可若不管,江南的百姓又该怎么办?殿中众人的目光随着天子一起汇聚在他身上。衡量再三,萧弘沉声答道:“臣以为水患不能不治。但是如何去治,臣实无良策,不敢妄言。”

众人再次陷入僵局。良久,尚书左仆射何守礼方才出声打破沉寂,“以臣愚见,唯有增加赋税劳役,方可筹集治水所需。”

此言一出,魏王沈洵不由皱起眉头。大兴水利的确功在千秋,但那是在国力强盛的前提之下。这些年来朝廷外无威德,内肆苛政,若再横征暴敛,到时天怒人怨,恐有倾覆之危。他本想先静观其变,让众人各抒己见,听到这里,也不得不站了出来。

“臣以为此事不妥。为了缴纳岁币,百姓已经赋税沉重。若再增税役,只会激起民怨。”

户部尚书杨景平紧跟着上前进言,“想要筹出这么大笔的开销,必须开源节流。朝廷每年养兵所耗巨大。落雁滩大捷之后,达钽人已经安定了好些日子没有大举来犯了。不如削减北境兵防,将一部分士卒派往江南修建水利。既能缩减军费,又能解决缺少劳役的问题。”

萧弘闻言神色一冷。说来说去,终于说到了重点。皇帝召他前来,恐怕原本想说的就是裁军。果不其然,杨景平刚一提出削减兵防,马上得到中书令温善忠、工部尚书田文正等人附议。随后各省各部纷纷有人跟着赞同。萧弘出身微寒,年纪轻轻占据高位,士族门阀容不得他的大有人在,既然有人起了头,刚好趁此机会群起而攻。

建宁宫御书房中,萧弘站在天子之下,群臣之上,身旁空无一人。他想从天子眼中看出些什么,最终却只看到一片毫无波澜的冰冷。出使议和的队伍才刚出发,皇帝便已按耐不住要鸟尽弓藏了。

萧弘沉声道,“陛下,臣以为,裁军一事不可。”他说着转向众人,“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诸位不要忘了达钽人当初是如何踏破长安的。大好河山拱手送人也只换来了不到五年的太平。那之后每一年的安定都是用我北地男儿的血,用我大晏百姓的民脂民膏换来的。有了从大晏掳走的那些能工巧匠,诸位以为如今的达钽铁骑还像二十多年前一样越不过龙川吗?当年那次屈辱求和已经让达钽人看到了吞灭中原的可能,他们又岂会轻易放弃。倘若他们卷土重来,北疆无兵无将,无可抵挡,到时诸位还能拿什么来换太平?”

这话看似在问众人,实则在问皇帝。寥寥数语将朝廷的狼狈无能完全剥露于众,丝毫没留半点体面。言毕,他转头看向天子。那双黑如子夜的眼睛凛然森寒,仿佛映着北地的雪光。

皇帝的脸色已是极其难看。自他登基以来,从未有人敢这样当众质问他。怒意霎时涌上心头,然而眼神交汇的一瞬,沈晟却心中一颤,如鲠在喉,久久说不出话来。那双眼睛,像极了当年那人在大火中看向他的样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